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讲练第6讲碱的通性与变质问题无答案2020102234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433992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讲练第6讲碱的通性与变质问题无答案2020102234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讲练第6讲碱的通性与变质问题无答案2020102234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讲练第6讲碱的通性与变质问题无答案2020102234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讲练第6讲碱的通性与变质问题无答案20201022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讲练第6讲碱的通性与变质问题无答案202010223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讲 碱的通性与碱的变质问题一、学习目标1掌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能熟练书写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2理解中和反应及在实际中的应用,学会探究中和反应。3学会对酸和碱化学性质进行探究。4学会对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探究和对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探究。二、考点落实1碱的化学性质:(横线上写出典型的化学方程式)1)碱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色。2)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 。3)碱+酸盐+水: 、 。4)碱+盐新碱+新盐:(反应物均可溶于水)3中和反应及酸碱度1)定义: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2)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值(1)pH=7时溶液显 ;p

2、H7时溶液显 ,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 (2)pH的测定:常用 。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变质问题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露置,为何会变质?2、如何检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否变质?检验方法上二者有何相同之处或是差异?3、(1)用酚酞溶液能否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完全?为什么?(2)用酚酞溶液又能否检验氢氧化钙是否变质完全?为什么?4、如何检验氢氧化钠是否为部分变质?5、已知一瓶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如何除去杂质?说出你的实验操作方法。例如:1、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若密封不严会使氢氧化钠部分变质为碳酸钠。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请从酸、碱两类物质中各选一种物质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

3、(用化学式表示):酸 ;碱 ;盐 。四、中和反应及相关图像、PH问题讨论:1、什么是中和反应?请描述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实验的步骤,现象,结论。2、上述中和反应恰好完成时,现象是什么?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后溶液的pH为多少?3、上述中和反应若滴完酸,才想起来去滴加酚酞溶液,且酚酞溶液呈现无色,说明此时的情况可能是什么?如何进一步确定?典型考题:1、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若改用n g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2、下列所示图

4、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或事实的是 ( )ABCD图像实验事实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20时,向一杯不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步加入KNO3晶体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烧碱溶液将一定质量的碳在密闭容器中(含空气)加热3、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02)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Na202能跟C02反应生成02和另一种固体化合物(用X表示);它也能跟H20反应生成02,化学方程式为:2Na202+2H20=4NaOH+02。以下是某兴趣小组进行的探究活动。(1)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表明C02未被Na202完全吸收的实验

5、现象为 。 O2可采用D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O2的哪些性质?若A装置产生的C02中混有水蒸气,要检验干燥的C02能否与Na202反应生成O2,以上实验装置应如何改进?(2)为探究X是哪种物质及其有关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分析和实验。 有同学猜想X可能是酸、碱或盐中的一种。通过对物质组成的分析,大家一致认为X肯定不是酸和碱,理由是 。同学们通过讨论和实验证明了X是Na2C03。以下是他们设计的有关Na2C03性质的探究实验,请根据卷首资料提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现 象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实验一:取少量固体样品,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a2C03+2HCl=2NaC

6、l+H20+C02C02+Ca(OH)2=CaC03+H2 0实验二:取少量固体样品,加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三、能力提升1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使用的试剂判断的方法 A铁粉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BpH试纸如果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C 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D紫色石蕊试剂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2学习氢氧化钠的性质之后,知道氢氧化钠溶液

7、中含有H2O、Na+、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某科技小组想进一步探究是哪一种粒子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提出猜想】猜想:可能是H2O ; 猜想:可能是Na+; 猜想:可能是OH。【实验验证】实 验 操 作实 验 现 象结 论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水分子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用试管取少量氯化钠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用试管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 3已知M、N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M中不断滴加

8、N,并测定所得溶液的pH值,如图所示。(1)M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反应过程中,老师取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打乱顺序后,请同学们不测定溶液的pH值,用其它方法对三种溶液进行探究 小明和小红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 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结论:是a处溶液。 小红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 结论:是b处或c处溶液。 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成分,小红又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该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红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离子有 (填写离子符号)。剩余一种为b处溶液。4化学课堂上要学习碱的化学性质,老师让两位同

9、学和他共同做实验,要求两位同学分别向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吹气,如图所示,老师告诉同学们,呼出的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有可能与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同学们在吹气后观察到中澄清石灰水边浑浊,中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观察实验现象后老师问,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使用 ,针对中的情况,师生共同开始探究之旅【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假设】猜想A: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B: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实验探究】(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现象:中的软塑料瓶变瘪,中 (2)小亮认为小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光同学却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小明的实验不严谨,若仍利用该装置,需要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3)小光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他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实验后的溶液少许,再向其加入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思拓展】探究结束老师说,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些角度可以是: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证明反应发生;通过 证明反应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