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生物 考点命题角度预测练习 考点8 植物的水分代谢 命题角度2 渗透作用的证明.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467082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考生物 考点命题角度预测练习 考点8 植物的水分代谢 命题角度2 渗透作用的证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2高考生物 考点命题角度预测练习 考点8 植物的水分代谢 命题角度2 渗透作用的证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2高考生物 考点命题角度预测练习 考点8 植物的水分代谢 命题角度2 渗透作用的证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高考生物 考点命题角度预测练习 考点8 植物的水分代谢 命题角度2 渗透作用的证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考生物 考点命题角度预测练习 考点8 植物的水分代谢 命题角度2 渗透作用的证明.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命题角度2 渗透作用的证明 1(1999上海)用2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原生质体体积在AB段的变化说明:在该段时间内水分从原生质体_,细胞液水势_。 (2)在1分钟后,处于2 molL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其细胞液水势将 ,此时,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 ,要使该细胞复原,应将其置于 中。 (3)在1分钟后,处于2 molL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是由于 逐渐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液水势 。 (4)并不是该植物的所有活细胞均可发生质壁分离,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还

2、必须具有 。 考场错解略 不能运用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对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进行正确分析而错答。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一定农度的蔗糖溶液和一定浓度的乙二醇溶液都可以使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当细胞液中的水分向外渗出后,细胞液的水势升高,反之,则降低,乙二醇可以进入植物细胞,使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对症下药 (1)渗出 变小 (2)不变 2摩尔升的蔗糖溶液 清水 (3)乙二醇 降低 (4)大型液泡专家会诊首先要理解成熟的植物细胞因原生质层具有半透膜功能可以与外界溶液共同构成一个完整渗透系统;其次根据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大小来判断细胞是吸水还是失水,如果失水就可发质壁分离;第

3、三要分析溶质分子能否透过膜,如果能透膜进入细胞则在质壁分离之后亦可自动复原。考场思维训练 1 下列除哪项外其余各项都可以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加以鉴定丸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a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有伸缩性 C成熟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吸水 n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吸水性依;欠递减把蚕豆叶表皮浸在7的尿素溶液中,开始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然后又自动复原,发生自动复原的原因是 A原生质层受破坏 B尿素分子进入细胞 C细胞壁被破坏 D尿素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答案:D 质壁分离及复原过程是细胞渗透失水和吸水的过程,而非吸胀吸水。命题角度3植物水分的运翰、利用和散失 1图分别表示4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

4、,其中叶片浮于水面生长的植物是考场错解 B 不能理解气孔分布情况与叶片沉浮之间的关系而误选。既然叶片浮在水面上则下表皮不能有气孔,因为有气孔就易进入水而导致叶片下沉。 对症下药 C专家会诊 1水分运输:由导管运输。动力:蒸腾拉力 2水分利用:1一5保留在植物体内,参与光合作用和其他代谢过程乙 3水分的散失:约95-99主要通过蒸腾作用从叶表面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蒸腾作用的意义:是植物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蒸腾作用的强弱与温度密切相关,当气温较高时,蒸腾作用旺盛,植物吸收水分加快;当气温降低时,蒸腾作用减弱,植物吸收水分速度减慢可以促进溶解在水中的矿质养料在植物体内运输。降低

5、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阳光的灼伤考场思维训练1 正在结西瓜的植株,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 B瓜果的膨大 C植株的生长 D气孔的水分散发答案:D :质壁分离及复原过程是细胞渗透失水和吸水的过程,而非吸胀吸水。2 高大树木到秋季落叶后,水分向上运输减慢甚至停止,这与下列哪项生理活动有关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异化作用答案:B尿素分子可透膜。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数据、图表等抽象题型的信息转换 1如下图取4株大小相同,来源相同,且有等量叶片的嫩枝,按图所示的方法处理: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重量调到80g,其后每隔4h记录各装置的重量。坐标图表示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曲线I代表C和D装置 B曲线n代表B装置 C曲线代表A装置 D该装置说明叶的上表面气孔比下表面多 解题思路 从图中所示的处理方法来看,A是对照组,B只将叶片下表面涂以凡士林,则下表面气孔不能蒸腾失水,失水量要少于A组;C组叶片上下表面都涂以凡士林,D组除去叶片后在切口处也涂以凡士林,则C、D两组根本就不能蒸腾失水,这样A组失水量最多,符合右图中曲线,B组失水较少,符合曲线,C、D两组应与I曲线吻合。这样相互比较结合答案可确定A、B、C选项没有叙述错误。本实验只能说明叶片上下表面都有气孔。而不能说明其气孔数量的多少。 解答 D 预测角度2水分代谢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我

7、国民间用盐渍法保存食物的原理是 ANaCl可分解细菌产生的毒素 BNaCl可抑制细菌产生毒素 C被细菌吸收,可杀死细菌 DNaCl使细菌失水死亡 解题思路 新鲜食物腐坏的原因是细菌分解其有机物。盐渍法的作用是增大食物周围环境溶液浓度,使细菌渗透失水而死亡。盐渍和糖渍食品都是这个原理。 解答 D预测角度3蒸腾作用的朔关实验证明 1以下实验研究水分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情况,把洋紫苏的茎放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3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距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切出切片,含有染液的部分显示有水分经过。实验装置和结果如下图所示。 (1)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来自茎部横切面显红色的结构是 。 (2)在不同外界条件下

8、,水分向上运输的速率会有所不同,试改变两种条件,使水分移动速率加快 。 (3)给你提供数枝洋紫苏,试利用类似上述的实验,研究叶的表面积与水运输速率的关系。实验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把洋紫苏的茎放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第三步:2小时后,洗净枝条,并在距离枝条底部不同 位置切出切片。 实验预期: 。 实验结论: 。 对实验结论的解释: 。 解题思路 (1)本实验通过将横切枝条放在红色染液中,染液可直接进入木质部导管,随蒸腾作用失水而产生拉力,染液不断上升,然后横切枝条可检测到染液到达的位置,亦可判断蒸腾作用的强弱。(2)蒸腾作用的强弱与三个因素有关:是叶面积大小,叶面积越大,气孔数目越多,蒸腾作用越强;是温度,温度越高,蒸腾作用越强;风速越大,水分散失越快。(3)要研究叶面积与水运输速率的关系,实际上是蒸腾速率,只需将枝条的叶片数目改变即可得出相应的结果。 解答 (1)蒸腾作用 导管 (2)增强光照提高温度加大风速(3)实验步骤:第一步:取二枝生长状况相同的洋紫苏,一枝留6片叶,一枝留3片叶。实验预期:相同时间内,6片叶的洋紫苏茎中染液上升的高度约为3片叶的2倍。实验结论:植物运输水的速率与叶面积成正比解释: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蒸腾作用越强。- 3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