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推进孵化器建设促进科技创业的思考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423024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推进孵化器建设促进科技创业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编》推进孵化器建设促进科技创业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编》推进孵化器建设促进科技创业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编》推进孵化器建设促进科技创业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编》推进孵化器建设促进科技创业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推进孵化器建设促进科技创业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推进孵化器建设促进科技创业的思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我区推进孵化器建设促进科技创业的思考与建议科技创业是原生性科技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孵化器是将创业企业培育成科技企业的工作“母鸡”。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我区的孵化器建设已形成规模,促进科技创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照科学发展新要求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面临着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和激发创新活力的需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创新效率需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培育战略新兴产业需要,全面调结构和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的需要,进一步推进孵化器建设促进科技创业,已成为摆在我区面前的一项立足长远的战略性举措。一、国内外企业孵化器发展趋势(一)企业孵化器的概念科技创业是原生性科技企业发展的必

2、由之路。科技人员为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价值,而组建创业团队,筹集创业资金,落实创业场地,设立创业企业,将所拥有的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并致力于产品或服务和不断优化、市场的不断拓展,从而实现企业持续发展。企业孵化器(国内也称作科技创业服务中心),通过向创业企业提供创业场地、共享设施、商业咨询、专门化服务,甚至提供启动资金、种子资金、风险投资,从而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培育出科技企业和企业家。可见创业孵化是一项公益性工作。(二)国内外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1、企业孵化器伴随着新兴产业发展而快速发展1956年,世界上第一家孵化器诞生于美国,直到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随着传统产业衰退,及以电子信

3、息产业为特征的新兴产业的崛起,孵化器才引起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视,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孵化器在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到本世纪初,美国有孵化器731个,其中86.5为非营利性的,平均在孵企业14.5家;欧盟有孵化器911个,其中77是非营利性的,平均在孵企业24.7家;韩国有孵化器560个,几乎每所大学和研究所都有自己的孵化计划,并能得到政府预算70的支持。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发达国家更加重视孵化器工作,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公布的第一个联邦预算计划中,就包括拨款1亿美元支持孵化器网络建设。我国的企业孵化器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在科技部的全力推动下,20多年来保

4、持了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形成了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省市级科技园、各类专业性孵化器、创意园等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孵化器体系,全国孵化器数量无以计数。江苏、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孵化器建设工作启动早,也是发展较快的区域。目前,上海市有42家市级以上孵化器和10家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2242家,创业者3.5万人。近两年来,国内正在兴起新一轮孵化器、加速器建设高潮,并藉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三)企业孵化器发展趋势企业孵化器正向多元化、专业化、市场化、效益化、品牌化、网络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1、服务功能的深度化。由初期的仅提供孵化场地和共用设施,到90年代为入孵企业提供商业咨询、专

5、门化服务,再到进入本世纪后,为入驻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特别是提供启动资金、种子资金和风险投资,孵化器对在孵企业的服务能力在不断增强。2、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孵化器由单一的政府投资模式,向大学、科研机构、企业、民间机构和国外资本参与模式转变。政府投资的孵化器以公益性为目的,缺乏孵化器与入孵企业共同发展机制。而社会资本投资孵化器,按市场机制运营,并建立起一套与入孵企业共同发展的利益机制,形成了孵化器企业化发展趋势。 3、技术领域的专业化。紧跟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结合区域产业特色,搭建专业的公共技术平台,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吸引某一专业技术领域的创业企业入驻,在孵化器内形成创业企业集群效应。4、服务资源的网

6、络化。各国、各地区纷纷成立孵化器联盟,在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培训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多。另外,一些具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化孵化器,设立网上孵化器(或者虚拟孵化器),在为会员企业提供孵化服务的同时,捕猎到好投资项目。 5、孵化功能延伸的两端化。一是向前端延伸,通过设立“创业苗圃”,开展预孵化服务;二是向后端延伸,通过设立“加速器”,提供以增值服务、股权投资为特征的加速服务。二、本区科技创业和企业孵化器发展取得的成效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重大扶小”,十分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大力推进科技创业和孵化器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一)企业孵化器建设初具规模目前,我区有国家级孵化器一个(莘闵科技园)、市级孵

7、化器3个(漕河泾创新创业园区、863软件孵化基地、紫竹大学生创业中心),江川街道的沧源科技园也基本符合市级孵化器标准。此外,漕开发闵行科技园(虹桥)、七宝明谷科技园、吴泾科技园、樽轩工业园、浦江智谷等园区均吸纳科技型中小企业入驻,也具有一定孵化功能。以上各类孵化器用作创业孵化的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其中莘闵园区等4个国家和市级孵化器,以及沧源科技园这5家企业孵化器共有孵化面积69815平方米,近两年内通过孵化器自身发展会再增加83000平方米。以上企业孵化器投资主体多样。莘闵园区由区莘庄工业区与区科委共同投资兴办,漕开发双创园、紫竹大学生创业中心都是由园区公司投资,但后者具有民营成分,沧源科

8、技园由街道作为投资主体,而863软件孵化器基地则是由上海科投、浦江镇等共同投资。我区已初步形成区、镇(街道、园区)、民营资本、社会资本等多元化投资,同推科技创业、同抓孵化器建设的格局。(二)科技创业和孵化器发展的引导机制初步形成2009年区政府出台的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实施意见中,进一步梳理明晰了鼓励科技创业和孵化器发展的引导措施:1、初步建立了孵化器建设扶持机制。一是对孵化器提升孵化服务功能给予补贴;二是对入驻孵化器的创业企业给予房租费补贴。2、引进了YBC创业扶持辅导机制。与团中央合作,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全国办公室在我区设立了YBC紫竹办公室。Y

9、BC全国办、区政府和紫竹科学园区三方共同出资,设立了1700万元的青年科技创业基金,为青年创业企业提供10万元以内的小额无息贷款和30万元以内的延伸贷款扶持,并一对一提供创业导师,至今已支持28家创业企业,带动228人就业。3、建立了吸引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机制。一是留学生创业企业给予5-10万元补贴,吸引留学生回国来我区创业;二是出台了引进“”人才政策,对符合国家“”条件的创业人才给予配套支持、创业启动、团队建设、住房安居等方面资助,加快推进紫竹园区国家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基地建设。(三)科技创业投资体系初步建立去年,我区新科技政策中,已提出了参股、跟进投资、利息补贴等创业投资引导措施。今年

10、,区政府出台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暂行),设立了总规模5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将通过参股引导社会创业投资资本来我区设立创业投资公司,投资我区的创业企业和创业项目,促进我区的科技创业事业。(四)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不断加强如在紫竹园区建成了集成电路电子辅助设计公共技术服务(EDA)平台、MPW和IP库平台,在863软件孵化器基地建立了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软件评测平台、构件库等。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导企业共享高校和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资源。此外团区委、区人保局、区科委等部门联动,共同打造青年创业服务链,设立青年创业基地,形成了服务科技创业的工作合力。(五)孵化器促进科技创业成效明显就4个

11、国家和市级孵化器和1个符合市标准的孵化器来看,5家企业孵化器利用现有共有69815平方米孵化面积,在孵企业245家,累计孵化科技企业385家,毕业企业达95家。已培育出29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级“小巨人”企业、4家市“小巨人”培育企业、4家区“小巨人”培育企业、1家上市企业(思源电气)。在孵企业共申请发明专利258项,承担市级以上科技项目82项,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达47195万元。此外,从本区企业承担的旨在支持科技创业企业的国家和上海市创新基(资)金项目数量上看,2007、2008和2009年三年,我区分别获批立项国家级创业基金项目16、30和63项,分别获批立项市级创新资金项目24、5

12、0和103,项目数量的倍数增长,侧面反映了我区科技创业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企业质量相对较高的情况。三、孵化器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看到我区孵化器建设和科技创业发展成绩的同时,必须冷静面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运营模式不同,扶持力度不同,孵化器发展不平衡孵化器的投资主体多样,政府的扶持力度也不相同。莘闵、沧源、紫竹大学生创业中心创业企业形成税收,区财力给予地方所得部分100%的返还支持;漕开发浦江双创园、863软件孵化基地仅享受镇级财力50%的返还支持。由于所得到政府的扶持力度有差异,孵化器量入为出,对入孵创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形成差异。投资主体不同,孵化器的运营模式也不同。一是“以招商养孵化”的运

13、作模式,如莘闵和沧源园区既是培育实体企业的孵化器,也是注册经济的招商平台,园区税收较多,有较强的“造血”功能,形成了“以招商养孵化”的运作模式,尽管不失为一种好的运作模式,但由于工商注册政策越来越严和园区的发展空间有限,这种模式将难以维持,同时招商孵化共抓将分散精力,也将影响孵化服务功能的提升;二是大园区养孵化模式,漕开发浦江双创园和紫竹大学生创业中心均由国家高新区投资主办,是国家高新区考核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短期内由大园区收益来平衡孵化器的支出,理论上通过孵化器为大园区培育新增长点可最终实现自我平衡,这种模式将长期存在,但如无政府大力推进,也存在大园区“作秀”可能;三是纯孵化模式,如

14、863软件孵化器基地,由于具有科技部背景,专心致力于创业孵化工作,入驻企业少,形成的税收少,政府核定的扶持力度小,自身“造血”功能较差,仍依赖投资主体给予运营补充,而由于原投资主体机构改革而面临“断奶”,如政府不加大扶持力度,孵化器很难持续发展。(二)观念意识不强,现实利益冲突,科技创业扶持政策兑现艰难本区现行的科技政策中,大部分科技扶持资金是按区、镇(街道、园区)两级财力分配比例给予,由两级财力分担实现。因为立足长远的观念不强及现实利益的冲突,在兑现科技扶持资金时,镇(街道、园区)习惯按企业税收贡献大小决定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而科技创业企业的特点是创新能力强,但当前规模小;发展速度快,但当前税

15、收少。因此在落实国家、市、区各级政府扶持科技创业政策时难度最大,主要表现在:1、与税收贡献挂钩,不愿兑现政策。譬如2009年,我区立项的市创新资金项目共103个,由于部分镇(街道、园区)以这些企业税收少为借口,不愿配套支持,至今还有16个项目未配套到位,企业意见很大。而创新资金项目,是科技进步法所明确规定,由政府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专门扶持创新和创业,并由各级政府联动实施的一项国家政策,也在区级政策中有明文规定。2、部分镇(街道、园区)层层设卡,阻碍企业申报科技项目。2009年下半年以来,部分镇(街道、园区),为配套科技扶持资金,减轻财政压力,要么拒绝推荐税收贡献少的企业申报项目,要么

16、在推荐项目时层层设卡,层层审批,以至延误项目申报时限,造成企业极度不满。3、部分镇(街道、园区)财力层层分成,科技扶持政策最后由孵化器兑现,造成孵化器入不敷出。如本区唯一一家国家级孵化器莘闵园区,2009年需按两级财力支付科技政策的扶持费用达543万元,导致园区2009年度实际收支差为“-313万元”,多方协调后只好从区科委的科技事业费中予以列支。个别镇对兑现小巨人政策时,由村来执行,拖了将近一年才兑现到位。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法律和政策的严肃性、政府的公信力和我区的投资环境。据了解,因为政策配套不到位已有2家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外迁。(三)孵化链环节缺失,孵化载体空间不足,孵化功能有待完善1、创业孵化服务链不完整。通常科技创业过程可分准备期、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等5个阶段。目前我区孵化器已具备了初创期和成长期的孵化功能,这也是传统孵化器所必备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