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贵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466765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贵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贵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贵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贵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贵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贵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浅谈语文版(S版)教材的语文教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贵在培养学生能力。小学语文版(S版)第一学段教材很适合义务教育低学段儿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的有利因素,把单项学习和综合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参与探究,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一、利用丰富多彩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小学语文版S版教材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采取多种新颖别致的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教学中广大实验教师应利用教材的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学

2、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是用好导语。每个单元前设置了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导语和问题,如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的导语:“生活多美好!世界真奇妙!我们要快快乐乐地生活,我们要认认真真地思考”“石榴怎么会笑呢?”“咦!是谁在小树林里说话?”“有没有绿色的金鱼呢?”第四册四单元的导语“激光为什么能削铁如泥?机器人能代替人吗?听诊器为什么能听到内脏的声音?”一句句富有童真童趣的语言,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探究性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或教师声情并茂、热情洋溢的朗读,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二是用好情境图。新教材每课都安排了生动的情境图,如“看图说话学拼音3”的情境图描写了一个下雨天,孩子穿着雨衣从学校

3、出来,鱼儿游到水面,乌鸦在大树上唱歌,房子里的一位小朋友正在晾雨衣。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改变旧的拼音教学模式,先让学生看图说一说,鼓励学生说完整的句子,然后让学生找一找:“小朋友,看看图,你能发现图中有与我们今天学的字母相联系的事物吗?”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屋顶像w”、“小鱼吐泡像”、“乌鸦的乌读“wu”再是让学生编一编,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编顺口溜:大y小i碰在一起就是整体认读yi,大w小u在一起就是整体认读wu,乌鸦搭窝uuu,小鱼吐泡最后让学生用一用,让学生把拼音与字做成卡片,学做小老师教别人。老师采取让学生说一说,找一找,编一编,用一用等环节,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交融

4、的语言环境中轻松愉快的学习汉语拼音,同时认识了汉字。三是充分利用课后和语文百花园中的思考练习题使学生乐学。课后和语文百花园中的思考练习题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活泼,富有童趣,特别是低年级的课文后还设置了激励机制,比如给自己画一条小鱼、画一朵小红花等;根据儿童好动、好奇的天性,编排创设了一些游戏活动,比如演一演、唱一唱、看谁说得多、汉字接龙等等。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去讨论和发现问题。从教学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坚持两个原则: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引;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参与的能力。课堂既不能成为老师的主宰,也不能成为少数优生

5、的舞台。应尽可能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参与的时空,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平台。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充分体现这一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表现为全员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通过多向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发言的积极性高,有利于贯彻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要“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充分发挥小组活动的群体互助功能,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发言,互相启发合作探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情境,如一位老

6、师在观察人体识汉字一课的教学时,实施了合作学习。她是这样安排的:第一步,学生自己看图认字,若有不会认的字就问问同学。第二步,跟同桌比一比,看谁认字多。第三步,开展两人“你读我听”或“我读你听”的合作认字活动。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断深入各小组查看学习情况。对于刚刚入学一年级小学生来说,相互合作的学习能力不强,缺乏合作交流的能力,在组内学习时,往往为了一点小小的得失而产生矛盾,在交流中,不懂得听取他人的意见,在别人的意见与自己的意见不能统一时,难以宽容他人的不同意见,也不会对他人的意见加以补充,课堂秩序较乱,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刚开始时合作的人数不能太多,以2人合作为主。在合作了一段时间后,教师

7、可逐步过度到4人合作小组,如另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一段文章时,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能提出什么问题供大家思考;然后在小组长的组织安排下,在小组内谈自己学到了什么,并提出问题,共同讨论,并注意倾听和思考别人的意见;最后选出代表,在全班汇报学习结果。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断深入各小组,帮助小组长组织、协调,鼓励小组成员参与、互动。 无论哪种合作方式,教师都应从细微处着眼,进行指导:有的当组长,负责整理每个小伙伴的发言,准备交流;有的当主持,负责协调小伙伴的发言顺序;有的作音量控制员等角色随时变更,使之机会均等。教师对学生发言、倾听、评价、质疑等处处参

8、与其中,时时促使学生了解彼此,反思自己,反馈他人。教学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同时又是学生的合作能力得以培养的过程。三、注重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如何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探究性学习,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步:激发导人,自学探究。1、导入的内容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或几个紧密结合所学内容的关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感知所学新内容。如在自己去吧一课教学时,屏幕显示:青山绿水、几个小动物、一棵结满果子的树、一片绿绿的草地和一个美丽的池塘。设置问题

9、情境:看了这幅图,你想说点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幅美丽的图画吗?教师通过美丽的画面,把学生带进充满童话的世界,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自由地表达出来。然后引入课题:“这片草地这么美,小猴子、小鸭子、小鹰和他们的妈妈也来到了这里,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自己去吧。”根据学生喜爱小动物的年龄特点,教师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进课文。2、要让学生在感知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要求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有问题意识,乐于探究。清朝唐彪认为:“凡理不疑则不生悟,

10、唯疑则后悟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安排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如(以上面的教学片断为例)教师在板书课题自己去吧,让学生读课题后,提出问题:“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要提出来呢?或者你想知道些什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或想知道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第二步:解疑导拨,合作探究。自学探究后,紧扣结合所学内容的主题质疑问难,组织学生两人或四人一组共同探讨。如一位教师在鸭子和白兔请客一文教学中,让学生细读课文后设问:“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的吗?请再读课文,准备要讨论的问题。”教师或

11、学生从中筛选出有价值或挑战性的问题小组合作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互相研讨、交流、补充,使问题越来越清楚、透彻,从而达到感悟课文内容的教学目的。第三步:明理强化,实践探究。1、利用游戏表演、竞赛、讨论等形式总结、强化和扩大所学知识。如在鸭子和白兔请客教学中让学生分角色演一演(让学生分别戴鸭子和白兔的头饰来表演),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知道不同的动物吃的事物是不一样的。在总结课文时,扩展延伸:“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2、除了知道鸭子和白兔喜欢吃荤菜、素菜,你还知道其他动物喜欢吃什么呢?”培养了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2、教师为学生创设各种条件、情境,结合课后练习和语文大课堂等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和发

12、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小学语文版S版教材在一些课文后面还安排了探究性学习题目,供学生自主选择。如在第10课征友启事一课后面,设计了“你想找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课文孟母断织劝学一课后,设计了“你还知道孟子的哪些故事?说给同学们听。”这样的拓展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搜集、查找资料的方法。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总而言之,语文课堂教学绝不单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只要我们明确语文课素质教育目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儿童的身心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就能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同时达到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