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备考易错题点睛 专题十三—物质的分类(教师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434145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备考易错题点睛 专题十三—物质的分类(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化学备考易错题点睛 专题十三—物质的分类(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化学备考易错题点睛 专题十三—物质的分类(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化学备考易错题点睛 专题十三—物质的分类(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化学备考易错题点睛 专题十三—物质的分类(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备考易错题点睛 专题十三—物质的分类(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备考易错题点睛 专题十三—物质的分类(教师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中考备考一线名师易错题点睛系列化学之物质的分类(教师版)一、选择题:1、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 C不可能是混合物 D不可能是化合物【解析】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因此,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中的单质,如氢气、铁;也可能是混合物,如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绝不可能是纯净物种的化合物。答案:D。【易错点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概念间的区别,解题关键是抓住该物质的元素种类去理解。题意在考查学生

2、对宏观物质分类的理解,因此从学生的易错点(认为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就是纯净物、就是单质,而忽略同素异形体的存在)入手,提出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的四种可能,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产生联想对比,加深对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2、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天然气、水、液态空气B氢气、海水、烧碱C纯碱、矿泉水、食盐D汞蒸汽、干冰、生理盐水【解析】此题的解答一定要紧扣单质、化合物、混合物这三个概念。A项中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液态空气一样是混合物;B项中,海水是多种物质形成的混合物,烧碱,即NaOH是化合物,C项中纯碱,即Na2CO3,含有3种元

3、素,因而是化合物;D项,汞蒸汽和汞只是状态不同,因而是单质,干冰,也即固态CO2,它含两种元素,因而是化合物,生理盐水是溶液,所以是混合物。答案:D。【易错点点睛】给物质分类时应注意:掌握物质分类的依据,明确概念间的关系和区别;具体分析给定对象的组成和构成差别。学习物质的组成和种类时要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生动形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3、为了区别O2与CO2两瓶(或两种)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C.分别倒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D.用塑料可乐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1/5容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解析】要充分利用O

4、2和CO2具有的不同性质加以区别。C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CO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O2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CO2一般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伸入CO2气体中则会熄灭;向盛满CO2的塑料瓶中倒水,盖紧瓶盖,振荡,由于CO2能溶于水,瓶中气体压强减小,塑料软瓶将变瘪。答案:C。【易错点点睛】同学们会认为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这个办法行得通,但它们反应无明显现象,所以C项不可行。本题实质考查的是O2和CO2的性质,要区别出这两种气体就必须通过实验产生不同的现象。除了上述A、B、D三种方法外,还可向两瓶气体中分别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观察石灰水变化的情况。

5、4、用水作试剂,不可能区分开来的一组物质是( )A、生石灰、食盐、烧碱B、汽油、酒精、浓硫酸C、无水硫酸铜、碳酸钙、碳酸钠D、氯化钾、硝酸钠、硫酸钾【解析】A项生石灰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且生成氢氧化钙浑浊液;食盐溶于水后为无色溶液,但温度无明显变化;烧碱溶于水后除了为无色溶液外,同时还放出大量的热。B项汽油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浮在水面上;酒精与水能互溶;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C项无水硫酸铜溶于水后溶液呈蓝色;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即A、B、C项用水能区分开。D项中三种物质均能溶于水且为无色溶液,不能用水区分开。故选D。【易错点点睛】被鉴别的物质在水中溶解性差

6、异较大或溶于水后溶液呈现不同颜色或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发生明显变化,可考虑用水来鉴别。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 ( )A氧化钙,洁净的雨水B氢氧化钾,含铜80的氧化铜C澄清的石灰水,粗盐D红磷,空气6、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A. 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B. 降低温度能够灭火,所以油锅着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C. 铁丝在氧气中能够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在空气中能够燃烧D. 氢气与氧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解析】A中金刚石和石

7、墨虽然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因为原子间组合结构不同,导致它们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异。B中的推理和结论不相匹配,C中提到的是否燃烧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并不是有氧气就能燃烧。D中的推断是正确的。答案:D【易错点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关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推理题,综合性较强,且要求同学们要有比较好的耐心。7、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前者包含后者的是()A有机物、混合物B纯净物、化合物C化合物、单质D单质、金属【解析】有机物属于纯净物的一种,所以A项不正确。化合物是纯净物的一种,属于包含关系。C项中的单质和化合物也属于并列关系。答案:BD【易错点点睛】本题渗透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概念的学习中不只是背诵定义条文,

8、要全面理解定义条文的组成,形成概念的知识体系,认清种属关系(某一大概念中包含有许多小概念,大概念与小概念之间存在着种属关系),如纯净物(属概念)与单质、化合物(种概念);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与氧化物、酸、碱、盐等8、用你所学过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酒精无毒且能促进血液循环,大量饮酒对体有益无害C.天然气管道泄漏,随时有爆炸的危险D.吸烟有害健康,原因之一是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解析】本题主要考察Ca(OH)2的用途,天然气的性质,过量饮酒的危害,CO的毒性。A选项中,熟石灰是Ca(OH)2,是中强碱,可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故可用于

9、改良酸性土壤。C选项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属可燃性气体,与空气中的O2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如管道泄漏,随时会有爆炸的危险。D选项中吸烟产生的CO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所以吸烟有害健康。B选项中,饮用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虽然酒精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但大量饮酒会造成酒精中毒,有害健康。所以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易错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判断能力,可逐项分析判断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D选项中吸烟产生的CO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所以吸烟有害健康。二、填空题:9、某厂实验室有甲、乙两个药品橱,其中甲橱已存放有锌和铜,乙橱是空橱。现有碳酸钙、浓硫酸、烧碱、浓盐酸、氧化铜,应该分别把它们放

10、入哪个橱中?其中试剂瓶口一定要密封的是哪些化学药品?甲橱:锌、铜、,乙橱:。需密封保存的是:。【解析】不同化学药品的存放原则是药品间相互不能发生反应。甲橱已存放有锌和铜,不能再放浓硫酸和浓盐酸,应把它们放入乙橱。同理,碳酸钙、氧化铜、烧碱应放入甲橱。由于浓硫酸和烧碱具有强烈的吸水性,且烧碱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应密封保存。浓盐酸有强烈的挥发性,也应密封保存。答案:碳酸钙、氧化铜、烧碱 浓硫酸和浓盐酸 浓硫酸、烧碱和浓盐酸【易错点点睛】熟练掌握金属锌、金属铜、碳酸钙、浓硫酸、烧碱、浓盐酸、氧化铜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由于浓硫酸和烧碱具有强烈的吸水性,且烧碱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应密封

11、保存。浓盐酸有强烈的挥发性,也应密封保存。10、已知和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1)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2)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解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图中C、D表示的物质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其中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选项B;选项A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答案:(1)B(2)C、D。【易错题点睛】弄不清物质的分子构成,误认为选项D属于纯净物。图示法判断物质的分类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并不少见,解题的关键是弄清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即给出的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该物质是否

12、由同种分子(原子)构成。11、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氢氧化钾作漂洗剂。前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即可得氢氧化钾。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共有_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如果要得到氢氧化钾溶液,还要经过_操作。【解析】明确其反应过程: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CaCO3=CaO+CO2;灼烧后的固体与水作用:CaO+H2O=Ca(OH)2;氢氧化钙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作用:Ca(OH)2+K2CO3=2KOH+CaCO3。以上三种反应就是三种基本类型,即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要得到氢氧化钾溶液,需

13、将CaCO3沉淀通过过滤操作除去。【易错题点睛】此题是典型的文字叙述式信息给予题,篇幅不长,但所隐含的信息丰富,需细细研读。根据创设的三个问题可知,要解决问题必须弄清制备氢氧化钾的反应过程。结合本题信息,再联想学过的制备氢氧化钠的制备,可以提炼出其中有效信息。12、进入21世纪,全球拥有的化合物已超过,2000万种,其中部分物质是由碳、氢、氧、钠中的某些元素组成的,请用上述元素,按要求各写出一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1)用作还原剂和气体燃料的氧化物_;(2)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_;(3)重要的化工原料,俗称苛性钠的碱_;(4)生活中常用作洗涤剂的纯碱_;(5)我国正在建设的“西气东输”工程,将要输

14、送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解析】(1)CO(2)H2CO3(3)NaOH(4)Na2CO3(5)CH4【易错题点睛】题目的新意在结合生活实际,综合元素化合物知识,考查食物质分类中的一些概念(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使学生对重要的化合物的应用有初步的了解13、有如下物质:甲烷、氢氧化钠、硫酸、硫酸铜、氧气,回答下列各问(填化学式):(1)天燃气的主要成分是_; (2)能供给呼吸的是_;(3)能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_;(4)可用于金属表面的除锈的是_ ;(5)溶于水放热的固体物质是_【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物质的用途。答案:(1)CH4 (2)O2 (3)CuSO4 (4)H2SO4 (5)NaOH【易错题点睛】(1)天燃气的主要成分是CH4。(2)能供给呼吸的是O2。(3)农药“波尔多液”是用硫酸铜和熟石灰配制的,因而能用于配“波尔多液”的是CuSO4。(4)硫酸能和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盐,从而将铁锈除去,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H2SO4。(5)溶于水放热的固体物质NaOH。14、在C、H2、O2、CO、CO2、CH4六种物质中,可用作理想高能燃料,且燃烧产物不污染环境的是_;能使带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