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13神奇的机器人 【通用】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3446940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13神奇的机器人 【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13神奇的机器人 【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13神奇的机器人 【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13神奇的机器人 【通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 神奇的机器人教学目标:1、学会12个字,会认9个字,能用“日新月异”“大显身手”写句子。2、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并能抓住关键词句,通过读、说等活动,体会机器人的神奇。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4、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学生观看一段录像。教师随着画面介绍:它正在进行深海作业,来到一艘躺在海底很久很久的沉船上

2、,寻找着上个世纪随船遗落的宝物。它身体自如地穿梭着,目光锐利,周围的任何事物都休想逃过它的眼睛,它发现目标了2、提问: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谁来简单地说说你对机器人的认识?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机器人的课文神奇的机器人,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布置自读要求。把生字新词读正确,语句读通顺。2、再次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那些机器人,你喜欢哪一种,它有什么神奇之处?3、汇报自读情况 。(它通过眼睛发现了窃贼,再把信息传给了大脑,大脑连同网络报了警。)(机器人的形状各式各样:有的有的)(机器人的各种传感器)(机器人能干人们干不了,干不好的工作。)三、学习课文一、四自然段。1指名

3、读1、4自然段,说说机器人什么作用。2理解“千奇百怪”“日新月异”四、学习课文2、3自然段。1、 学生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主要介绍了哪种机器人?2、 再读本段,边读边画出最能表现“能追捕罪犯的机器人”神奇的词句。3、 交流体会。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中的“亡命之徒”结合实际,体会情况之危急:抓住“能”“善于”等词语,体会其追捕罪犯的过人之处。4、 指导朗读第四句话,体会其神奇之处,要读出机器人的勇于追捕、善于追捕、坚决果断的形象。5、 联系本段内容。理解“大显身手”之意。6、 回读第三句话,小结学习方法和作者的说明方法。7、 师生共同小结第2自然段学习方法。用学习第

4、2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3自然段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机器人有了初步的了解,同学们想对它有进一步的了解吗? 回家继续收集有关资料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二、课文57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57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学习第5自然段。默读这一自然段,交流:宠物机器人有何 神奇之处?引导学生品读词句:为什么会永远陪伴你?体会机器人的喜怒哀乐。指导学生朗读。3、师生共议学习方法,用这种学习方法学6、7自然段。三、创新设计,畅想未来机器人神通广大,在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学们想不想畅想一下未来的机器人?1、先在小组内讨论,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机器人,说清楚它的样子和作用。2、推荐有创意的设计,

5、交流四、展示作品,梦想成真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只要我们想得到,一定能做得到。我们学校里就有一批对机器人非常感兴趣的孩子。今年暑假,机器人小组代表我校参加了全国第三届电脑机器人创新大赛,获得了团体第一的好成绩。其中创意作品还送往兰州参展古诗诵读 浪淘沙教学目标:1、认识 1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 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挖掘积累:小朋友们谁会背诵古诗?由朗朗背书声,营造学诗氛围,自然过渡,板书课题。2、观察描绘: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能把观察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在此基础上引入学诗。看看古代诗人是如何描绘的?二、初读(借助拼音,自读诗句,达到正确流利,培养识读能力。)1、出示诗句,让会读 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2、抓住生字和难点音,强调读准。3、自由练读, 把句子读通,读熟。三、细读1、引导学生自读质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读懂?2、根据学生的质疑师生互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教师应在充分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古诗诵读浪淘沙气势磅礴 直冲云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