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发展教学课件上课讲义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3446870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8.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农业发展教学课件上课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区域农业发展教学课件上课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区域农业发展教学课件上课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区域农业发展教学课件上课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区域农业发展教学课件上课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农业发展教学课件上课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农业发展教学课件上课讲义(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 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 光照及温差 热量 降水 光照强弱 昼夜温差大小影响农产品品质 决定了积温和生长期 从而决定了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 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 年际变化影响土地利用状况和生产能力 农业产量和水利工程投入 一 自然条件及影响 1 气候 光照及温差 热量 降水 例 新疆瓜果糖分含量高 品质好 例 南稻北麦 南蔗北甜 海南一年三熟 东北一年一熟 例 华北平原的春旱夏涝 长江中下游的伏旱 洪涝等 一 自然条件及影响 2 地形 坡度影响土层厚度及水土保持状况 从而决定土地利用类型 农业生产类型 和耕地面积大小 例 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山

2、地丘陵适宜发展林牧业 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 一 自然条件及影响 3 土壤 酸碱性影响品种 肥力影响产量 例 东北平原的黑土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 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 一 自然条件及影响 4 水源 地表河湖及地下水的丰歉和稳定性决定枯水期农业产量 是保证农业稳产 高产的基础 例 西北内陆的绿州农业 灌溉农业等 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 二 社会经济条件及影响 1 市场 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例 工矿区 城市周围的乳畜业 蔬菜园艺业等 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 二 社会经济条件及影响 2 交通 是农业生产物资和农产品流通的保障 是影响商品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例 园艺业 乳畜

3、业等 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 二 社会经济条件及影响 3 劳动力 或人口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 人口数量和密度决定人均土地拥有量 影响商品率高低 例 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 我国东北的商品粮基地 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 二 社会经济条件及影响 4 科技 技术投入决定作物培育和品质改良 改造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进而影响产量 品质 区位范围和竞争力 例 杂交水稻 温室大棚农业等 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 二 社会经济条件及影响 5 政策 是农业生产方向的导向 影响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例 我国农业税的取消和农业的补贴 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建设等 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 二 社会经济条件及影响 6 工业基础

4、为农业发展提供生产资料 机械 化肥 农药等 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 例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 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 根据区域内部差异 因地制宜布局小区域农业 发展区域农业的目的 实现区域内经济 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气候和地形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东部季风区 思考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一 地理条件 1 位置及范围 思考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 东北地区 读图 说出东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东北地区包括 及内蒙古自治区 其北端属于中国纬度 的地区 黑

5、龙江 辽宁 吉林 东部 最高 1 位置及范围 位置 经纬度位置 地处中纬度 位于温带 东北区所处的纬度位置较高 其最北端就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 东部为我国最东段 海陆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或我国东北部 太平洋西岸 南临渤海和黄海 东临日本海 政治地理位置 东 北 西面分别与朝鲜 俄罗斯和蒙古接壤 与日本 韩国隔海相望 具有明显的边贸优势 范围 包括黑龙江 吉林 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注 与政治区划中的东北不同 思考 从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推断 东北地区气候具有怎样的特征 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一 地理条件 2 气候特征及影响 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显性信息 位置 范围 隐性信息 气候 一 地理

6、条件 冬季 西北风 寒冷干燥 夏季 东南风 温暖湿润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一 地理条件 位置 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 太平洋西岸 季风气候 纬度高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1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一 地理条件 原因 年降水300 1000mm 且集中于夏季 雨热同期 2 气候特点 冬季寒冷 夏季温暖 纬度高 思考 按干湿地区和温度带分类 东北地区属于哪类干湿地区和温度带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干湿地区 东部和北部为湿润区中部为半湿润区西部为半干旱区 东西方向主要是降水差异 冬小麦 棉花 暖温带水果 春小麦 大豆 玉米 高粱 水稻 甜菜 亚麻 春小麦 大豆 暖温带 中温带 寒

7、温带 南北方向主要是热量差异 无霜期自北向南变长 思考 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有怎样的影响 一 地理条件 利 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农作物生长期长 有利于营养积累 农产品的品质较佳 纬度高 气温低 病虫害少 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水热条件可满足作物一年一熟 冬雪春融 利于缓解春旱 改善土壤墒情 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土壤较肥沃 3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 地理条件 3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弊 纬度高 热量不足 冬春季节低温冻害 寒潮 严重 影响生长和收成 夏季降水多 洪涝严重 农业生产不稳定 冬季漫长无法放牧 还要解决牲畜防冻 饲料问题 纬度高 热量不足 气候生长期短 一年

8、只能一熟 农作物品种有限 气候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 农事活动 春播 夏长 秋收 农作物品种 喜凉作物 农作物生长季节 4 10月 思考 1 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 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 是由于其生长期较长 而且东北地区夏季日照长 光照强度大 昼夜温差大等特点 有利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有机质含量十分丰富 再加上冬季气温低 不利作物害虫越冬 病虫害少 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 天然具有绿色无害优势 因此品质优良 2 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相比 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 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 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 甜菜 大豆等作物 并且只能作到一年

9、一熟 长冬无法放牧 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 3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 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力条件 东北地区受热量条件限制 一年一熟且农作物生长季节较长 相对而言农闲时间较长 因此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工作 如农田基本建设 水利建设 家庭副业 工业 商业 文化事业等 从而促进农村的综合发展 一 地理条件 3 地形特征及影响 一 地理条件 3 地形特征及影响 地形特征 地形主要有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以平原 高原 山地为主 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山环水绕 一 地理条件 北 松嫩平原 东 三江平原 森林资源丰富 为我国三大林区之首 土地资源丰富 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

10、 地势平坦 降水较多 是优质草原牧场 主要地形 山地平原高原 西 大兴安岭 北 小兴安岭 东 长白山地 南 辽河平原 思考 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对农业生产有怎样的影响 一 地理条件 3 地形特征及影响 影响 地形类型多样 利于农业发展的多种经营 平原发展种植业 高原发展畜牧业 山地发展林业 农业生产的类型多样 一 地理条件 4 土壤条件及影响 黑土 大量枯枝落叶经历千百年后形成厚厚的腐殖质 黑土的有机质大约是黄土的10倍 黑土耕层有机质含量为2 5 7 5 全氮含量为0 15 0 35 是我国耕层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量最高的土壤 肥沃的耕地集中连片分布 一 地理条件 4 土壤条件及影响 黑土 黑钙

11、土广布 土层深厚 土壤肥沃 有机质含量高 利于农业生产 黑土 黑钙土 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 中国东北地区 乌克兰 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黑土 主要分布于三江平原西部 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 黑钙土 松嫩平原中西部 一 地理条件 5 水源条件及影响 一 地理条件 5 水源条件及影响 河流众多 水源充足 利于农业生产 冬雪春融 缓解春旱 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地形 土壤 水源条件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思考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一 地理条件 6 社会经济条件及影响 一 地理条件 6 社会经济条件及影响 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工业历史悠久 工业基础好 利于农业发展

12、 影响 为农业生产提供机械设备 化肥等大量生产资料 工促农牧 一些工业部门本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 如亚麻纺织 毛纺织 乳品加工等对原料的需求 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牧兴工 一 地理条件 6 社会经济条件及影响 交通发达 对外联系方便 影响 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一 地理条件 6 社会经济条件及影响 开发较晚 人口密度低 影响 利于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利于商品农业的发展 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一 地理条件 6 社会经济条件及影响 市场广阔 农业技术先进 国家政策的支持 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机遇 农业 工业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开发晚人

13、口密度低 技术优势外向型农业 经营规模大绿色农业 大农业发展 农牧兴工 工促农牧 机械 化肥 工业 原料 珠三角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 邻近港澳台地区 港口 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 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劳动力丰富 市场广阔 政策优惠 活动 2 新疆南部 南疆 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南疆光照充足 土地资源广阔 土地肥沃 山麓地带有高山积雪融水可供灌溉 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 市场对长绒棉需求大 3 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海南岛地处热带 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作的需求量大 4 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

14、业 昆明四季如春 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多种花卉品种 地处内陆 开发较晚 土地租金低 劳动力丰富而廉价 昆明等国内城市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思考 东北地区的农业布局有何特点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思考1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2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 3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 热量 水分 4 为什么松嫩平原的积温比西部的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要高 5 为什么大兴安岭的东坡比西坡和松嫩平原年降水量要丰富 大兴安岭的东坡是迎风坡 所以降水量比西坡和松嫩平原要丰富 松嫩平原比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的海拔低 因而积温高 畜牧

15、业 林业 林业 林业 种植业 种植业 二 农业生产布局 1 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 根据气候 地貌 土壤 植被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划分 因地制宜 二 农业生产布局 2 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耕作农业区 分布 主要分布于松嫩 三江 辽河平原 作物种类 玉米 小麦 水稻 大豆 区位条件 地广人稀 耕地面积广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雨热同季 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 二 农业生产布局 2 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林业和特产区 分布 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区 作物种类 森林 鹿茸 人参 苹果梨 柞蚕茧 苹果 区位条件 山地 丘陵地形 适宜发展林业 宜林面积广 森林资源丰富 全国最大林区 最主要

16、的采伐基地 二 农业生产布局 2 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畜牧业区 分布 主要分布于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作物种类 三河马 三河牛 东北红牛 区位条件 降水较多 草类茂盛 草原广阔 宜牧面积广 我国畜牧业生产基地 兴安落叶松 樟子松 白桦 蒙古栎 大兴安岭红松 小兴安岭 长白山区鹿茸 人参 长白山区柞蚕茧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苹果 辽南 大 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 玉米 非常普遍 以中部松辽平原最为集中水稻 辽河 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小麦 主要在北部地区 以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 平原地区 包括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辽河平原 三河马 三河牛 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东北红牛 松嫩平原西部 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辽河平原 玉米 小麦 大豆 水稻 玉米分布非常普遍 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减少 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水稻多种植在辽河 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随着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 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 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大 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林木 鹿茸 人参 苹果 梨 柞蚕茧 大小兴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