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食物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上传人:3**** 文档编号:133446453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食物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重大食物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重大食物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重大食物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重大食物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大食物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食物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案编号: XXX公司重大食物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公司log 版本:X版编制部门:XXXXX部发布日期:2018年6月28日实施日期:2018年6月28日批准令XXX重大食物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并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完成编制,经组织审定通过,现批准发布实施。XXX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XXX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副指挥长2018年6月28日目录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二、应急处置原则5三、组织机构及职责6四、预防与预警7五、事故报告和应急反应要求8六、应急处置9七、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1重大食物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 XXX员工餐饮供应主要分为早餐、中

2、餐、晚餐和夜餐。其中早餐、夜餐只限在餐厅就餐,中餐、晚餐供应为餐厅就餐和送餐到现场就餐两种方式。1.2 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可能发生在餐厅就餐或现场就餐。1.3 重大食物中毒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1.3.1食品腐烂变质 因购进腐烂变质的蔬菜、肉类等进行加工后,员工食用,造成身体不适或中毒;1.3.2 食品本身有毒 如野生磨菇或其它不能相混合的食品,员工食用后造成身体不适或中毒;1.3.3 人为投毒 个别员工或他人因个人原因,人为投毒(包括在饮用水中投毒),造成员工食用后造成身体不适或中毒;1.3.4 食品保存(保管)不当,引起食品变质, 造成员工食用后身体不适或中毒;1.3.5 蚊虫叮咬,细菌滋生,

3、引起食品变质, 造成员工食用后身体不适或中毒;1.3.6 其它原因.1.4 事故类型1.4.1 员工身体轻微不适 员工食用有异味的食物后,个别员工发生轻微的呕吐、恶心现象,但不很严重,稍微休憩下就能痊愈并坚持上班;1.4.2 陆续有员工身体不适 员工就餐后,陆续发生员工呕吐、恶心现象,需要送医院就疹医疗;1.4.3 急性中毒员工就餐后,发生急性中毒事件,呼吸困难,必须立即送医院抢救;1.5 事故发生的几率1.5.1员工身体轻微不适(如食用未洗干净蔬菜,存在心理性的反应,身体轻微不适)发生的几率较大,但危害性不大,不能定性为食物中毒,认真观察和休息即可。1.5.2陆续有员工身体不适,发生的几率不

4、大,但不可忽视。1.5.3员工急性中毒,因夏秋天气炎热,食品较易腐烂变质,相对其它季节,更易引发食品中毒,不可忽视。 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2.1先重后轻原则 发生食物中毒后,根据中毒性质和症状,先救治病情严重者;2.2 越级上报原则 发生急性食物中毒后,若病情特别严重,比如员工呼吸困难、口吐白沫等症状,可越级上报公司领导或直接拨打120急救电话。如不是急性中毒,则按程序启动应急救援预案。3组织机构和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3.1.1XXX重大食物中毒应急指挥部下设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理办公室。组长:xxxx 负责食物中毒的统一协调和指挥,办公室下设综合管理组、现场服务组、善后处理组。3.1.1.1

5、 综合管理组组长:XXX成员:XXXX 职责:负责抓好抢救食物中毒人员的组织、指挥、通讯联络、值班人员安排以及中止食品销售联络等综合性工作。3.1.1.2 现场服务组:组长:XXX成员:XXX 职责:负责现场的秩序、交通、人员运输、现场抢救设备设施供应等工作;3.1.1.3 善后工作组:组长:XXX成员:XXXX职责:负责事故的调查、样品的保存、员工维稳、员工及家属的思想工作、善后协调、对外协调等工作。3.2应急体系组织机构图:应急处理办公室组长:XXX综合管理组组长:XXX现场服务组组长:XXX善后处理组组长:XXX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4.1.1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食物中毒通常会引起

6、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一般餐后少则半小时、多则 48 小时就可发病。患者除有上述急性胃肠炎症状外,还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怕冷、发热、乏力、瞠孔散大、视力模糊、吞咽及呼吸困难等,中毒严重者可因腹泻造成脱水性休克或因衰竭而死亡。我国对食物中毒制定了详细诊断标准,主要是以病人的潜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现为依据。4.1.2最明显的特征有: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在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 ,发病很快停止: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4.2预警行动4.2.1员工身体轻微不适 不需启动应急救援程序,但

7、必须调查清楚原因。4.2.2一般食物中毒事故 由应急处理办公室负责人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立即组织、指挥相关人员奔赴事发现场救助食物中毒人员,并及时向公司调度室、公司安环部、公司党群工作部等汇报事故应急处理情况。4.2.3重大食物中毒事故 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公司领导、各部级(分厂)领导、相关主管领导等立即奔赴事发现场,组织抢救食物中毒人员,同时向上级机关和当地政府领导汇报事故情况,请求支援。总指挥根据事故性质可亲自或委托分管领导奔赴事发现场指挥协调工作。5事故报告和应急反应要求5.1应急报告方式:5.1.1打电话报告现场中毒人员的情况:主要相关电话如下:公司调度室:XXX劳务司总经理:XXX劳

8、务司生产服务科经理: XXX劳务司三产发展科经理: XXX劳务司项目管理科经理: XXX5.1.2 现场就餐人员发生中毒事件,可立即与班长(或组长)口头汇报。5.2 报告的主要内容:报告时必须说清楚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姓名、所属单位、联系电话、中毒性质、中毒现场其它情况、可能是吃什么食品造成的中毒等情况,千万不能慌张,漏掉重要信息。报告时如对方没有挂电话,不要自行先挂断电话。5.3响应时间要求:接到中毒事件报告后,若在上班时间,劳务司应急处置各小组成员必须在15分钟内赶到现场,按各自分工有条不紊开展工作。若处于下班期间,XXX人员规定在30分钟内赶到现场,XXX的人员规定在1小时内赶到现场。

9、6应急处置6.1响应分级I级:普通食物异味,员工轻微不适,由食堂班长及后勤科主管处理。II级:一般性食物中毒(疑似中毒人员在2人及以下),且病情不严重,由应急办公室和调度室处理。III级:重大食物中毒(疑似中毒人员在3人及以上),情况特别严重,由公司领导直接指挥应急救援,应急办公室及其它相关部门(党群工作部、安全环保部、各分厂、调度室等)共同参与应急救援。6.2响应程序6.2.1 各级事故响应的部门I级:由食堂班长及后勤科主管处理;II级:由应急办公室和调度室处理;III级:公司领导直接指挥应急救援,应急办公室及其它相关部门(党群工作部、安全环保部、各分厂、调度室等)共同参与应急救援。明确本事

10、故的体局部响应、全体响应的启动部门、启动报批及发布方式、发布程序。6.2.2 应急救援响应流程图(见下图)食堂工作人员报告班长(组长)报告食堂分管经理调度室(确认属食物中毒后)情况紧急时判断情况后再确定食物异味召回食品查找原因封存样品停止出售内部处理流程食物中毒通知120安全环保部劳务司总经理停止出售召回食品封存食品调度室通知各车间立即停止食用,各车间随时注意观察员工动态,调度室准备联系车辆运送员工检查餐厅个别员工出现异常简单处理后,由劳务司车辆送X医际(或X医院)善后处理就餐员工直接反映异常党群部部公司领导领导食堂异味(或中毒)6.3处置措施6.3.1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在场人员报警后,要立即

11、进行自救或互救,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帮助催吐,尽快排出毒物,同时制止在场所有人员就餐。6.3.2救援组赶到现场后,负责组织、指挥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救援组人员应冷静分析中毒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如下三点应急措施:6.3.2.1 催吐。如果进食的时间在 1 至 2 小时前,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 20克,加开水 200 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无效,可多喝几次,迅速促使呕吐。亦可用鲜生姜 100 克,捣碎取汁用 200 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食物,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6.3.2.2 导泻。如果病人进食受污染的食物时间己超

12、过 2 至 3 小时,但精神仍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受污染的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 30 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 20 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体质较好的老年人,也可采用番泻叶15 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6.3.2.3 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 100 毫升 ,加水 200 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 30 克、生甘草 10 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防腐剂或饮料,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救援过程中要给病人以良好的护理,尽量使其安静,避免精神紧张:注意休息,防止受凉,同时补充足量的淡盐开水。七、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序号名称库存数量存放地点备注1大黄3000克行政、三期食堂各1500克2紫苏3000克行政、三期食堂各1500克3食醋6000克行政、三期食堂各3000克4食盐6000克行政、三期食堂各3000克5车辆一台劳务司办公区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