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课外阅读练习.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475346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 课外阅读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考语文 课外阅读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考语文 课外阅读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考语文 课外阅读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考语文 课外阅读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 课外阅读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 课外阅读练习.doc(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精练题 记叙文(提高题)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父 亲张枫霞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然而,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等到上了初中,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心里便有了比较,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爱”。 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可是, 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年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已不年轻的父亲幽幽地说:“ 要不 ,别让妮子上了?” 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哪能 ! 儿子娶媳妇花钱比妮

2、子上学花钱多多了,咱们不能太偏心。”就为这一句话, 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我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 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等翻过两座山,骄阳更加炽烈,找到一块小树阴劝父亲休息一会儿。 我随手抓起两个桃子,还不及放到嘴里,便被父亲劈手夺去,他瞪我一眼,说:“这是卖的,有你吃的。”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几个歪裂的小桃子,在衣服上蹭了蹭递给我:“这不一样吃吗?” 停了停又说:“住校可不比在家里,动一动就得花钱,饭可以吃差点,但一定得吃饱。星期天不要往回跑,家

3、里也不指望你干活,钱和干粮我会给你送去的。” 接着他自个笑了:“没想到俺妮子还挺聪明,比你两个哥哥强多了。我寻思把桃园好好侍弄侍弄,兴许能挣几个钱,你要有本事啊,考个大学让爹光荣光荣。” 这是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看得出他心里非常高兴。 一到学校门口,父亲让我一个人进去,他则去卖那筐桃子。等到报到完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二十里地啊 ! 三年高中,我真的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裂八的卖不出去的小桃子。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得起大早,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棱茬。中午,我

4、们爷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二十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膛晒成了酱紫色。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晾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口气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都是当天来当天走,三年里,他走了他原来几十年走过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三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三年后,我由县城读到了省城,甭说父亲的大半年收成,就是他的全部收成也难以应付我的高额学费了。父亲说:“不要紧,先到处借借。不就是四年吗?我用六年时间,六年不行十年,赶我死之前咋也能把它还清。”我无言,我只是在心里对父亲说:我决不会让您用六年十年时间去还债,您就等着我慢慢地还您的债吧。 也和三年前一样,

5、父亲挑着行李送我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霏霏。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他过于奢侈。 “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 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 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的招待所往下,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个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一夜都不会安心。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后 , 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再加上一天的颠簸我实在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突然, 辅导员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我父亲为了省 15 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台上。此刻,

6、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动。我扑过去,抱住他,哭着求他:“为了我,爸爸,请您爱惜自己。”宿舍的七姐妹齐刷刷地站在身后,哽咽着说:“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 “可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 ?”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经含满了泪水。“那又有什么?他是父亲。”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是啊!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拙朴的农民父亲。 1用文中的词语概括父亲的特征。 2第段中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析第段中划线语句对表现父亲形象的作用。 4文中写刘老师和宿舍的七姐妹深受感动有什么作用?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 1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遇到这一类

7、题,要抓住题目中“用文中的词语”这一要求到选文中找答案。文章开篇写到“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最后一段又写到“他是勤劳又拙朴的农民父亲”。 最后一段是对父亲特征的一个总的概括。参考答案:概括父亲特征的词语是“勤劳又拙朴”。2思路点拨:此题是在考查学生分析语言描写作用的能力。文中对父亲的语言进行了多次生动的描写,使父亲的形象鲜明突出。本题考查人物语言描写的方法和作用。答题时,首先要能准确辨别描写方法,然后结合文意分析作用。解答这类问题,切忌简单肤浅,就话论话,要把它放到解读整个人物形象的高度去分析,这样才能切中要害。参考答案:语言描写,朴素简洁的话语,表现父亲因女儿聪明而高兴、自豪,为了

8、女儿甘愿受苦受累,表达了父亲对女儿的殷切期望,体现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 3思路点拨:此题是在考查学生分析外貌描写作用的能力。第段中的划线语句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脸膛晒成了酱紫色”。本题考查外貌描写的方法和作用。“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和“脸膛晒成了酱紫色”分别描写了冰霜和烈日在父亲脸上所留下的烙印,这是父亲辛劳的见证。父亲为什么会辛劳成这样?一是因为农民勤劳的本性,二是因为对子女深深的无私的爱。参考答案:这些外貌描写形象地表现了父亲为供“我”上学和照顾“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突出了父亲对“我”深沉的爱。4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侧面描写对于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文章要表现和赞美的是“我”的父

9、亲,写刘老师和宿舍的七姐妹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参考答案:文中写刘老师和宿舍的七姐妹,从侧面烘托出父亲节俭、拙朴的性格,以及对“我”的爱感人至深。5思路点拨:这是一道主观题,只要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考虑:学会用心去感受父爱;善于从点滴中感知;面对如山般的父爱,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面对父母的严厉,我们要换角度思考。参考答案:父爱是沉默的,是发自心底的无怨无悔的付出,它像一杯陈年老酒,历经岁月而愈加醇厚。如果说母亲是那温暖的怀抱,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呵护,那么父亲就是那坚强的脊梁,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信心。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父母,回报我们的父母!记叙文(提高题)二阅读下面文字

10、,完成15题家园如梦夜很深,也很静。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扇用牛皮纸蒙住的三扇窗。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显单薄的树枝,嗓音很低,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庭院里的那口古井,清楚地倒映着我曾经在井旁的柳树上猴跃的童年。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月光光,亮堂堂,背书包,进课堂”井边学会的童谣鲜活如初,只是教我童谣的母亲却已独卧寒山。母亲的声音已成记忆,然而母亲的血必将灌溉我的一生。流浪的脚步离开家园,只把乡愁饲养在井中,任何一丝不经意的涟漪,都有可能荡得我遍体伤痕。屋后的荒坡上,零零散散地落户了一些三月莓树,它们在贫瘠中送走一个个春夏秋冬,

11、又迎来一个个春夏秋冬。母亲为我摘莓子时被刺破的手指,滴着血,凝成一团不褪的火红,永远燃烧在我记忆的深处。那些吃三月莓当饭的甜甜的日子,是母亲用手一分一分地扳来的。今年的三月,我想母亲还会在另外的世界里为我采摘三月莓。只是母亲已移居黄泉,即使我将膝盖埋进坟土,也无法缩短母子间的距离。等到三月莓红透的时候,我该回趟老家,去荒坡上采摘一包三月莓,捧撒在母亲坟头。母亲曾经为我寻找三月莓的目光,擦亮一串串累累的爱。屋右的古枫树鸟的天堂。孩提时,父亲总是架着长长的梯子,猫着腰一回又一回地爬上树去为我取鸟蛋,样子很吃力,可父亲的脸上却从不滚落丝毫吃力的神情。如今,鸟渐渐地少了,只剩下乱七八糟的鸟巢搁在树丫间

12、,可年迈的父亲却像童年的我一样,在鸟归季节里一遍遍地数着鸟巢。又是鸟儿孵殖的季节,隐约中,我感觉父亲佝偻着身子站在古枫前学舌一般重复着“一、二、三、四”,那深深陷进了眼窝的眸子,专一地注视着通往山外的羊肠路。 屋外蜿蜒蛇行的山路依旧在为我走出大山的举动作注脚,那浅浅的一行不知打上了我多少若隐若现的脚印!从山村走进城市,实际上是走进一种诱惑,甚至是一种折磨。 山路的源头是生活,山路的尽处还是生活。生活就是生生死死。造化平衡世界,谁能适应这个世界,谁就是赢家。做个赢家吧,赢家有能力随遇而安。无论生活把自己推到哪个位置,都要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轻松靠自己给予,快乐只属于创造快乐的人。怀念家园,更怀念

13、家园里的某些人。我茹苦一生而今永隔幽冥的母亲,愿您有您的天堂!我艰难活命又思儿念女的父亲,愿您有您的寄托!在家门前那堵不倒的竹篱笆上,我将把自己攀缘成一株不老的牵牛,紫色的喇叭始终朝着敞开着的家门,芬芳屋里的每一道墙壁。家园如一件厚厚的袄,等待着每一个伶仃的流浪者去穿;家园如一双不破的鞋,永远套在流浪者缺暖的脚上;家园如一柄永新的伞,一直搭在流浪者风雨兼程的肩膀上;家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去补充能量;家园如一根拉不断的线,末端总系看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 (选自学习报)1作者所说的“家园”有几层含义?请简要回答。 2作者选取了哪些事件表达“我”对家园的怀念之情?请简要概括。(至少概括出三件,每件事不超过12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