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中考河北省2020版中考政治 教材考点提炼 第10课时 依法治国命题点梳理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449763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点拨中考河北省2020版中考政治 教材考点提炼 第10课时 依法治国命题点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点拨中考河北省2020版中考政治 教材考点提炼 第10课时 依法治国命题点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拨中考河北省2020版中考政治 教材考点提炼 第10课时 依法治国命题点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拨中考河北省2020版中考政治 教材考点提炼 第10课时 依法治国命题点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点拨中考河北省2020版中考政治 教材考点提炼 第10课时 依法治国命题点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点拨中考河北省2020版中考政治 教材考点提炼 第10课时 依法治国命题点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拨中考河北省2020版中考政治 教材考点提炼 第10课时 依法治国命题点梳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时依法治国考点一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地位、含义和核心2020,T7(1)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2)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3)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1)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3)依法治国还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并且要进一步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依法治国的意义(1)

2、依法治国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2)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也是最重要、最可靠的保障。(3)依法治国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4)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稳定。如何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国家:加强法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2)国家机关:必须依法行使监督权,政府必须依法行政。(3)公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

3、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关心国家大事,参与国家管理,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如何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德治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及其含义、地位和联系【易错点】(1)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含义:有法可依,就是要求国家高度重视和加强立

4、法工作,制定完备的法律,使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就是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执法必严,就是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执行法律时必须做到严格、严肃、严明,切实依据法律规定的内容、原则和程序办事。违法必究,就是要求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并予以制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例外。(3)地位: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违法必究是维护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4)联系: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或否定其他方面。只有完全做到这四个方面,

5、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依法行政要求国家怎样做(1)加强行政法制宣传教育。(2)切实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3)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4)切实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5)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依法行政有什么重要意义(1)有利于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2)有利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顺利实施。(3)有利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1)政府能否自觉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2)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

6、要环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使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法制宣传对法治国家建设的意义(法制宣传的意义)【冷点】(1)有利于公民增强法律意识和树立法治观念,营造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使法律得以更有效地施行。(2)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有利于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人物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贡献(1)促进了我国法律的完善。(2)推动了法治国家建设。(3)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公民应如何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冷点】2020,T26(2)(1)学法知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2)守法用法,依法维护

7、自己的合法权益。(3)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4)依法维护国家和他人的利益。中学生如何规范自身行为,依法维护国家利益(1)增强法律意识,积极同违法行为作斗争。(2)积极参与法制宣传,号召他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律己,维护国家利益。(3)积极同一切破坏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考点二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内容和要求(1)内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和平等地适用法律。(2)要求: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如何做到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8、(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在法律实施上平等,不是讲立法上的平等。(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主义。(3)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反对一切特权。(4)我国宪法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正确理解“公民一律平等地承担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平等地承担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服兵役的义务等,在承担这些义务时不能有任何特权。同时,任何机关或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受侵

9、害(1)公民的任何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不能歧视任何公民,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执法机关对于任何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对待,不附加任何条件。(2)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要保证诉讼当事人平等的诉讼权利,不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切实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正确理解任何公民的违法行为都要依法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1)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2)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切实保证宪法和法律有效实施,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以言

10、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考点三 监督与制约机制监督的种类我国对立法、执法、司法权力的监督是广泛的,包括: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1)直接向人大代表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2)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3)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表现(1)关注国家建设、国家管理,对于改善环境、整顿秩序、维护治安等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2)对于发现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3)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

11、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日常生活中公民行使批评权、建议权和监督权的事例(1)法律制定广征民意。(2)政府部门公开“三公”经费。(3)“”期间听取民声、民意。(4)公民举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为。(5)公民揭露食品安全事件等。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的重要性(1)监督和制约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推进了依法行政,保障了司法公正,同时,对于保障公民权利十分重要。(2)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有助于推进政府依法行政,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社会事务,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新型政府。人民群众的监督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1)促使国家机关更好地依法行

12、使职权(或促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提高办事效率。(2)促使人民群众更好地行使各项民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3)增强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4)能有效地惩治腐败,打击违法犯罪。(5)有利于法律的实施,促进司法公正等。公民的政治权利的含义及表现(1)含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2)表现: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举报权,批评权,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网络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1)拓宽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有利于公民更好地行使监督权、批评权和建议权等民主权利。(2)有利于党和政府了解民情、听取民意。(3)增强公民参政议政的意识和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能力。(4)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等。公民行使监督权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法律角度:行使监督权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2)道德角度:行使监督权要遵守社会公德,文明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