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果树相关培训资料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460900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果树相关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编》果树相关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编》果树相关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编》果树相关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编》果树相关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果树相关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果树相关培训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果树:主要是指能生产人类食用的果实,种子及其衍生物的木本活多年生草本植物。果树生产的特点: 1. 种类多、品种丰富2. 生产周期长3. 集约经营4. 高效益,高产值5. 产品主要用于鲜食 第一章 我国果树资源1. 裸子植物果树 银杏科 银杏2. 被子植物果树 石榴科、猕猴桃科、醋栗科、蔷薇科、榛科分类一 、根据果树生物学特性 : 1落叶果树 2常绿果树 包括南方的柑橘、荔枝、龙眼、枇杷、芒果 二 、根据果树生态适应性分类:1寒带果树:葡萄、秋子梨、榛子;2温带果树:苹果、梨、桃;3亚热带果树 落叶性亚热带果树:扁桃、猕猴桃、无花果、石榴;常绿性亚热带果树:柑橘、荔枝、杨梅、4热带果树 一般

2、热带果树:番木瓜、香蕉、菠萝 纯热带果树: 榴莲、可可、槟榔山、竹子、面包果三 、根据植株的形态特征分类1乔木果树 :苹果、李、桃 2. 灌木果树 :沙棘、欧李3. 藤本果树 :猕猴桃、葡萄、树莓 4. 草本果树 :草莓四、根据果实构造分类1.仁果类2.核果类3.坚果类4.浆果类5.荚果类6.柑果类7.荔枝类8.聚复果类第三节 我国果树带划分1、热带常绿果树带 2、亚热带常绿果树带 3、云贵高原常绿落叶果树混交带 (山西)4、温带落叶果树带 5、旱温落叶果树带 6、干寒落叶果树带 7、耐寒落叶果树带 8、青藏高寒落叶果树带第二章 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1、根系的类型1.按发生及来源分:(1)实生根

3、系:从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来的称为实生根。(2)茎源根系:用枝条进行繁殖时,根系起源于茎上的不定根,称为茎源根系。(3)根蘖根系:在根段上形成不定芽,并发育成根系最后形成独立的植株。2.从功能上分:(1)初生根:生长、吸收、合成、部分死亡,部分转化。多为白色(2)次生根:固定、贮藏、输导。苹果根系分为褐色或黄褐色根系:(二)根系的结构1主根:由种子胚根发育而成。2侧根:在主根上着生的粗大分枝。3须根:在侧根上形成的较细(一般直径小于2.5mm)的根。根际是指与根系紧密结合的土壤和岩屑质粒的实际表面,相当于紧贴生长根周围,内含根系溢泌物、土壤微生物和脱落的根细胞以毫米计的微域环境。根际溢泌物有糖、生

4、理活性物质、氨基酸和其他有机酸。2、影响根系生长的因子(一)地上部有机养分的供应 根系的生长与养分、水分的吸收运输和合成所需要的能量物质都依赖于地上部有机营养的供应。新梢下部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也主要运输到根系中,对维持根系的正常生长是必不可少的。 结果太多,或叶片损伤都能引起有机营养供应不足,抑制根系生长。(二)土壤温度 每种果树的根系生长都有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对多数果树来说,根系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原产于北方的果树要求的温度较低,热带、亚热带果树要求温度较高。(三)水分(土壤湿度) 土壤含水量直接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对果树根系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一般而言,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80

5、%是适宜果树根系生长的。土壤水势在-0.7Mpa,根系生长率下降,-1.5 Mpa,生根完全被抑制,并大量死亡。(四)通气状况土壤通气不良影响根的生理功能和生长,氧气不足时,根和根际环境中的有害还原物质(如H2S CH4、乳酸等)增加。(五) 土壤营养 肥沃的土壤根系发育良好,吸收根多,持续活动时间长。氮和磷刺激根系生长,硝态氮使苹果根细长,侧根分布广,铵态氮使根短粗而丛生。土壤中的矿质元素也影响PH的变化。(六)激素根系的发生和生长要受激素控制,其他因素如营养、修剪,也会通过调节植物激素的平衡而影响到根的发生和生长。3、根系的年周期变化分为双峰曲线和三峰曲线。一年中果树根系生长有几次高峰?实

6、生苗根系生长初级阶段受营养源(子叶或胚乳)影响很大,多半为三个高峰,但秋季高峰不明显。幼树期主要受新梢生长影响,多半为两个高峰,而且第二高峰较低,甚至不出现。成年树由于受果实发育和花芽分化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多半为三次高峰,但不同树种和生长发育状态可能影响高峰的变化。4、菌根:根系与土壤中一些真菌存在着共生现象,我们把这种共生体叫做菌根。 凡能引起植物形成菌根的真菌属于菌根真菌。大部分属于担子菌亚门,少部分属于囊菌亚门。菌根的类型(1)外生菌根(2)内生菌根 菌根的作用1、扩大了根系的吸收范围,增强了吸收能力2、提高树体的激素水平3、促进果树糖代谢4、提高果树的抗病力5、芽的基本概念(1)叶

7、芽:只含叶原基的芽。(2)纯花芽:只含花原基。(3)混合芽:叶与花原基共存于同一个芽体中。(4)雏 梢:春季萌芽前,休眠芽中就已形成新梢的雏形。6、芽的特性(了解)1芽磷痕与潜伏芽2 芽的异质性3 芽的早熟性和晚熟性4萌芽力与成枝力芽鳞痕:又称外年轮和假年轮,新梢基部,许多新月形痕迹;判断枝龄;潜伏芽:包被在芽鳞痕中,弱分化的隐芽;未萌发的芽;潜伏芽的寿命;芽的异质性:枝条不同部位的芽体形成期,其营养状况、激素供应及外界环境条件不同,造成了它们在质量上的差异,称为芽的异质性。芽的早熟性:一些果树新梢上的芽当年就能大量萌发并可连续分枝,形成2次或3次梢。如葡萄、桃、枣、杏等。芽的晚熟性:一类果树

8、的芽子,一般情况下并不萌发,新梢也不能分枝,称为芽的晚熟性。如苹果、梨等。萌芽力:枝条上的芽能抽生枝叶的能力叫萌芽力,以萌发芽占总芽树百分率表示。成枝力:萌发的芽抽生长枝的能力叫成枝力,以长枝占总萌芽树的百分率表示。7、顶端优势与层性 顶端优势:是活跃的顶部分生组织、生长点或枝条对下部的腋芽或侧枝生长的抑制现象。 活跃的生长点产生的生长素向下移动,因此造成了生长素浓度从顶端向下逐渐增高,使下部的腋芽和侧枝生长被抑制。同时,根系中产生的细胞分裂素也向生长活跃部分集中。层性:强枝愈强,弱枝愈弱,形成了树冠中的大枝呈层状结构。8、叶的形态与结构:单叶(仁果类、核果类)、复叶(核桃、荔枝、龙眼)、单身

9、复叶(柑桔)组成:叶柄、托叶、叶片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上所有果树叶面积总和与土地面积的比值。多数果树的叶面积指数45较合适。果树叶幕:是指同一层骨干枝上全部叶片结构的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集合体。花芽分化:果树芽轴的生长点经生理、形态变化形成各种器官花原基的过程。童期/幼年期:是指从种子萌发起,经历一定的生长阶段到具备开花潜能这段时期。这一时期植株只有营养生长而不开花结果。花芽分化临界期:果树由叶芽向花芽形态转化之前,生长点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代谢方向易于改变。生理分化期即花芽分化临界期。9、(了解)仁果类分化的过程(1)未分化期 其标志是生长点狭小、光滑。在生长点范围内均为体积小、等径、形状相

10、似和排列整齐的原分生组织细胞。2)花芽分化初期 其标志是生长点肥大隆起,为一扁平的半球体。在此之前为生理分化期,是控制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也称为花芽分化临界期。3)花蕾形成期 其标志是肥大隆起的生长点变为不圆滑的、并出现突起的形状。4)萼片形成期 花原基顶部先变平坦,然后其中心部分相对凹入而四周产生突起体,即萼片原始体。5)花瓣形成期 萼片内侧基部发生突起体,即花瓣原始体。6)雄蕊形成期 花瓣原始体内侧基部发生的突起(多排列为上下两层)即雄蕊原始体。7)雌蕊形成期 在花原始体中心低部所发生的突起(通常为五个)即雌蕊。核果类果树的花芽分化 (1)花芽分化为纯花芽,芽内无叶原始体,而紧抱生长点的是

11、苞片原始体。(2)桃花芽内只有一个花蕾原始体,而樱桃、李等则有两个以上花蕾原始体。(3)分化期的标志是生长点肥大隆起,略呈扁平半球状,即花蕾原始体。(4)萼片、花瓣和雄蕊的分化标志与果仁类基本相同。(5)雌蕊分化也是从花原始体中心低部发生,但只有一个突起,即单子房,子房上位。10、(学会解释)花芽分化机理及主要学说:1)C/N关系学说该学说由Kraus首先提出;认为果树体内氮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适当,糖和氮供应充足,花芽分化旺盛,开花、结果也多。如碳水化合物欠缺,花芽不能形成。氮欠缺,碳水化合物相对过剩,虽能形成花芽,但结果不良。进行花芽分化的果枝,其67月淀粉含量高;成花苹果短枝中,P、K含量

12、高;碳水化合物丰富时,氮代谢趋向蛋白质合成,有利花芽分化;2)内源激素平衡学说包括GA、CTK、ABA、IAA和乙烯在内的激素对花芽的形成都有影响。GA抑制花芽的形成;花原基发生分与化必需CTK;ABA由于与GA拮抗,引起枝条停长,有利于糖的积累,对成花有利;乙烯和生长激素都能促进花芽形成。在果树组织和器官中常常是几种激素并存,所以激素对花芽分化的调节不取决于单一激素水平,而有赖于各种激素的动态平衡。3)成花激素学说成花素由叶片合成,再转移至生长点,诱导成花;光照可以影响开花(一年生作物);低温可以影响开花(多年生作物);4)养分分配方向假说叶芽花芽前,代谢加强;在激素的作用下,同化产物向中心

13、分生组织供应,髓分生组织活性下降,即使在中心分生组织中,养分也有流向最活跃的关键部位,以保证花芽不断进行分化。5)基因启动学说成花激素(florigen)到达茎尖可以认为是成花基因的开关,此时指导形成花原基的特异蛋白合成的基因开始作用。花芽分化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提出了不少假说,但至今关于他的机理仍然知道的很少。其基本过程大体是:生长点是由原分生组织的同质细胞群构成,所有的细胞都具有遗传的全能性,但不是所有的基因在细胞的任何时期都能表现出活性,只有外界条件(如:日照,温度水分等)和内部因素,(如激素的比例变化,结构和能量物质的累积,)作用下产生一种或几种物质(成花激素),启动细胞中的成

14、花基因,并将信息转移出来,引起酶的活性和激素的改变,并高强度的吸收养分,最终导致花芽的形态分化。11、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1. 树种、品种:表3-42. 树龄3. 枝龄4. 枝条类型:水平枝、垂直枝5. 栽培技术:水分、土壤养分6. 外界环境条件: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养分,重力作用。花芽分化的调控 1. 修剪是控制花芽分化主要手段之一。大年加大疏果量,有利于花芽形成;幼树修剪、长放、拉枝缓和生长势可促进成花;因地制宜地选择矮化、半矮化或乔化砧,可以适时结果;环剥、环割和倒贴皮也有明显的促花效果。2. 环境条件: 改善树膛内的光照条件,花芽诱导期控制灌水和合理增施硝态N和P,K肥均能有效的增加

15、花芽数量。3.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多效唑、CPPU由于这些物质抑制茎尖GA的合成,使枝条生长势缓和而促进成花。12、花的组成:花萼、花瓣、雄蕊、雌蕊两性花:雌蕊、雄蕊同在一朵花内单性花:完全花/不完全花、雌雄同株/雌雄异株雌雄同株异花:板栗、核桃雌雄异株异花:银杏、猕猴桃花的开放1、开花期是指植株上花开始开放到花谢落的时期。影响开花的因素: 树体营养:果树开花需消耗大量营养,特别是氮素。如树体贮藏营养充足,花器发育健全,树势强壮,则开花整齐,延续时间也长,座果率也高。气候条件:开花期间如天气晴朗,高温干旱,风速较大,则花期较早、较短;如遇低温阴雨,冷凉湿润的天气,则开花不整齐且花

16、期较长。 栽培技术:生产上因栽培技术措施不当,管理粗放、技术措施不及时等原因,常使一些果树的花在不正常的时期内开放(异时花),如梨、桃因病虫与干旱常使树体早期落叶,造成二次抽梢,二次开花现象。13、授粉:花粉从花药传到柱头上称为授粉。受精:精核与卵核的融合称为受精。自花授粉:同一品种(或无性系)授粉属于自花授粉。/异花授粉自花结实:自花授粉后能结果量能满足生产要求的称为自花结实。/异花结实有效授粉期:用胚珠的寿命与从授粉至受精所需时间差来表示。雌雄异熟:雌雄同株或异株的果树往往有雌蕊和雄蕊不能同时成熟的特性。如核桃、板栗、荔枝等。单性结实:不经授粉,或虽经授粉而未完成受精过程而形成果实的现象。无融合生殖:有些树种或品种胚囊里的卵子不经受精作用,助细胞、反足细胞、乃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