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第十一册第二单元 教案【通用】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3446933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第十一册第二单元 教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鄂教版第十一册第二单元 教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鄂教版第十一册第二单元 教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鄂教版第十一册第二单元 教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鄂教版第十一册第二单元 教案【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第十一册第二单元 教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第十一册第二单元 教案【通用】(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骄傲中华”为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伟大的出征通过生动、具体的描述,将“神舟”五号航天员受命出征的过程呈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为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的出征,为“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情感。北京欢迎你是杨澜作为北京申奥代表团的成员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所做的陈述词。表达中国人民的真诚和热情。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仅仅围绕“汉字的魅力”尽情抒发着对汉字的喜爱和珍惜赞美之情。古诗碛中作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全诗写出了诗人在万里沙漠中勃发的诗情,倾诉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语文乐园中的“读一读“目的是引导学生去发现,赏析对联的特点和好处。”“体会句子的语气和表达的感情,目的是

2、引导学生进一步品位反问句和设问句在表情答意中的作用。“成语故事”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古诗文和成语知识并加以积累。“习作”主要是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心愿。训练学生事实在在不说空话,布局合理有顺序。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2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4、培养学生咬文嚼字,潜心思考的读书习惯和抓重点词句的能力。5、指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辅助理解,培养学生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运用“抓一点,辐射全文,拓展延伸“的教学方法。 2、指导学生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感情,说到哪,读到哪情感

3、、态度与价值观:1、读懂课文,增强民族自豪感。2、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积累本单元的优美词句,学习有理有据,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2、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4、伟大的出征教学分析:这是一篇小通讯,记者用特写的镜头记录了神舟五号宇航员出征前的场景。学生有了前面几篇新闻的学习基础,所以这篇通讯打算一课时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照片和录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充满民族自豪感,描写、议论、抒情中洋溢豪情。学习时应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还可以借助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组织学生课后收集并交流航天资料

4、,办手抄报,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热情。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2、体会并学习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场面描写方法。3、指认并体会文中恰当的议论抒情。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难点1、明白杨利伟作为一名宇航员所应具备的优秀素质。2、场面描写的作用以及写法3、民族自豪感的内化,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教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学习为主。 课前准备 扫清文字障碍,熟读课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出征”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出征才称得上是伟大的出征呢? 1、 展示杨利伟、“神五”图片 。大家还记得他是谁吗?2、 出示世界

5、航天史上的大事件,从这些事件中,你发现什么?3、出示中国航天史中大事件,你从这些事件中又感受到什么? 4、师述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激动人心的历史一刻吧! 3、学生怀着激动的心情初读课文,了解那激动的一刻。4、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听完这则新闻之后的感受。 (交流明确:内容“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场面。感受重在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6、) 二、走近人物 主人公杨利伟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下面让我们一块走近人物杨利伟,感受他的风采。文中是怎么描写的?你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找到吗?突出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请笔画出来。1、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作好圈点勾画,准备交流。 2、同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切忌对句子架空分析,每一种结论都必须有依据和自己的分析。(重点在“受命”、“踏上征程”两个场面中) 3、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杨利伟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人的风采。(1)、本文只写了杨利伟出征前半个小时内发生的事,仔细阅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共写了几个场景?能用简要的语言概

7、括吗?(2)、 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杨利伟是一位综合素质优秀的航天员?读中体会(步伐的从容而稳健;神态是微笑和深情;敬礼的标准;心情的激动以及插叙中的概括介绍。)师:其实这些素质是每一个成功人士的都应具有,都是我们所需要的。(3)、师:神五的成功发射已经载入历史,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个伟大的英雄们缔造的伟大的时刻,请看2003年“感动中国”评选组委会授予获奖人物杨利伟的颁奖辞: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

8、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4)老师充满激情的介绍:杨利伟1996年起参加航天员选拔,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5年多训练,他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了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并最终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首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员。面对如振动、冲击、噪声、失重、超重、宇宙辐射、高真空、昼夜节律变化、剧烈的温度变化等恶劣的太空环境,杨利伟要承受的超负荷心理、工作压力可想而知。这些环境因素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骨骼与肌肉结构和功能变化、睡眠周期紊乱、航天运动病

9、、情感抑郁等一系列生物医学和心理方面的问题。此外,杨利伟更需面对一旦发射失败可能会失去生命的危险。但是,载负着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位中国人的首位“太空使者”,还是凭借自身超人的素质和勇气,最终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神圣使命。(5)、 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说一说其作用。(这是一次.)学生依据思考题阅读文本进行体会其含义。4、教师小结: 虽然课文中没有多少直接赞扬杨利伟的话,但从细微处看,他从容稳健的步伐,他微笑的神情,他对国旗深情的注目都显出了他的精神气质。这种从细微处着手写人物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三、送英雄出征 作为举世瞩目的壮行,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国籍,不同语言的人都在

10、关注,更不用说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了,让我们来关注一下送行的人们吧!1、学生思考:有哪些人来为杨利伟送行?他们各自态度是怎样的?这么多人来送行说明了什么? 讨论明确:送行人有教练、专家们、少先队员、军乐队员、少数民族少女、落选的战友等,他们的心情都无比激动,都怀着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送行人数众多表现出人物对英雄出征的重视,表现了人们因中国人的飞天梦即将实现的激动、高兴,表现了人们对英雄出征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美好祝愿。 2、假如你就是送行人群中的一员,你最想对杨利伟说的送行语是什么?请用最简短最动情的语言来表达吧!(先确定自己的身份,再设身处地地思考) 基本的要求是:(1)内容要切

11、合特定的场合;(2)措辞要切合自己的身份;(3)语言要求形象、生动、精彩,能给人深刻的印象;(4)篇幅要简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他人的闪光点,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四、探究质疑 训练中的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成就了杨利伟的光彩人生。而体裁上的独特和选材上的巧妙也成就了我们今天所学的这篇精彩文章。下面我们将就这则新闻的体裁与选材进一步来探究几个问题。1、与我们所读过的消息、通讯相比,有何独特之处? 2、这种独特性赋予了这则新闻什么样的优点? 讨论明确:既非一般意义上的消息,也不是典型的通讯;它比消息要更丰富、生动,又比通讯更集中。作者抓住一个场面的速写的形式对这件事情进行了

12、报道,这样内容更集中,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更为丰富多样。 五、品味鉴赏 因为抓住一个场面以速写形式报道事件,于是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具有了鲜明的特色。一起来欣赏一下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吧! 1、教师展示例句让学生好好揣摩,领会可从蕴含的情感、表达方式、修辞、语言的精炼等角度来赏析。 例如: “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这一句普通的话语却饱含了丰富的情感,“我们的”这一个限制语中充盈着无比的自豪和激动。 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员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这是一个记叙、描写和抒情、议论高度融合的句子,三个“定格”构成排

13、比,一层进一层地揭示了杨利伟这个军礼所象征的历史意义。 2、学生再读课文,勾画美的语句,与同学交流。 3、课文中类似的句子还很多,同学们课后还应反复的诵读、细细的品味。 六、课后学习 描写一个场面,要求: 要写出场面的特点;注意点面结合,于细微处写人物;注意借鉴本文语言特色。 七、小结语: 今天,我们一块重温了“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的伟大历史时刻。这次壮举成功了,我们中国从此步入了世界航天大国之列。让我们同英雄杨利伟一起向我们伟大的祖国敬礼吧!(在“歌曲五星红旗”的嘹亮的歌声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生同唱歌曲五星红旗结束。板书设计: 4、伟大的出征等待送行庄严出征 站满 从容稳健的步伐 激

14、动 洪亮的报告声 (果断、从容、) 渴望 标准的军礼爱国的情怀附: 1、世界航天史上的大事件:第一颗人造卫星:前苏联于年月日发射的卫星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是世界上第一颗在地球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前苏联于年月日发射的东方红宇宙飞船,是世界上第一艘绕地球轨道飞行的载人飞船。第一位登上太空的人 :前苏联著名宇航员加加林。第一艘登上月球的载人飞船 :年月日,美阿波罗号登上月球,成为世界上第一艘在月球上着陆的载人飞船。第一个登月的人:美国的艾德林康世朗林斯。 2、中国航天史中大事件: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90年4月7日,中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15、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 1998年7月18日,长征火箭首发欧洲国家制造的通信卫星成功。 2002年12月30日,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宇航员。5、北京欢迎你教材分析:北京欢迎你是杨澜作为北京申奥代表团的成员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陈述词,文章以饱满的热情,朴实流畅的文字向世界各国朋友介绍了北京的人文环境和地理优势,是举办奥运会最理想的城市,并真诚的欢迎各国朋友来北京旅游观光。教学前,要求学生动手查找有关北京奥运会的资料,了解奥运会的有关知识,。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北京是一个举办奥运会最理想的城市之一,并从中感到无比高兴和自豪。教学目标1、 学习10个生字,了解应用文的基本格式。2、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充满激情的演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 学习有理有据,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4、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并说说自己将为3008年奥运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