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议论文写作和形式逻辑思维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479177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议论文写作和形式逻辑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编》议论文写作和形式逻辑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编》议论文写作和形式逻辑思维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编》议论文写作和形式逻辑思维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编》议论文写作和形式逻辑思维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议论文写作和形式逻辑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议论文写作和形式逻辑思维(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议论文写作与形式逻辑思维内容摘要:一般人写议论文,经常思路闭塞、断裂,议论不确切,内容空泛,人云亦云,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缺乏形式逻辑思维所致。本文就将从议论文写作的审题、立意、拟题、选材、结构、表述、修改等环节具体谈谈议论文写作形式逻辑思维的关系以及在写作过程中对形式逻辑思维的培育。关键词:议论文 写作 形式逻辑思维“写作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活动”1议论文写作也不例外,而且对思维的要求比其它文体更高。卫灿金先生在谈谈议论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文中议论文以“脱离了具体形象的依托,是在理性概念的范围内对某一道理进行抽象的思考”2指出议论文写作中主要运用抽象思维,我完全赞同他的观点。抽象思维包括两种形

2、态:初级形态的形式逻辑思维和高级形态的辩证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是指运用概念,构成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一篇议论文的写作总有几个步骤,即从纷繁的材料和模糊的意念中,经过抽象概括,分门别类地梳理,再进行分析比较,使思维明确化,形成一个中心论点;接着对中心论点和材料加以分解,形成层次;最后,在形成中心与分解的过程指选择材料,编排顺序。因此,议论文不同于其它文体,有其自身的特点: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概括性、抽象性。一般性的论述,从具体事实中引出普通结论。这过程中必然要运用概念和判断进行推理,所以抽象思维的初级形态形式逻辑思维与议论文写作关系更加密切。其实议论文很早就和形式逻辑结下了不解之缘

3、。诗经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有县獾兮?”里面就充分运用了简单的形式逻辑思维。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论家蜂起,为了论辩的有力起见和防止对方诡辩,诸子纷纷借助形式逻辑思维来维护自己的论说,使形式逻辑思维在议论文中得到充分的运用。最突出的是墨子建立的“三表法”,提出“本、原、用”的方法论,“本”即是现在形式逻辑中的大前提,也就是前项;“原”小前提,也就是中项;“用”就是结论。它可以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名的形式逻辑三段论相媲美,从而建立了形式逻辑的体系。事实上,议论文写作过程就是一个形式逻辑思维运行的过程,形式逻辑思维贯穿着议论文写作过程的始终。下面,本文将从议论文写作的审题

4、、立意、拟题、选材、结构、表述、修改等环节具体谈谈议论文写作与形式逻辑思维的关系以及在写作过程中对形式逻辑思维的培育。一、审题思维概念的形成过程“概念是形式逻辑思维的细胞。”3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度概括地反映对象的特征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要求人脑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逐渐产生认识过程的突变。在议论文写作中,题目即是概念。具体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命题作文(包括半命题作文);二是材料作文(包括看图作文)。在命题作文中,概念已明确给出,要求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水平总是与他们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相联系的。因此,要使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深刻、丰富、系统,必然要培育他们形式逻辑思维中

5、的抽象、概括、比较等能力,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能力。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A、概念要明确。概念明确,才能正常和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写出的文章才能清楚明白,否则,文不对题,令人不知所云。B、要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议论文写作中,概念的内涵就是题目的含义:概念的外延就是指题目的适用范围。只有明确灵活地界定题目在特定语境的内涵和外延,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论证才更有说服力。C、弄清概念间的关系、不少议论文题目使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组成的,这时就要弄清楚这几个概念之间是相容关系还是不相容关系。如独木与森林、高分=高质量这两个题目就是不相容关系。对于相容关系的题目来说,我们就要着重

6、挖掘它们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而对于不相容关系的题目,我们就要着重选好立足点,肯定一个,否定一个,态度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在材料作文中,首先我们要充分理解材料,透过材料的表象抓其实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具体走向思维抽象,从而形成一个总领性的概念,是一个提炼概念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主体思维即是形式逻辑思维,其中必须要采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方法。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A、整体把握材料,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子,分清主次。如果学生能抓住材料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那么学生就容易理解和吃透材料的中心及其蕴含的意义,这样,形成的概念才会准确无误。B、善于化具体为抽象,不

7、能把目光总是停留在材料的表面,要力求通过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方法力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特殊中归纳出一般规律来。C、善于运用多种思维去思考材料,力求选取一个新颖、富有时代性的角度。二、立意与拟题思维运用概念构成判断的过程把概念弄清楚之后,便要确定中心和想出一个恰当的题目了。本文将立意放在拟题之前,是因为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是先确定了中心才能准确拟好题目的,它们同属于运用概念构成判断的过程。“判断是人们思维活动的中间环节。”4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上,脑子中形成概念,而要对事物进行肯定或否定,就要运用概念进行判断。议论文要求运用正确的观点,按照准确的思维过程,准确无误地进行分析说理,推理论证

8、,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判断,否则立意错误、拟题不当就是离题,全盘皆输。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复合判断和模态判断三种。在议论文的立意和拟题过程中,应该明确要运用哪种判断进行推理。简单判断就是本身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它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性质判断,例如现在社会上许多人昧着良心做坏事,我们意识到良心很重要,于是便得出做事情不要把良心丢了这一判断,就可以拟“良心”不可废这样的题目;再一种就是关系判断,如“洋”未必“奴”这个题目,在它形成之前,作者一定想过:“洋”与“奴”的关系,经过反复思考,得出“洋”与“奴”是不相容关系的判断,于是便拟出了这个题目。复合判断就是一种在其自身这包含了其他判断的

9、判断。其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假言判断,例如当意识到多说无益,得出“语言如果能够产生采访,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会成为最富有的人了”这个判断之时,就可以拟出动口不如动手这样的题目;二是选言判断,“近墨者黑”是一句流传很久的古谚,但是也有不少是洁身自好的人,那么就形成了“近墨者黑”和“近墨者未必黑”这两个判断,其中必须选出一个作为自己的论点,这样,也就有了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这两个题目;三是联合判断,我们知道,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是好学生,于是得出“作为一名学生,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强健的体魄”这个判断,题目论“三好”也就出来了。模态判断是指判定事物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判断。例如,

10、现在人们纷纷出来批判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得出了“应试教育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的人才”这样的判断时,便可以拟出高分与低能这个题目。三、选材思维推理之前的酝酿过程题目和中心出来之后,接下来就要为论证收集材料,也就是运用概念构成判断之后进入了推理的酝酿阶段。形式逻辑思维在这个阶段同样占据着重要作用。“材料是表现观点的支柱。”5材料选好了,写出来的文章才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否则,就像冬天的枯树,空空洞洞,引不起读者的兴趣,达不到教育人、感染人、启迪人的目的。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推理的这个酝酿过程。首先,议论文的选材必须紧紧围绕中心、主旨,分清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凡适合表现主题的材料就采用,不适合表现主题

11、的,尽管材料新鲜、具体、生动,也一定要忍痛割爱,这样才能做到主题鲜明突出。例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当初作者写自豪吧,祖国的通讯时,文中用了20多个不能说不生动的例子,给周围的人看了看,感到不好,后来,经过认真推敲,删去了不少,只剩下我们今天见到的三个例子。细究这三个事例的好处,就不难发现,这三个事例已起到了原先20多个事例的作用。其次,要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等形式逻辑思维,通过加工、提炼、筛选等方法,力求使所选材料具有准确性、真实性、典型性、时代性、新颖性、例如,鲁光写中国姑娘,所用的全部是第一手的材料,他所追求的准确真实使他的这篇文章写得感人。又如罗兴平写的高度重视世界观、人生观问

12、题一文中,选取了孔繁森和王宝森作比较。他们都是共产党员,又是同龄人,都曾处在党的重要领导岗位上,但他们一个万世流芳,重如泰山,一个轻如鸿毛,为后世唾骂,对比鲜明。他所追求的典型性使得文章有非常强的说服力。再如,谈人才问题,自唐韩愈以来,人们往往强调的只是“伯乐”的作用,而叶永烈的首先要做马一文,突破了他人的思维定势,提出了“首先要做马”的全新观点,立意新颖,角度独特,又具有时代性,因此获得极大成功。 四、结构思维推理的构筑过程是形式逻辑思维的细胞。材料准备充足,接下来就是如何组织和安排这些材料,也就是安排文章的结构。结构是推理过程的骨架,是作者思路的反映,也就是文章内部的组织与构造。议论文结构

13、主要包括层次、段落的安排,观念、材料的联系、起笔、收束的确定,叙议、详略的处理。这一切都十分强调逻辑性,要求结构合理、完整、严谨。议论文需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是依靠立论点,摆论据并通过论证而结构篇章的,其中必然要运用逻辑推理。形式逻辑中的推理即由一个或几个判断推出另一个判断,它所根据的判断叫“前提”,它所推出的判断叫“结论”。在议论文写作中,结构需要由一系列的判断层层堆砌而成,由一个或几个判断构成的前提推出结论,再以这些结论为前提提出新的结论,如此层层推进,便构筑了文章的骨架。构筑结构主要是运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别推理,这三个推理笔者将在表述思维中相信论述,在这里先放着不谈。

14、在安排议论文的结构中,除了要遵循形式逻辑思维规律之外,还必须注意三点;(1)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结构属于形式的范畴,它受制于议论文的内容,必须以内容为中轴,围绕内容安排层次,取暖怕开头、过渡、结尾,决定段落的长短。(2)把握好“纵式结构”模式和“横式结构”模式。“纵式结构”模式即按世界的推移、情感的发展、问题的展开为顺序的组织模式。如钱钟书的论快乐,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文章首先提出快乐是短暂的,随后论述永远快乐是不可能的,接着论述快乐是一种精神状态,是由精神决定的,最后引出一番对人生哲理的阐述。“横式结构”模式就是以一事物为中心,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地向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进行广泛联想而组织文

15、章的结构模式。议论文在逐层深入论证中,有时也逐步横向展开,如反对自由主义一文,总体上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论证的但对自由主义的种种表现却作了横向排列,这样就能使人看到自由主要的严重危害性。(3)要了解一些结构的基本法则。一是议论文的三部分,即引论、正论和结论。二是议论文的四板块,即起、承、转、合。三是议论文的五格局,即顺承、并列、对照、层进、总分。五、表述思维推理的具体运行过程材料和结构都处理号令,接下来就进入关键的阶段把脑子里酝酿的东西用书面语言表述出来。在写作过程中,运用语言进行表述必须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这在议论文写作中尤其突出。议论文的表述其实就是形式逻辑思维中推理的具

16、体运行过程。议论文写得是否严密,语言是否准确,行文是否流畅,就是推理是否成功的表现,与一个人的形式逻辑思维有密切的联系。例如,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对张思德同志的死的评价就运用了推理的方式:“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段话整理成一个推理就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比泰山还重;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所以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毛泽东同志运用推理进行论证,使文章言简意赅,令人信服的说明道理,证明观点,收到了理想的说理效果。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如果推理缜密,文章则逻辑性强:推理混乱,则不知所云;思路清晰,则层次分明;思路不畅,则滞涩生硬。因此,要求学生的表达言之有序,实际上使要求对学生形式逻辑思维能力的培育。学生的表达能做到井井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