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第十册)第一单元教案【通用】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3447023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第十册)第一单元教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第十册)第一单元教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第十册)第一单元教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第十册)第一单元教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第十册)第一单元教案【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第十册)第一单元教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第十册)第一单元教案【通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鄂教版语文第十册(五年级下)整册备课一、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二、语文的三维目标语文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新课标对本年段的教学要求(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2养成一定书写习惯,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养成默读习惯。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三)口语交际1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2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

2、调适当。3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四)习作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2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3学会修改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四、针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年龄特点各老师做学情分析五、全册教材分析本册共有24篇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乐园三大部分,而且教材仍然以专题组织单元。在学习了前七个单元的基础上,我们将教学以“国际文化和发展”为主题的第八单元。第一单元整组备课 单元内容简析:本单元围绕“神奇绚丽的自然之景”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海上日出表现了喷薄而出的朝阳。暴风雨介绍了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和谐之美。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让我们领略

3、了祖国的壮美河川。古诗江南春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美景。语文乐园让学生体会描写时间的词语和表示转折的关联词语,积累语言,学习朗读方法。习作以我喜欢的季节为题,请学生写出最喜欢的季节和自己感受到的自然之美,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学习这组课文,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和会认本组课文中的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揣摩那些写得生动、形象、优美的句子的表达方法。4、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领悟观察和描写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

4、、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2、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读懂课文,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2、通过学习语言文字,感受神奇绚丽的自然之景。单元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2、通过朗读,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感受神奇绚丽的自然之景。单元课时安排:1 海上日出 2课时 2 暴风雨 2课时3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2课时诗词诵读 江南春 1课时语文乐园(一) 5课时1海上日出教学目标: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

5、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随着作家巴金一起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二、检查预习 1、分别观察图1和图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读音。 三、讲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 2、学习二三自然段。

6、 (1)说一说图1景象。 (2)指名读文二三段,边听边想象。 (3)用投影片帮助理解。 (4)理解重点词语。 天水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5)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概括大意。 3、讲读第四五段。 (1)有云时,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出示挂图2,指导观察。 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 (2)指名读第四五段。 想象太阳躲进云层里和太阳透出重围时,云和海水的变化。 (3)理解第四五段,读读想想。 (4)读第五段,体会“镶”“透”“染”等词的好处。 (5)读第四五段,概括大意。 4、讲读第六段。 (1)读文,“奇观”? (2)这伟大的奇观指什么?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用

7、“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 四、练习朗读全文。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生字新词;并听写。 2、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字词卡片,读记。 二、练写生字词。 三、读背第一段。 四、读背第二三自然段,做有关练习。 1、朗读第二三段。 2、完成思考练习。 3、自读第二三段,想象,背诵。 4、练习背诵第二三段。 五、读背第四五自然段。 1、朗读第四五段。 2、完成练习3。 3、想象、记忆文章。 4、练习背诵第四五段。 六、看图,全班试背全文。 七、指导造句。 1、“灿烂”“目不转睛”在课文中说什么? 2、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3、

8、这两个词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4、口头造句。 八、巩固生字词。 1、自己识记。 2、听写词语。 九、作业: 1、背诵课文。 2、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板书:2暴风雨教学目的:1、让学生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去认真阅读,感悟课文,体会暴风雨来临产生的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以及暴风雨过后,万物争荣的景象。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在熟读、欣赏的基础上,达到熟背课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课程:一、导入1、“暴风雨”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可以带来灾难,令人恐惧,也可以以它的气势,使人振奋,尤其是暴风雨过后,大自然展现的是江山似景、风景如画的另一番景色。2、老师先给大家看一段片

9、子。(放暴风雨),看完刚才的片子,请你谈一谈刚才的片子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3、今天,意大利作家弗拉里斯为我们带来一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寓意深刻的著名散文暴风雨。二、小组学习这堂课,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这篇文章,并且完成老师设计的一张表格。填完后,找出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景物,读一读,并且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三、大组交流1、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这张表格你们是怎样填写的?2、在这么多的景物中,一定有你自己认为写得比较好的景物吧!请你用最优美的语调来读一读,并且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3、小结:你们的朗读给课文增色不少。你们的观点表示你们自主阅读的能力有了进一步

10、的提高。现在,让我们回到这张表格,我们不难看出,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紧紧抓住夏季暴风雨前后景物变化,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恰当地运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大自然使如此神奇。4、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再一次走进暴风雨,体会大自然那顽强的生命力,对比读、个别读、齐读。5、一篇好的写景文章,不光要有精彩的景物描写,还必须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具体的景色中去,做到情景相融。那么你认为这篇文章,想要通过暴风雨,告诉大家什么呢!(理解最后一段)(1)介绍海燕这篇文章(2)听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6、总结:学完这篇课文,老师希望不仅在写作上能带给你启发,而且要能理解这暴风雨所给你带来的人生哲理

11、。板书: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目的一、 知识教学点1 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2 了解课文观察与想像相结合,语言自然优美的特点。二、能力训练点1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2 培养有感情地朗读,展现境界,表达情感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爱国、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对湖水的描写和对湖周风光的描写,从中体会青海湖梦幻般的美。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展现境界,表达情感的能力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 大自然里到处都有令我们陶醉的美景。在美丽的西部,有一个被世人称为

12、“梦之湖”的湖泊,有一首歌就是赞美这“梦之湖”的,歌名就叫青海湖。上周末我让大家去学这首歌,同学们学得怎么样啊?现在就把我们的歌声展示给在座的老师,好吗?二、简介青海湖 这首歌主要表达了人们对青海湖的赞美之情。关于青海湖我让同学们去搜集查阅了资料,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青海湖在哪儿?青海湖有多大?它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作介绍,教师给予适当表扬) 下来同学们还可以对青海湖作进一步的研究,不懂的可以向你们的科学、地理老师请教。今天我们主要是跟随当代作家冯君莉一道去领略它那梦幻般的美。现在就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走进青海,走进青海湖。 以它粗犷、质朴、自然的美享誉世界。今天,让我们在

13、音乐的伴随下走进青海湖,跟作者冯君莉一道去领略它那梦幻般的美。 (放音乐)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青海湖如此之美,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展示青海湖的美的?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四、合作交流1、2、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3、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青海湖的? 湖水、草滩、水鸟三方面描写青海湖的。 湖水蓝而晶莹明澈青海湖 粗犷、自然、质朴的美 梦幻般的湖 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五、重点品读、感悟1、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2、“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六、探究活动 青海湖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并学做导游。第二课时1、这篇课文你读懂了哪些内容?2、这篇课文哪部分能激发你读的欲望?为什么?3、观看课件,领会青海湖的美丽景色。(青海湖不仅充满了粗犷、自然、质朴的美,而且是个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二)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青海湖的湖水晶莹清澈青海湖充满了粗犷、自然、质朴的美。青海湖是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三)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评价。三、总结全文。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