《精编》试论知识管理及有效实施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484325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试论知识管理及有效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编》试论知识管理及有效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编》试论知识管理及有效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编》试论知识管理及有效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编》试论知识管理及有效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试论知识管理及有效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试论知识管理及有效实施(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题目:论知识管理及有效实施作者姓名:专 业:导师姓名:学位类别:目 录绪论. . .第一章 知识管理基本概述. . .第一节 知识管理的定义和目标. . .第二节 知识管理的方法和作用. . .第二章当前组织实施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组织成员对有效实施知识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第二节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知识共享与创新环境第三节将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混为一谈.第三章知识管理的有效实施 第一节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层面看第二节从知识管理技术层面来看. . . .第二节从知识管理的过程来看. . .结论. . .参考文献. .绪 论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飞速变化,使得管理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前所未

2、有,企业间竞争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知识经济社会要求管理决策知识化,决策的过程就是与信息的收集、储存、加工和利用的过程,企业经营的成败首要取决于快速、科学、准确的知识化决策。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已经取决于知识的生产,获取、共享和利用,或者说取决于知识在流动过程中的价值增值。知识管理是企业今后进行有效管理的主流方向,通过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研究,可以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转化为实际利用工具,并使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不断得以改进和加强,具有现实意义 这样的情况下,研究知识管理及其有效实施可以说是时事所需。第一章知识管理基本概述第一节知识管理的定义和目标一、知识管理的目标知识管理简

3、而言之是在适当的时候向合适的人取得正确的信息,以便更有效、更顺利地进行管理的能力。知识管理涉及信息的电子传输、信息资源和服务的认定、决策支持工具的重构、处理信息的生命周期。知识管理是多种技术的综合,至今还没有统一定义,例如:卡尔费拉保罗的提法是:知识管理是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还如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进行管理和运用知识进行管理的学问;知识管理是有效利用公司的知识资本创造商业机会和技术创新的过程;知识管理是通过对企业知识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创造价值能力的管理活动;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

4、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即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的措施。从这些定义来看,人们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只是一个开始,对知识的特征、知识管理的特征和知识管理的体系结构是模糊的。我们在此对知识管理所具有的特征进行描述:知识管理应该能够在市场全球化、组织扁平化、竞争激烈化的竞争中成功地运用营销策略、途径和技能,能使人们共享信息处理资源,包括数据库、文档、知识库、专家意见、员工的经验,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二、知识管理的目标1.企业整体协作水平,使知识管理的主体用户能够快速而方便的访问到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通过把最恰当的知识在最适当的时间传递给最合适的人,实现最佳的决策。2.升企业的市场洞察力

5、和适应能力,而这个能力的取得必须依靠员工的知识积累和知识创造力。3.业应具有永不间断的获取各种新知识的能力,因为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将成为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4.业应具有高度集成性的特点,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营销管理到售后服务,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二节知识管理的方法和作用一、知识管理的方法知识管理的主要步骤是在确定的知识战略前提下将知识系统重构为一个有组织的知识网络。具体过程大致包括:1.尽可能有效地鉴别、收集、获取有用的知识。2.对知识进行加工,通过学科体系进行知识分类,并与其他知识相互连接。3.以一定方式存储知识,以便于查找、检索与共

6、享。4.对知识进行周期性评估,以确保有用的知识储存起来。5.以多种方式传播知识,包括电子邮件、共享数据库、内部网络等。二、知识管理的作用大体说来,知识管理能以以下几种方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对市场的适应能力:1.建立知识索引将大量无序知识有序化,为员工提供知识共享的环境,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改善服务质量2.供适当的工具和环境辅助员工同相关客户和工作伙伴进行直接或间接交流,从所处网络环境接受知识,形成“边干边学,在干中学”的终生学习机制3.加企业知识储备,将个人知识和信息提升为组织知识,减少员工休假、离职而造成的损失从现有数据挖掘有用知识、增强企业商务智能4.过知识地图将知识和人联系起来,帮

7、助人们获得知识来源,降低知识扭曲方便企业的后继者轻松获取前人积累的知识,以此为基础不断创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第二章 当前组织实施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一节组织成员对有效实施知识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我们知道,组织成员既是知识的客体,也是实施知识管理的主体。组织的人力资本组织成员的知识和技能是21世纪竞争格局中优势的主要来源。因此,组织成员对实施知识管理的理解、态度等决定知识管理实施的进程。当前,组织成员对有效实施知识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主要体现在:组织成员对实施知识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必然趋势认识不足;实施知识管理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高效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认识不够;对组织管理的

8、创新意识不浓厚。第二节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知识共享与创新环境组织只有具有一个良好的知识共享与创新的环境,它才会源源不断的积累起大量的知识,组织获得的知识只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企业才会获得持久的发展优势,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节将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混为一谈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区别在于产生的背景不同,内涵差异,知识、信息的关系和研究内容范围的区别以及研究者知识背景的差异等五个方面。而两者的联系在于它们具有相同的作用,都对信息和信息技术予以高度重视,知识管理研究与信息管理研究相互促进等三个方面。但是,很多组织将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混为一谈,在知识管理实施中,实质上只是

9、对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的信息管理,而没有真正的形成对知识进行管理和创新的有效的知识管理过程。第三章 有效实施知识管理的对策第一节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层面看要有效达成知识管理的目的,大多数学者都一致认为优良的人力资源管理乃关键因素之一。成功的组织知识管理,来自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良好奠基与支持,因为知识管理的优势,来自良好的组织文化和结构,以及员工愿意创造、分享并应用知识。在新的知识经济体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已超越传统的劳工关系、雇佣关系、资福利等行政事务,趋向组织变革的推动者及企业的策略伙伴,跨入管理知识及创造知识,以强化竞争优势。一、树立人本管理理念人本管理是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根本区别所在。同

10、时, 工业时代以“金钱资本”为中心 ,以“人”为中心比农业时代以“土地”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更具有科学性,更适应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更能调动人的知识共享的积极性和知识创新下的主动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本管理已深入人心,为了更好的配合知识管理的开展和实施,我们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合理授权,给组织成员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开展全员职业生涯设计活动,实现组织成员的个人自我管理;改造组织机构,实现团队自我管理;让组织成员参与组织的领导工作,以唤起组织成员的集体意识;工作内容丰富化,使组织成员感到工作的乐趣。二、设立知识主管知识主管是国外公司近年来新设的一个重要职位,它是公司内部负责知识管理的高级行

11、政官员,它把工作重点放在推动创新和培育集体创造力上,以确保公司最重要的资产知识的价值发挥最大化。国外一般认为,知识主管是知识分类、知识系统、知识密集业务及管理、知识交换、知识分享及知识保护政策的设计者。知识主管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主要职责在于为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有效途径。国外先进公司的知识主管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知识政策、提供决策和帮助员工成长。其具体职责范围是:了解公司环境和公司本身,理解公司内部的知识需求;建立和营造一个能够促进学习、积累知识和信息共享的环境;监督和保证知识库内容的质量、深度、风格,使之与公司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保证知识库设施的正常运行;促进知识集成、知识生产、知识共享和

12、知识创新等过程。知识主管的工作重点是推动知识创新与集体创造力。与信息主管(信息主管的重点则是技术与信息的开发利用)共同合作、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以保证知识管理的有效实施。三、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在知识共享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我们前面提到过:组织成员间的知识共享,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它的价值都不会减少。相反,两个不同的人共享他们的知识结构,经常会创造出对双方来说都是全新的知识,这些知识能帮助组织获取战略竞争优势。因此,在实施知识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员工间知识的交流,加强员工间的合作,以更好的开展创新活动。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建立对积极参与知识共享的员工予以奖励的激励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知识共享。另一方面,在建立共享机制的基础上,还必须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如果我们置知识创造者的应有权益而不顾,以为强调无偿共享,这势必挫伤知识创造者的积极性,影响甚至阻碍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四、优化组织结构,促进创新知识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促进组织内部各项经营要素的协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