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东亚(含日本)幻灯片课件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3446176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5.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地理---东亚(含日本)幻灯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区域地理---东亚(含日本)幻灯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区域地理---东亚(含日本)幻灯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区域地理---东亚(含日本)幻灯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区域地理---东亚(含日本)幻灯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地理---东亚(含日本)幻灯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地理---东亚(含日本)幻灯片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东亚 一 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 太平洋西岸 1 位置 经纬度的位置 中国 蒙古 朝鲜 韩国 日本 北京 乌兰巴托 平壤 首尔 东京 找出东亚的经纬度位置及东亚五国 20N 50N 80E 140E 一 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 太平洋西岸 1 位置 经纬度的位置 80 E 140 E 20 N 50 N 大部分处于温带和亚热带 少部分在热带 一 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 太平洋西岸 1 位置 临海国 内陆国 半岛国 岛国 2 范围 东亚经纬度的范围 80 E 140 E 20 N 50 N 中国 首都北京 蒙古 首都乌兰巴托 朝鲜 首都平壤 韩国 首都

2、首尔 日本 首都东京 大部分处于温带和亚热带 少部分在热带 在 东亚的地形 图上 找出朝鲜半岛 东亚最大半岛 日本群岛 东亚最大群岛 琉球群岛 台湾岛 海南岛 日本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朝鲜海峡 思考 东亚这样的地理位置对于对外联系有何有利之处 分析东亚的地形 地势特点 二 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内陆多高原 山地地形多种多样 东部沿海多平原 丘陵半岛岛屿多山地 丘陵 1 海岸线曲折 2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内陆多高原 山地地形多种多样 东部沿海多平原 丘陵半岛岛屿多山地 丘陵 二 地形 河流1 地形特征 在 东亚的地形 图上 分析地形对气候 河流和农业发展的影响 1 对气候 地势西高东低 海岸

3、线十分曲折 有利于海上湿润气候深入 使海洋影响更大 季风气候更显著 2 对河流 使河流自西向东流 沟通了东西水运 搬到 岛屿上河流短小流急 地势落差大 水能资源丰富 3 对农业 地形多样 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 山地 林牧业 平原 种植业 2 对气候 河流和农业的影响 二 地形 河流 二 地形 河流1 地形特征 海岸线曲折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内陆多高原 山地地形多种多样 东部沿海多平原 丘陵半岛岛屿多山地 丘陵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三 东亚的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高山气候 1 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三 东亚的气候 成因 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 背靠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 海陆热力差异大 1 东

4、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三 东亚的气候 蒙古 西伯利亚一带 寒冷干燥 西北风陆 海 强劲 东亚大部分 低温少雨 1 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三 东亚的气候 太平洋 印度洋 温暖湿润 偏南风海 陆 较弱 东部近海 高温多雨 1 东部沿海地区 季风气候显著 三 东亚的气候 成因 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 背靠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 海陆热力差异大 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低温干燥 思考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特点对农业的影响 2 西部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气候 成因 思考 东亚东西部气候的差异体现的是哪种地带性分异规律 三 东亚的气候 受纬度位置影响 分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受海陆位置影响 分海洋性季

5、风 日本 和大陆性季风 我国 朝鲜半岛有过渡性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哈尔滨 上海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一月气温 以下 寒冷 以上 温暖 雨季 短长 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日本北部 朝鲜 韩国北部 及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为温带季风 日本南部 九州 四国 本州南部 韩国南部及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为亚热带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上海 两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京 年较差大 降水季节变化大 年较差小 降水丰沛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京 温带季风气候 海洋性 大陆性 温带季风气候 北京 平壤 过渡性 受海陆位置影响 分海洋性季风 日本 和大陆性季风 我国 朝鲜半岛有过

6、渡性 年较差小 降水丰沛 年较差大 降水季节变化大 四 人口和经济1 居民 1 人口数量及分布 总人口15亿多 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主要分布在 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2 人种 黄种人为主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区 四分之一 东部沿海平原 3 民族 汉族 蒙古族 大和族 朝鲜族等 地区条件优越 人口稠密 农业 工业发达 地区条件较差 人口稀少 畜牧业为主 2 经济 东部沿海 西部内陆 朝鲜半岛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朝鲜 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韩国 汽车 电子 服装等工业发达 蒙古 畜牧业占重要地位日本 现代工业发达中国 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小结 东亚的地理特征 高 低 起伏大 高原山地

7、平原丘陵 山地丘陵 自西向东 短 急 温带大陆性气候 季风气候 地壳稳定 地壳活动强烈 小 大 落后 较发达 畜牧业 农林 日本 45 30 太平洋 一 位置范围 关东平原 富士山 一 位置范围 纬度 北温带 30 N 45 N 海陆 亚洲东部 太平洋西岸 一 位置范围 纬度 北温带 30 N 45 N 海陆 亚洲东部 太平洋西岸 二 地形地质 山地丘陵为主 3 4 沿海分布着狭小平原 多火山地震 富士山 活火山 日本最高峰 思考 日本多温泉 为什么 东京 横滨 濑户内海 神户 富士山 一 位置范围 二 地形地质 1 山地面积大 多火山地震2 平原面积狭小分布在沿海 3 海岸曲折 港湾优良 横

8、滨 神户最大海港 东京是第三大港 日本海 太平洋 东京 横滨 濑户内海 神户 富士山 日本海 太平洋 思考 港口的建设条件 1 水域 水深 避风 等深线密集 海湾最好2陆域 港阔 等高线稀疏 地形平坦 拓展 日本的地形对气候河流和海运交通的影响 1 对气候 使气候偏海洋性 迎风坡降水多 冬季西侧多 夏季东侧多 为什么 2 对水文 河流短小流急 水能丰富 但不利于航运 3 对交通 多优良港湾 有利于发展航运 四 季风气候 读图 请从气温 年较差 日较差 最冷月和最热月时间 和降水 总量和各月分配 两个方面来比较北京和东京的季风气候 一 位置范围 二 地形地质 山地丘陵为主 3 4 沿海分布着狭小

9、平原 多火山地震 富士山 活火山 日本最高峰 三 海岸曲折 港湾优良 横滨 神户最大海港 东京是第三大港 气候海洋性强 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 夏季较为凉爽 降水丰富 四 季风气候 纬度 北温带 30 N 45 N 海陆 亚洲东部 太平洋西岸 五 居民和文化 人口1 27亿 人种 居民多为族 通用 信奉教和教 首都东京 大和 日语 神道 佛 黄色 六 自然资源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70 被誉为 绿色王国 森林水力渔业资源丰富 矿产贫乏 思考日本森林广布的原因和主要的植被类型 六 自然资源 冒烟的火山口 硫磺矿 热泉 森林水力渔业资源丰富 矿产贫乏 六 自然资源 森林水力渔业资源丰富

10、 矿产贫乏 七 发达的经济 有利条件 丰富且高素质的劳动力 较高的科技水平 便利的海运条件 不利条件 工业原料 能源贫乏 国内市场狭小 1 工业发达 仅次于美国 发展条件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沿岸和沿岸的狭长地带 多属型布局 新兴电子工业向国土的两端 九州岛南部和本州岛东北部 扩展 2 工业分布 太平洋 濑户内海 临海 南北 京滨带 中京带 名古屋 阪神 濑户内海 北九州 七 发达的经济 1 工业分布 2 工业发达 仅次于美国 发展模式 型经济 进口原料 煤 中国 石油 中东 铁 巴西 澳大利亚 印度 出口产品 积极开拓国外市场主要工业部门 电子 化学 纺织主要外贸对象 外向 钢铁 汽车 造船

11、美国 亚洲和西欧 七 发达的经济 3 农业 渔业 人多地少 采用小型农业机械 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 单产高 平原地区产 并能自给 丘陵地区栽培 但仍大量进口 渔业发达 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 鱼是日本人的重要食品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函馆和下关为主要渔港 稻米 果树和蔬菜 北海道 思考 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4 重要城市首都东京 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 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全国政治 经济 交通 文化中心 科学城 宇航中心岛 硅岛岛 全国最大港口 第三大城市 全国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 汽车城 地处名古屋区 钢城 地处濑户内海区 造船中心 地处北九州区 七 发达的经济 筑波 种子 九州 横滨 大阪 丰田 福山 长崎 巩固练习 1 东亚位于东部 的西侧 最大的半岛是 最大的群岛是 居民绝大多数为人种 2 东亚地势 河流大多流入 3 东亚大部分地区属气候 冬季盛行风 夏季盛行风 4 东亚沿海一带是世界 等农产品的主要产区 亚洲 太平洋 朝鲜半岛 日本群岛 黄色 西高东低 从西往东 太平洋 季风 偏北 偏南 水稻 茶叶 蚕丝 本课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