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477136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优化训练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填空题(1)科举制主要科目有_和_。_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_考查考生治理政事的能力。(2)唐朝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_交融和_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海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答案:(1)明经 进士 明经科 进士科(2)胡汉 中西2.“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形象刻画出的科考情况是A.秀才科B.明经科C.进士科D.明算科思路解析: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关键是要理解材料中的信息点“尽白头”,并对常设的科目正确辨析。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科目是明经科和进士科,考试难度最大的是进士科,故有“三

2、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答案:C3.不同的时代,人们追求的时尚生活特点也不一样。下列反映了唐代时尚的有饮茶 骑马出行、游玩 穿“胡服” 到瓦舍娱乐A.B.C.D.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唐代时尚的理解记忆能力。“瓦舍”是到宋朝时才出现的娱乐场所,故要排除。答案:C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科举制创立于A.汉朝B.西晋C.隋朝D.唐朝思路解析:隋朝时创立了科举制度。答案:C2.科举制选拔官员主要凭靠A.家世背景B.社会地位C.人际关系D.才智能力思路解析:隋唐之前,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主要凭家世背景。隋唐创立科举制度以后,才开始主要以才能为主。答案:D3.关于科举制度历史

3、作用表述不正确的是A.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B.使国家机构人员不断更新C.挫伤了读书人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D.推动了唐朝崭新局面的出现思路解析: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答案:C4.饮茶之风,风靡全国是在A.西汉B.东汉C.南北朝D.唐朝思路解析:饮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答案:D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二: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完成(1)(3)题:(1)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有哪些进步作用?(2)科举

4、制度与当今考试制度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3)对现在的考试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思路解析:本题以史料为依托,主要考查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提炼概括能力、对比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第一、二问利用教材的相关知识回答即可;第三问,关键是要找准共同项和比较项,可从考试的职能、原则和作用说明其相同点,从目的、内容、时间、技术手段、作用比较其不同点。第四问属开放性问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主要针对当前考试制度的不足之处,进行合理的分析,由于我们不断进行考试,发现其不足之处应该比较容易。答案:(1)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基础;有利于官员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2)相同点:都是由国家实行的选拔

5、人才的制度;都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都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同点:前者是一种选官制度,后者是选拔各种建设人才的制度;前者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后者的考试内容包括各种自然和社会知识;前者的考试时间不固定,大多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后者时间固定,高考每年六月举行;前者的整个过程全都是人工操作,后者采取了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前者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基础,有利于官员素质的提高,后者为国家选拔了各种建设人才。(3)例如,进一步加大对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查;变一次考试、一张试卷定终身为全过程的考查等等。志鸿教育乐园集体买篮球开学了,我们宿舍决定集体买个篮球。大家商量,先到自己家附近的商店、超市打听一下价

6、格,货比三家,权衡之后再买。昨天,我和小尧来到她家附近的体育用品店,见有人正推销篮球,就上前询问。“150元,太贵了!”我俩摇摇头。推销员见状忙说:“你要是集体买,我就可以优惠。”小尧喜出望外:“我们当然是集体买了!”“买几个啊?”推销员喜极,抓起单子就要开。小尧推了推黑框眼镜,认真地说:“我们6个人集体买一个!”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下列制度中,由隋唐开创和完善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丞相制思路解析:隋唐开创和完善的是科举制。分封制是在西周实行的,郡县制和丞相制是秦朝确立的。答案:C2.隋唐时期政府实行科举考试主要是为了A.树立皇帝的威信B.选拔门第不高而有

7、才华的人参政C.加强对教育的管理D.禁止贵族做官思路解析: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答案:B3.下列关于隋唐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隋朝B.进士科逐渐成为重要的科目 C.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叫做“八股文”D.科举制度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思路解析:本题为否定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科举制度掌握的准确程度。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因刚刚创立,所以充满活力。直到明清时期才走向衰落,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八股取士”,即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叫做“八股文”。因此“八股文”不是关于隋唐科举制的正确表述。答案:C4.自隋唐以后,读书人实现“朝为天舍郎,幕登天子堂”梦想的

8、主要途径是A.九品中正制B.推荐制C.科举制D.自荐制思路解析:“朝为天舍郎,幕登天子堂”意思是指平民百姓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天舍郎”意为平民百姓,“登天子堂”意为成为皇帝的大臣,隋唐以后选拔官吏主要是通过科举制度。答案:C5.进士科中,主要测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能力的项目是A.策问B.杂文C.经史D.诗词思路解析:本题是对科举制度考试科目内容的考查。主要测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能力的项目是策问。答案:A6.科举制度是一种A.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B.监督官吏的制度C.通过考试考核官吏的制度D.发展教育事业思路解析: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答案:A7

9、.隋唐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B.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D.削弱了显贵特权思路解析:解答该题较容易犯的错误是选择B项。因为科举制是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而出现的。它适应了庶族地主参与政权的要求,打击了门阀士族制度。然而,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封建选官制度,最主要的意义在当时来讲还是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答案:A8.唐代人出行喜欢A.坐车B.骑马C.乘车D.步行思路解析:在唐代,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唐代以前,由于马匹较少,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很少有人骑马出行。唐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畜牧业的发展和胡汉交流的频繁,马匹

10、大量增多。所以,马匹从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开始大量变为代步工具。答案:B9.下面的说法,哪些可能发生于盛唐时期?请在正确说法后打,否则打。(1)可以参加科举考试(2)可以与朋友们饮茶、吟诗(3)可以骑马、开汽车出去旅行(4)妇女可以参加各种社交和文体活动(5)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建造房屋(6)喜欢吃胡食、穿胡服、戴胡帽、登胡靴(7)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8)科举考试进士科相对容易些,明经科难考思路解析:盛唐时期的社会习俗包括科举考试、饮茶、吟诗、骑马、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建造房屋,妇女自由度较大,也可参加各种社交和文体活动,但还没有汽车,不可能开车去旅行。由于民族交往频繁,也可吃到

11、胡食、穿到胡服,故16项中,只有3是错误的,7、8两项是关于科举制度的,科举的目的就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进士科最难考,明经科相对容易些,故7对8错。答案:1. 2. 3. 4. 5. 6. 7. 8.10.读图15,看一看你能从中得出哪些结论。图15思路解析:图示分上下两排,上排演示了科举制从诞生、完善到废除的过程,下排表明了各发展阶段,把两排的内容用通顺的语言串联起来即可。答案:科举制诞生于隋朝,经过唐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代逐步完善,清末被废除。隋到清末的1300多年间,科举制是中国选官的主要方式。11.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

12、英雄尽白头。”材料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位美。”完成(1)(3)题:(1)材料一是谁说的话?含义是什么?(2)上述三则材料是描写唐朝的什么制度?(3)殿试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创立的?思路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要求从材料中全面提炼概括科举制的有关信息。答案:(1)唐太宗;唐太宗通过科举制成功地使天下有才的读书人倾其一生为其封建统治服务。(2)科举制度。(3)武则天。12.科举制度与唐朝的社会风貌有什么关系?思路解析:科举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平、公正,相对于以前强调以门第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是一个巨大进步,无论是从倡导社会公平、

13、公正,提高官员素质,还是推动文化进步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答案: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他们中间的佼佼者进入统治集团之后,推动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13.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唐三彩骆驼俑图,如图16所示,你认为此图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图16 唐三彩骆驼俑图思路解析:本题为读图题,要求从文物照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旨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可回答表面现象,也可透过现象进一步分析深层信息,只要言之有据即可。答案: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唐朝的手工业发达;民族关系融洽(其他方面言之有理也可)。- 5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