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低碳城市建设规划手段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474735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低碳城市建设规划手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编》低碳城市建设规划手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编》低碳城市建设规划手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编》低碳城市建设规划手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编》低碳城市建设规划手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低碳城市建设规划手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低碳城市建设规划手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碳城市建设的城市规划手段陈群元 喻定权发展低碳经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经济活动的重心在城市,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也在城市,建设低碳城市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体现和重要内容。建设低碳城市应重视城市规划、建筑节能和规划环评等领域。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第一步。一、对建设低碳城市的总体认识建设低碳城市,首先要对低碳经济的内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低碳经济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也是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等一脉相承的概念。低碳经济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紧密关联,既包含资源节约的内容

2、,又包含环境友好的内容,但是,低碳经济并没有涵盖两者的全部内容。资源节约包括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等一切生产资源的节约,而低碳经济的重点是针对节能、节材。环境友好是与大气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一切人类的生存环境保持良好共存的状态,而低碳经济的重点是改善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因此,我国提出的两型社会建设包含了比低碳经济更宽泛的内容,更切合我国的国情。发展低碳经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等一系列政策与国际接轨的做法。低碳城市的本质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

3、能源生态体系。目前,发达国家建设低碳城市的经验主要包括:发展清洁技术、清洁能源;推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和建筑;制定高效的交通运输规划;倡导资源回收利用和绿色消费。建设低碳城市,一是着眼于“碳源”的替代、减少和提高效率,二是着眼于“碳汇”处的吸收。其中,最积极的方法是减少输入端的高碳能消耗,这需要把重点放在推行低碳导向的新型工业化、新型现代化及具有整合作用的新型城市化方面。新型工业化就是要大力发展低碳型、循环型的物质经济来减少碳排放;新型现代化就是要大力发展公共型、服务型的消费来减少碳排放;新型城市化就是要大力发展紧凑型、组团型的城镇空间来减少碳排放。此外,要提高城市森林覆盖率和绿化率来提高对二氧

4、化碳的吸收能力。二、降低能源消耗的规划手段目前,我国单位GDP能耗为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5倍。2006年我国GDP总量大约占世界的5.5%,但是能源消耗却占15%。我国规划建设领域的高能耗现象也相当严重。建筑业的高能耗贯穿于建筑材料生产、施工及后期运行、拆除等各阶段。具体表现为:规划布局不合理,因基础调入的改扩建造成大量建筑非质量问题被拆除;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产生大量的能源浪费;当前绝大部分住宅建筑都以毛坯房形式交付,而后进行二次装修,这种类似小农经济的模式造成严重的能耗浪费,产生大量的装修垃圾;大部分建筑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优先控制成本,但很少顾及后期运行与维护成本;新能源、新材料利用率

5、依然较低,大量使用取暖和制冷设备,消耗大量能源;建筑质量差,很多建筑寿命只有20多年,造成了巨大的能源、原材料的消耗与浪费。因此,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要从决策源头和宏观层面上确保低碳发展,城市详细规划阶段要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实现低碳设计。(一)城市空间布局建立科学、合理、有序、稳定的高效的城市空间结构,对于防止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等大城市病的发生,提高城市运行效率,降低城市内耗,减少城市能源消耗水平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我国城市的现状,要尽快遏制大城市主城区“摊大饼式”的蔓延趋势,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大城市的空间由局结构应以组团式为主,对主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和功能过分集中的城市要进行适当的有机疏

6、散,并通过规划合理的城镇空间体系,适当遏制大城市的无限膨胀,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从而减少城市夏季的空调能源消耗。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也应适当集中紧凑布局,以减少交通能源消耗。(二)产业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国际产业发展规律和我国各地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和建设两型社会的有利时机,先行先试,降低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大污染工业、设备和企业的退出力度,全面完成城区高污染企业的退出;提高各类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和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电力等高能耗行业的规划准入条件;制定低碳产业规划战略,将可再生资源、高新技

7、术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城市规划应该对低碳产业的发展规律加强研究,在用地规划等方面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便利和有效的引导。(三)交通规划交通与建筑是现代城市能源消耗最大的2个行业,点总能源消耗的70%以上。因此,要大力推行绿色交通规划,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确立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地位,倡导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出行方式。据估算,北京小汽车出行比例每降低1个百分点,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以上。目前,我国城市的公交出行比例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大城市公交出行比例已达到50%60%。因此,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要通过合理的规划来提高公交出行的比例,有条件的城市要实现地

8、铁、城铁、机场、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方式“零换乘”,并保留和扩大城市道路上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提倡绿色出行方式。对外交通规划方面,要推行以城际轨道交通为主、高速公路为辅的交通模式,加快城际铁路和地铁建设,打造城际高速立体交通网络。此外,要做好推广新能源公交车、控制私人交通工具的出行规划管制。(四)房地产开发大力推行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研究制定适合各地气候条件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标准,以绿色建筑替代传统建筑,主要包括: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的建立;建筑节能设计与评价技术标准、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在住宅建筑中的推广应用;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等

9、。在规划报批、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阶段,建立建筑节能规划设计审批标准与审批制度。同时,要研究出台精装房规划设计标准,减少装修材料的损耗,在旧城改造中应尽量保留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群、庙宇和街巷,避免大拆大建。三、优化能源结构的规划手段在我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将长期存在。但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会产生较高的碳排放强度,不利于我国的低碳经济建设。当前,我国正进入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一轮高峰期,而能源基础设施所采用的技术、设备一旦投入使用,不能轻易改变,这样将对减少温室气体排妄自尊大生

10、长期影响,即发生“锁定效应”。而目前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中,要避免传统燃煤发电技术的弊端,在资金、政策方面尚缺乏有力的保障。因此,在国家新一轮的能源基础设施规划中,要将眼光重点瞄准绿色能源和清洁技术。(一)抓好绿色能源项目的规划论证绿色能源可概述为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电、水电等。狭义地讲,绿色能源指氢能、风能、水能、生物能、沼气、海洋能、燃料电池等可再生能源,而广义的绿色能源也包括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采用低污染的能源,如天然气、清洁煤和核能等。在能源规划中,要积极开展绿色能源项目的专项研究,对风力发电、垃圾焚烧发电、核电等项目重点进行规划的前期论证,对传统的火电项目方案进行严

11、格控制。(二)做好太阳能和综合利用规划针对我国各城市目前对太阳能利用水平普遍较低的现状,一是要把太阳能的利用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研究确定太阳能综合利用指导原则和发展策略。对太阳能综合利用各种设施产生的城市景观影响、建筑外观的变化进行规划引导和控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指导意见。二是把太阳能利用纳入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制定太阳能利用的规划管理技术导则,明确太阳能综合利用要求,针对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各种建筑类型分类明确太阳能利用的具体方式、方法和比例关系。建立太阳能利用激励机制,对积极采用太阳能的建设项目,在有关规定允许的条件下,可在开发建设强度方面给予适当照顾。三是把太阳能利用纳入单

12、项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强力推进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设计和建造富有景观美的太阳能屋顶和光能利用建筑,推广住宅小区太阳能路灯和景观照明。(三)开展农村清洁能源项目规划农村清洁能源主要来源于太阳能、风能、水能和沼气能等生物能源。从长远能源战略来看,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将成为农村清洁能源的主力军。在城乡规划中,要开展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的专项规划,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两型示范村镇规划、村庄规划等,并以此作为规划审批的重要内容。根据各地农村的自然资源条件,重点做好农村地区利用太阳能、沼气和风能的规划,并把清洁能源的利用与农民增收、美化农村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等联系起来。四、增强

13、碳汇能力的规划手段在我国大规模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占用大量耕地搞建设,使土壤中的有机碳释放出来,将碳汇还原为碳源的现象很严重;随意侵占山体和水体,破坏原生态天然碳库的现象也很普遍。因此,我国粗放型发展方式在短时间内难以转变,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也难以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碳汇潜力,通过土地利用调整和林业措施将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是成本较低的减碳途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每1万平方米阔叶林每年大约吸收360吨碳当量,每1万平方米针叶林每年大约吸收930千克碳当量,每1万平方米草坪每年大约吸收870千克碳当量,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

14、碳。因此,植树造林、保护湿地、集约利用土地和提高城市绿化率,实际上就是在固碳、减碳。(一)严把绿线关,确保城市绿化用地增强城市的碳汇能力,要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结合城市的生态本底,科学、系统地划定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增强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与抗风险能力,把城市生态系统有机地纳入周边自然生态系统之中,从而真正起到净化城市空气、调节城市气候的作用,进而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通过限建高电耗的人工瀑布、喷泉,多营造有利于户外健身、增氧、休闲娱乐的公园、室外绿地、林阴地,保留自然山体和河湖水景在城区的位置,提高城市居住小区的绿地率等手段,增强城市整体的绿化功能和吸碳能力。(二)着手立体绿

15、化规划,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地面积是有限的,但可以通过立体绿化最大限度地增大城市的绿化量。传统绿化多采取地面种植大片草坪或树木的方式,而立体绿化则是在墙上和屋顶种植植物,植物栽种的载体区域发生很大变化。立体绿化所营造的城市绿色环境更能起到防风滞尘、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吸收二氧化碳、减弱太阳辐射及调节建筑物室内温度的作用,特别适用于人口稠密、建筑物拥挤的城市闹市区。但是,立体绿化是一个长期以来容易被规划建设者忽略的领域。若把城市的屋顶建成“空中花园”,既可使建筑物隔热保温,降低建筑能耗,又可以不用多占土地而扩大绿化面积,美化城市空间环境。据测算,如果一个城市全部屋顶面积实行绿化,城市上空的二氧化碳将减少80%左右。因此,要着手研究把立体绿化规划纳入到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来。五、结语建设低碳城市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需要各行业、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与配合。规划先行,城市规划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理应发挥龙头作用,把低碳理念、低碳做法贯穿到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规划手段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降耗、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探索出切合我国发展特征的低碳发展新模式和新路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