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446046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精编》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精编》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精编》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精编》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的本质 人的需要 人的生命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 认清人的本质 了解人的需要 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习要点 1 人的本质观 2 人的需要观 3 人的生命观 一 人的本质 人生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它包括人生的所有问题 但最基本的问题有三个 人的本质 人的需要和人的生命 理解人本质的三个层次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本质属性 1 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人在生物学上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点 包括生理结构 生理机能和生理需要等 这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生理基础 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 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 在于兽性或人

2、性的程度上的差异 恩格斯 人的自然属性基本表现食欲性欲 必要但非本质 自我保存 人们的 吃 喝 性行为等等 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 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唯一的终极目的 那么 在这种抽象中 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 马克思 2 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依赖性 以及人与人 社会集团与社会集团之间的相互制约性 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 1 人类共生关系中的依存性社会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如果一个婴儿出生后 长期脱离社会 就不可能形成人的自我意识 思维 语言和劳动能力等 2 人际关系中的社会交往性例如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一个人如果离

3、开了交换与交往 就根本无法生活 3 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性 动物行为并无善恶之分 而人则不同 4 生产活动中的合作性合作性是社会生活中最基础的 它是决定着人的社会性其他一切方面 5 阶级关系中的阶级性 阶级与阶层 3 人的本质 什么是本质 本质是相对于现象提出来的 两者是表示事物的里表及其相互关系 反映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水平和深度的一对哲学范畴 人是没有羽毛直立行走的动物 柏拉图人是政治动物 亚里士多德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1 人的本质主要不是体现在自然属性之中 而是体现在人的社会属性之中 2 人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 而是全部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 3 人的本质不是永恒不变的 而

4、是具体的 历史的 发展的 讨论下述概念的区别 人的本能与人的本质 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 个人自私与人性自私 本能与本质著名的爱国将领 军长叶挺将军被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在渣滓洞监狱时 曾写下了一首著名的 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 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知道 人的身躯 怎能从狗洞里爬出 二 人的需要 1 什么是人的需要人的需要即人的欲求 是人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要求 表现为人的一种匮乏状态 2 需要的基本特征 1 多样性生理物质方面需要 心理精神方面需要 生存需要 享受需要 发展需要 低级需要 中级需要 高级需要 劳动需要 休息需要

5、娱乐需要 2 层次性成功 自我实现的需要交往 自尊的需要安全 保健的需要生理 生存的需要 3 阶段性幼年 特别需要父母的慈爱和社会的关怀 少年 特别需要好奇心的满足和个性的发展 青年 特别需要职业选择和爱情如意 中年 特别需要个人事业成功和赢得社会荣誉 老年 特别需要生活的保障和晚辈的关怀 4 阶级性资本家 需要私人占有土地 各种生产资料 劳动者 需要生产资料归劳动者所有 需要摆脱剥削 需要获取与他们的劳动等值的工资报酬 5 递进性人的需要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 新的需要新的需要 新的实践 6 社会制约性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提出自己的需要大学生超前消费 超前满足自身需要的问题突出 1 个人需

6、要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交往需要劳动需要成就需要 3 需要的基本类型 2 社会需要社会共存需要社会信息需要社会生产需要社会发展需要 马斯洛 需要层次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七个层次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会需要 尊重需要 求知需要 求美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1 它抛开社会需要 孤立考察个人需要 使个人需要极容易导致个人利益 个人欲望的膨胀 从而失去理想的引导 实质上是一种个人主义的需要观 马斯洛需要理论的主要不足 2 这一理论认为 不满足低层次的需要 高层次的需要似乎就不可能产生 这是绝对化观点 不符合事实 它否定了人的主体性 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3 这一理论没有指出不

7、同需要层次间的内在联系 没有说明低层次与高层次需要间是怎样相互制约 相互联系的 特别是没有说明高层次需要对低层次需要的统摄作用 4 正确处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相互渗透互相依存 相互矛盾共同发展 个人与社会需要关系上的三个代表性观点 1 个人本位主义需要观把个人需要放在首位的理论 即个人本位主义 我们通常称之为利己主义或者和个人主义 2 社会本位主义需要观把社会需要放在首位 即社会本位主义 虽然历史上任何道德理论都包含着利他性的内容 但利他主义作为一种与利己主义相对立的特定的道德理论 却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3 调和主义需要观试图调和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 但最终这种调和要么倒向个人本

8、位主义 要么被社会本位主义所取代 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爱尔维修 霍尔巴赫和德国的费尔巴哈 主要命题有 主观为自己 客观为别人 尊重和重视个人需要 把发展个人需要与发展社会需要统一起来 正确需要观的三个要点 提倡社会需要本位 三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 什么是人生 人生是人的现实社会实践过程 从个体看 它是个人的整个生命过程 从群体看 它是整个人类的社会生活过程 人生思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 古罗马哲学家埃皮克拉斯 人生是戏台 人生在世就像演员一样 不过在演戏罢了 李白 人生若梦 为欢几何 康有为 人生如苦海 19世纪法国诗人维尼 人生是一所监牢 我们一个接一个地从那儿出发 向死亡走去 不要指

9、望在路上可以找到漫步的场所 或者看到一朵鲜花 王国维 故人生者 如钟表之摆 实往复于苦痛和倦乐之间者也 苦到还能活着的时候 就是人生 赵本山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 雷锋 如何看待人生 人生具有如下规定性 1 人生内容 无比广阔 丰富多彩 2 人生过程 生理过程和社会化过程的统一 3 人生状态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受动性的统一 4 人生活动 改造主观与改造客观世界的统一 5 人生限度 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2 什么是人生观 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于人生的根本观点 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 人生意义 人生道路等重大问题的总体看法 3 人生观的主要构成人

10、生目的 人为什么活着 人生态度 如何面对人生 人生价值 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人生道路 人应该怎样活着 4 人生观的作用 人生航向的指南针2 人生发展的助推器3 人生选择的领航员 4 人生观的几个基本层次 自私自利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强调 一切都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私利为转移 一切行为的出发点 目的和归宿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 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 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主观为自己 客观为他人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的动机并不高尚 但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 具有一定的存在价值 但是必须看到 当利己与利他发生根本矛盾时 这种人生观必然倒向自私自利的人生观 先公后私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希望兼顾集体利益与个人利

11、益 但能够以集体利益为重 在必要时可以克服和牺牲个人利益 较少考虑对自己报偿的有无 这个层次的人生观符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精神 在当前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大公无私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主要表现在真正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境界的先进人物身上 我们社会的先进分子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 为了共产主义理想 公而忘私 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种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 应当在全社会大力弘扬 共产党员首先是领导干部 尤其要坚定不移地身体力行 5 现实社会人生观的具体表现 享乐主义人生观享乐主义人生观是利己主义人生观的特殊表现 这种人生观从人的自然本能出发 把人生看成是纯粹的生理需要 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

12、是在于追求物质生活享受 享乐主义人生观在当代大学生中占有一定市场 实用主义人生观实用主义人生观把实用作为待人处事的根本原则 以 有用即真理 为核心 这种人生观在大学生中有一定市场 主要表现是 理想 理想 有利就想 前途 前途 有钱就图 存在主义人生观存在主义人生观是一种极端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人生观 它以自我设计为核心 以追求绝对自由为特色 主张随心所欲 孤注一掷 盲目冒险 张扬 野草拼命长 野花拼命开 蝴蝶满天飞 野兔满山跑 这种人生观对大学生影响较大 权力意志主义人生观权力意志主义人生观崇尚一种超人哲学 强调个人意志至上 主张好战 孤独 这种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有一定影响 有的大学生看了尼采

13、的书 张口骂人 动手打人 强迫女同学和自己谈恋爱 并要求对方随叫随到 否则就要打对方 有的大学生刚毕业就要当厂长 书记 部长 悲观主义人生观悲观主义人生观是享乐主义人生观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表现 它认为人生就是痛苦 就是悲剧 受悲观主义人生观的影响 一些大学生迷惘消沉 悲观厌世 有的轻生 大学生自杀问题受世人关注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 全世界在过去的一年中共有94 7万人自杀 平均每分钟有1 5人自杀 中国自杀的分布是商业和高校占80 1 正确看待人生 2 积极面对人生 3 勇于创造人生 6 大学生要加强人生观建设 课堂活动 谈谈你对人生的看法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人生观 2 为什么说享乐主义人生观是一种错误的人生观 3 什么是人的本质的科学描述 4 为什么说 人性自私论 是错误的 5 什么是人的需要 人的需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6 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本章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