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第第一轮复习教学案8(无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434228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第第一轮复习教学案8(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考化学第第一轮复习教学案8(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考化学第第一轮复习教学案8(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第第一轮复习教学案8(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第第一轮复习教学案8(无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基础知识】: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现象回顾:1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方程式2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方程式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方程式4粗铜丝表面的氧化铜与氢气反应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_守恒原因是_化学反应的实质_化学方程式定义_理论依据_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一定改变的是 可能改变的是【典型例题】:1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 (1)甲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木炭和坩埚的总质量mg;其燃烧后灰烬和坩埚的总质量为ng。m和n的关系为m n(填“”或“”) (2)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光亮的铁钉的质量为xg

2、;其生锈后的质量为yg。x和y的关系为x y(填“”、“”、“”或“”) (4)通过对三个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的总质量是否相等。2求推化学式:2X+5O2=4CO2+2H2O.X为_根据反应aXY2+bY2=cZ, Z的化学式为XY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a:b:c的值应为_。3Cu+8HNO3=3Cu(NO3)2+_+4H2O2Na2HPO4+3AgNO3=NaH2PO4+Ag3PO4+_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_;_。化学方程式中:“=”表示_,“”表示_,表示_,表示_,

3、表示_。表示意义: 2H2O2H2+O2 宏观:_ 微观:_ 质量比:_【典型例题】:配平:C2H6O+O2CO2+H2O Fe2O3+HClFeCl3+H2O H2+Fe3O4Fe+H2OFeS2+O2Fe3O4+SO2问:配平时为什么不能改动化学式右下角的小数字?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1.2.3.4.5.【达标训练】:1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四个反应方程式,前一个反应的生成物(或其水溶液)之一,必须是下一个反应的反应物之一,且这个反应的类型依此是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中和反应:_2现有物质:铁丝,硫磺,氧气,氧化汞,碱式碳酸铜,稀盐酸,从中选出物

4、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一种物质受热后生成三种物质_有气体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_物质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有可燃性气体生成的置换反应_3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mg水受热形成mg水蒸气 B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比原煤质量少C10g食盐溶于70g水中得到80g食盐水 D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42克氢气和8克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是( )、 A6克 B8克 C9克 D10克5将氢气通入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并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氢气到试管内固体冷却至室温,此时称量试管中的固体比反应前减少了2.4克,则所生成铜的质量为A9.6克 B2.4克 C1

5、.2克 D4.8克6质量相同的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少的是( ) AC BH2 CS DP7完全电解a克水,得到氧气10ml,同时可得到氢气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是( ) Aag,10ml B8/9ag ,10ml C1/9ag,20ml D2/9 ag,20ml8在托盘天平两边的烧杯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分别向两烧杯中各加入等质量的镁和锌。待镁和锌与稀硫酸全部反应没有剩余时天平的指针( )A偏向加锌的一边 B偏向加镁的一边 C仍停留在中间位置 D指针不停的摆动9 由镁、铝、锌三种金属单质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共12克,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5.6L氢气(此状况下密度为0

6、.09g/L )。由此可以判断此混合物中必含有的金属单质是( )AMg BAl CZn D无法判断10将25g甲物质跟5g乙物质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含有10 g甲物质,11g丙物质,还含有另一种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化学式分别为A、B、C、D则表示它们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A+B=C+D B2A+B=C+2D C2A+B=2C+D DA+2B=2C+D11将3g某物质在O2中充分燃烧生成8.8gCO2和5.4g水。由此可推断该物质的组成中( )A只含有C、H两种元素 B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氧元素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1

7、2某同学在课外活动中用一定量的二价金属R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所做的5次实验的结果记录如下表(假设每次实验所产生的氢气全部被收集,氢气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实验编号R的质量/克稀硫酸的体积/毫升生成H2的体积/升11.550.01.4722.050.01.9632.250.02.1642.550.02.1653.050.02.16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 上述实验中,金属一定过量的组的编号是 ,稀硫酸一定过量的组的编号是 。(2) 若在当时实验条件下,H2的密度为0.085克/升,试计算金属R的相对原子质量。(3) 若所使用的稀硫酸的密度为1.12克/厘米3,试计算

8、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3某石灰石与某种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石灰石所含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盐酸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利用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见下图。计算:该石灰石的纯度是。所用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如果该石灰厂煅烧50t这种石灰石,最多可得到含杂质的生石灰多少吨?14整理化学方程式:按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其它分类(各举3例)【能力提高】:15某同学欲研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关系,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底部铺有细砂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将其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请回答: (1)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锥形瓶中产生的主要现象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待锥形瓶冷却后,将其放回原托盘上,天平是否仍平衡?,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3)如果加热玻璃管前称得带塞锥形瓶总质量为m,燃烧后当锥形瓶冷却到原温时,打开锥形瓶塞,直至瓶内气体的组成与加热玻璃管前一样,再塞上瓶塞,称得带塞锥形瓶总质量为n,则m、n的关系是,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