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曹县三中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专题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467290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曹县三中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专题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曹县三中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专题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省曹县三中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专题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东省曹县三中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专题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曹县三中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专题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曹县三中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专题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训练1、近日百家讲坛的“小妮子”于丹教授很快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观察下面两幅图,主要涉及到的思想流派有: A、儒家、法家 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 D、道家、兵家【解析】B。此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2、孔子强调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意思是: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该观点的根本根本出发点是A劝导统治者以德治民 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C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D强调“格物致知”【解析】C。孔子的“礼”维护的是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也是孔子思想中的保守部分。3、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

2、式上,589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不同字体的“和”字,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和谐理念,而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A. 庄子、韩非子 B.老子、孔子 C. 庄子、孔子 D.孟子、荀子【解析】C 。庄子认为人与天“不相胜”,“天”是指自然,“人”是指人为。人为是对自然状态的一种破坏,无利而有害,因此人应该顺应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体现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故选C。4、1999年,在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召开前夕,以生产“孔

3、府”牌系列香烟享誉国内的滕州卷烟厂,独具慧眼、抓住良机,隆重推出了一枚“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烟盒,引起了广大烟标收藏者的关注。下列与该烟标有关的史实,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B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D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等【解析】C。孔子是春秋时期人;孔子思想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论语是孔子后世弟子所著。故只有C正确。5、复旦大学的校训取自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的“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该思想家应该是A.孔子 B.

4、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解析】D。程朱理学把儒家思想发展到了理性化、思辨性的新阶段,材料中的校训就体现了思想家的这一思想特点。6、儒家思想长期以来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 B. C. D.【解析】B。儒学的发展也在在吸收其它学派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就受到了佛、道思想的冲击,到宋代,以儒学为主,三教合一,促进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判断错误。7、我国古代的一位儒学大师认为,“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

5、于天子,子受命于父,妻妾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这位儒学大师是【解析】B。仔细阅读材料即可看出,材料体现的是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8、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传统美德在春秋战国时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宋明理学,使之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朱熹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忠、孝、廉、节”D“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解析】D。 注意审题,要求的是不能反映“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则是关于社会治理的,符合题意。9、教育部长周济在

6、解读十七大报告时强调“儒学等一些传统的好的方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教育,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风尚,也是德育教育中的很重要的部分。”儒家思想中在当今仍有继承和发扬价值有 “仁”的学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A B C D 【解析】C。纲常伦理观念是封建道德观念的核心,不适合当今时代,没有继承和发扬价值。10、“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A

7、B C D【解析】A。注意题目中强调的是“新”,所谓新,即明清时期出现的,以往朝代所没有的现象。11、明末清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定B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C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解析】C。明清时期,儒家的伦理道德为维护专制统治达到了极致,限制了人们的思维,禁锢了人们的智慧,已经成为思想文化发展的桎梏,在这种情况下,三大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统治,本身就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12、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

8、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D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解析】D。从材料可以得出结论。东亚的发展是在继承儒家文明的同时又受西方的影响。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 材料二:仲舒复对日:“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

9、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解

10、析: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主张。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其结局与原因要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联系进行思考。答案:(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在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解析:从材料可以分析出朱熹是坚持儒家学说,而李贽则反对儒家的权威。这说明了儒家权威受到挑战。答案:(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发生变

11、化。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挑战。(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解析: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其作用与认识可以辩证的观点进行分析。答案:(3)从西汉到南宋,儒家思想不断丰富完善,逐步确立起统治地位,对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自明朝以后,逐渐僵化保守,禁锢了人民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14、阅读下列材料: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请回答下列有关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1)举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在缓和阶级矛盾方面

12、的思想主张。解析:从孔子,孟子,老子,墨子等人的政治主张中寻找。答案: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老子主张“无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2)宋代理学对儒家思想有什么新发展?朱熹如何完善和发展了理学体系?解析:利用教材基础知识即可作答。答案:宋代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 、道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还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3)一些学者认为社会相对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的治世,就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中国古代统治者追求的“治世”局面和我们今天建设的“和谐社会”有何本质区别?解析:本质区别要从两者的阶级本质和统治方式入手。答案:古代的“治世”主要靠人治来维持,今天和谐社会强调社会主义法治;古代“治世”局面主要是为维护封建统治,今天“和谐社会”主要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专心 爱心 用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