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讲练第1讲溶液无答案20201022312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433987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讲练第1讲溶液无答案20201022312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讲练第1讲溶液无答案20201022312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讲练第1讲溶液无答案20201022312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讲练第1讲溶液无答案20201022312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讲练第1讲溶液无答案20201022312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讲练第1讲溶液无答案202010223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讲练第1讲溶液无答案20201022312(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液知识点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透明,澄清 均一性:是指溶液中任一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放出气体。注意:a、溶液是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是液体。(如固态溶液-合金,气态溶液空气,液态溶液盐水)b、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不一定无色,如CuSO4溶液为蓝色 FeSO4溶液为浅绿色 Fe2(SO4)3溶液为黄色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

2、常用的溶剂(实验9-2)d、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分子间有间隔)e、溶质的质量是指分散到液体中的那部分物质的质量,未溶解的部分不能算在内。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但溶剂只能是一种。f、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g、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存在形式不同。一般来说,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水中以分子的形式存在,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在水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2、溶液的用途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 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得快,制造某些产品的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缩短生产周期。(2)

3、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植物吸收的养料必须以溶液形式存在,医疗上用的多种注射液也都是溶液。名称:溶质在前,溶剂在后 3、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有水,水为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 无水,量多的为溶剂4、浊液分悬浊液和乳浊液(实验9-4)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振荡后都呈混浊状态,静置后都分为两层。5、乳化现象(1)乳化剂:人们把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叫做乳化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就叫乳化作用。乳化与溶解不同,乳化后形成的是乳浊液。(2)乳化原理:乳化剂分子一端

4、具有亲水性,一端具有亲油性,把乳化剂放到油和水的混合物中,亲水的一端插入水中,亲油的一端插入油中。由于分子的运动,使得油和水混合在一起。生活中的牛奶稳定剂,洗衣粉,肥皂等都是利用了乳化原理。注意:用汽油与用洗涤剂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有本质的区别,用汽油清洗是利用汽油来溶解油脂,形成的是溶液;而用洗涤剂清洗是利用洗涤剂将油珠乳化变小,形成的是乳浊液。6、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1)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发生物理变化(2)水合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发生化学变化a、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

5、出的热量,溶液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浓H2SO4溶解时放出热量b、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C、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不变,如氯化钠溶于水。二、溶解度(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为气体时,还需要指明压强),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注意: a、明确前提条件: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因为改变溶剂量或温度,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b、明确“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c、饱和

6、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不是固定不变的,一旦前提条件发生改变,则溶液的饱和或不饱和状态也会发生改变。2、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对大多数物质而言)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升温、加溶剂 注: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在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多的是浓溶液,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少的是稀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二)、溶解度1、

7、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条件:一定温度标准:100g溶剂状态:达到饱和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注意:通过溶解度可得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比。假设某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为Sg,则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质量比为S :100 :(S+100)。M质质M剂剂S = 100g(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

8、类) 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Ca(OH)2(4)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用20时 S 易溶 10g 可溶 1-10g 微溶 0.01-1 难溶 BA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 蒸发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7)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CB (8)除去A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A与B(

9、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结晶 法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气体的性质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注意:单位是体积单位(3)用气体溶解度的知识来解释现象A、夏天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会有大量气体涌出。B、喝汽水后会打嗝,是因为汽水到胃中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3、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概念:热的溶液冷却后,易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

10、叫结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叫母液。结晶的两种方法 蒸发溶剂结晶,一般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如NaCl(海水晒盐)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降低温度),一般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KNO3结晶的应用-海水晒盐原理: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食盐结晶出来。过程:海水-贮水池-蒸发池-结晶池 食盐-氯化钠 母液-多种化工产品此过程中,结晶后得到的母液是食盐的饱和溶液,但不一定是其他化工产品的饱和溶液。三、溶质的质量分数说明:浓溶液,稀溶液知识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多少,要准确地表示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多少溶质,即溶液的组成,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表示。对于有色溶液来说,可以根

11、据颜色的深浅来区分溶液的浓还是稀。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 100%说明:(1)溶质质量指已溶解在溶剂里的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等于加入的溶质质量(即没有溶解的部分不计入溶质质量)。(2)两种溶液混合后,总质量等于混合前两种物质的质量之和,但总体积往往比混合前两种物质的体积之和小。(3)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个比值,最后的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4)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表示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越多,溶液越浓。2、在饱和溶液中: S100+S 溶质质量分数C%= 100%(C S)3、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比较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意义物质溶解性的亮度,受外界条件影响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多少,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溶剂量要求100g无要求量的关系表示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关系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关系溶液是否饱和一定达到饱和不一定单位克没有单位联系S100+S溶质质量分数C%= 100% (溶液饱和的前提下)4、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简单计算类型:(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计算配制一定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溶质溶剂的量。可用: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 = 溶液质量 - 溶质质量(3)溶解度与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4)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