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478281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精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精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精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精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宣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宣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根据中共宣城市委关于制定宣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体现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跨越崛起、富民强市的总体目标,实现“后来居上”的发展思路。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式、发展目标、发展战略、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纲要突出前瞻性、全局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全市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政府将通过制定实施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年度

2、计划,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保证实现“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和任务。第一章 宣城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就“十一五”时期,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跨越式发展、在全省奋力崛起中争先进位为主题,坚持融入苏浙沪经济圈、“一主两翼”、以民营经济为主三条经济工作指导方针,抢抓中部崛起和扩大内需的重大政策机遇,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功战胜各类自然灾害,主要经济指标与“十五”末相比均实现翻番,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5.7亿元,是“十五”末的2倍多;固定资产投

3、资730.4亿元,是“十五”末的5.4倍,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230.4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6倍;财政收入84.7亿元,是“十五”末的4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9.8亿元,是“十五”末的4.4倍;规模工业增加值288.7亿元,是“十五”末的6.7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141元,比“十五”末增加718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6650.9元,比“十五”末增加3493.9元。“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我市抢抓机遇、加速崛起的五年,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五年,是内聚信心、外树形象的五年。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新的历史平台,迈上了新的发展起点,为“十二五”跨

4、越崛起,富民强市,建设皖苏浙交汇区域宜业宜游宜居的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表1:“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指 标“十一五”目标2010年“十一五”年均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幅(%)121512.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1.6212.6财政收入(亿元)5584.732.3规模工业增加值(亿元)170288.726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2002230.43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28194.717.8城镇化率(%)4245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30001514113.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46006650.916.1五年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5、46.826.5五年实际利用省外资金(亿元)300154458.5进出口总额(亿美元)46.928.1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3.63人口自然增长率()5以内3以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809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589.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20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1.28以内1.28以内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万吨)1.98以内1.98以内“十一五”经济发展成就第二章 宣城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处于经济发展奋发有为的上升期、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提升的攻坚期、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黄金期、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期,经济社会发展

6、将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一是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并加速发展;二是承接产业转移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三是自主创新驱动力进一步增强;四是绿色发展紧迫性更强;五是和谐发展要求更高。“十二五”时期,我市既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既拥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宣城“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有利条件:一是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调整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改善我市发展的外部环境。二是国家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有利于我市拓展发展空间。三是国家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我市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的重要一翼,将在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7、四是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正在谋划进入国家战略层面,有利于推动我市转型发展。五是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持续投入效应不断释放,将不断增强我市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六是加快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主要体现在,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自然禀赋,能源供给充足,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特别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明显改善以及中心城市框架基本成型,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城市中心地位进一步突出,区域性产业中的地位已初步显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大,综合实力不强;经济结构不优,产业层次较低,对落后;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市本级经济尤其是市开发区仍需加快发展;环境保护压力加大,土地资源制约更加突出;社会事业发展相

8、对不足,改善民生的任务仍然繁重;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发展环境需进一步优化。综观全局,“十二五”时期是宣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围绕跨越崛起、富民强市的总体目标,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第三章 宣城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战略定位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跨越崛起、富民强市为目标,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平台,坚持跨越发展、统筹发展

9、、转型发展、和谐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城乡统筹、创新驱动、区域联动、全面开放和绿色发展六大战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大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在培育新兴产业、壮大市本级、建设重要基础设施、创新体制机制等五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着力打造创新宣城、文化宣城、秀美宣城、和谐宣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战略定位: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建设和发展,基本建成皖苏浙交汇区域宜业宜游宜居的中心城市、新兴制造业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旅游休闲基地。第二节 基本原则和发展战略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跨越发展。坚持扩大经济总量不动摇,谋划一批事关宣城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确保主要经济指标翻一

10、番,在全省实现争先进位。二是坚持统筹发展。做到“五个并重”,即:工业化与城镇化、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扩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强市与富民、跨越发展与和谐发展并重。三是坚持转型发展。在加快发展中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做到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四是坚持和谐发展。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主动开发开放,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按照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要求,着力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发展战略:一是工业强市战略。坚持“专业化、集群化”发展道路,将宣城打造成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的新兴中心城市。二是城乡统筹战略。在突出中心城市建设、提高中心城市的

11、首位度、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的同时,树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把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努力实现城乡化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是创新驱动战略。通过强化创新主体、构筑创新载体、集聚创新要素、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有机统一,推动产业发展由资源要素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四是区域联动战略。加强市域内部的城市、产业、要素协调与统筹,加快市区一体化建设,增强市本级综合实力;加强和全面推行区域营销,突出中心城市的定位和主导产业,不断提升区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与南京都市群、皖江城市带、宁湖杭发展带、沿湖(太湖)大联动,吸纳新的要素资源,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五是全

12、面开放战略。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重点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大规模、高起点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以大承接推动大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六是绿色发展战略。以创建国家生态城市为目标,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按照“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达到高水平”的原则,重点培育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装备制造等产业,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点的突破”。第三节 发展目标“十二五”宣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力争五个翻番(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工业增加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翻番),达到一个高于(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个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

13、济发展保持同步)、一个确保(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表2:“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指 标2010年2015年目标年均增长(%)指标属性地区生产总值(亿元)525.71000左右15左右预期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2415预期性财政收入(亿元)84.721020预期性规模工业增加值(亿元)288.770022预期性加值(亿元)18940015左右预期性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亿元)2230.45000以上18预期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94.745018预期性进出口总额(亿美元)6.92027预期性五年累计利用外资(亿美元)6.81520预期性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5141

14、3000015预期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6650.91300015预期性城镇化率(%)45提高8个百分点左右预期性市区建成面积(平方公里)4355预期性人口自然增长率()3以内3.5以内约束性城镇登记失业率(%)3.634.2以内预期性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万人)15.112年均增加2.4万人预期性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9.390以上预期性研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2预期性森林覆盖率(%)55左右约束性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完成“十一五”目标完成省下达任务约束性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万吨)1.98以内完成省下达任务约束性氨氮排放量(万吨)完成省下达任务约束性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1.28以内完成省下达任务约束性氮氧化物排放量(万吨)完成省下达任务约束性第四节 产业空间布局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年)和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对宣城市的主体功能定位,结合地域分异特征、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发展潜力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全市产业空间布局如下:专栏1 宣城市产业空间布局市本级:重点发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机械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培育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