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我国家族企业继承人的培养与选择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422769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我国家族企业继承人的培养与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编》我国家族企业继承人的培养与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编》我国家族企业继承人的培养与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编》我国家族企业继承人的培养与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编》我国家族企业继承人的培养与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我国家族企业继承人的培养与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我国家族企业继承人的培养与选择(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家族企业继承人的培养与选择摘要:家族企业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了自身的力量。但是中国家族企业却长期面临着寿命短、难以长时间维持生存和发展等问题,始终无法跳出“富不过三代”的生命怪圈。通过对家族企业继承人培养和选择的探索,找出家族企业存在的关键问题。依照有关法律条文,从个人素质、道德的角度对候选人进行甄选,对候选人通过企业内部培养、企业外部培养、自主创业培养等多种方式加以培育,进而对候选人进行全方位考察,为家族企业选择出合格的继承人,从而使家族企业获得正确的领导得以不断的传承和发展,最终跳出“富不过三代”的生命怪圈。关键词:家族企业;继承人;培养方式;选择方式Th

2、e building and Selection of Family Firms Heir in ChinaAbstract: The family firm, which has a long histor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private enterprise, and gives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and society economy. However,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exist in the difficultly survival

3、 and development and so on. Its hard to escape from the strange phenomenon of “exist at most three generation”. This paper is focus on the building and choice of family firm heir and find out the serious problem of the family firm. Also, through a series of approach, such as select the candidate in

4、the part of law, quality and ethics, train the candidate in inner enterprise, exterior enterprise and independently starts an undertaking. We can make a selection of the qualified heir of the family firm. Then, the family firm will have a long-run development with the correct direction and escape fr

5、om the strange phenomenon of “exist at most three generation”.Key words: family firm;heir;training mode;selection mode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代”。这是说任何家族再显赫也无法将辉煌延续到三代以后,同样任何家族就是再穷也不会超过五代。因为,在贫穷的家族之中子孙们会在穷则思变得思想的引导下,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最终获得成功和财富。而在富裕的家族之中子孙们只知道享受安逸的生活而不懂得创造财富,就是有再多的财富最终也有花完的时候,家产被家族的败家子们耗尽,家族也最终从此没落

6、。在中国的历史上,“富不过三代”的问题就像是一个怪圈禁锢着中国家族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大部分的家族都难以跳出这个怪圈化解三代必亡的厄运,包括现代家族企业即使有现代公司制的辅助也无法逃避这样的命运。必须说明的是在现代经济中,家族企业三代必亡的意思是由两个层次的含义构成的:其一是企业无法正常的经营管理,被迫破产;其二是家族企业经过三代的变化,由家族企业蜕变为公众企业,家族失去对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控制权。面对上述情况,笔者希望通过对中国家族企业的继承人的培养和选择问题进行一些探索,以期能够找出化解家族企业“富不过三代”的怪圈的有效方法。一、文献综述在阐述家族企业继承人培养和选择问题前,首先应该了解

7、国内外学术界对家族企业研究的现状。国内外研究者在研究家族企业时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难以给家族企业下一个标准的并被学者和大众认同的定义。正如Handler所说:“给家族企业下定义,是家族企业研究者面临的首要和最直接的挑战1。”这是因为家族企业包括的范围广、种类多、涉及的因素也相当的复杂,因此很难对其定义和界定标准加以统一的确认,但是根据家族企业和公众公司的对比可以明确家族企业的特征,家族企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所有权主体家族化;(2)关系治理,人事关系血缘化;(3)集权式管理。与此同时,家族企业由于其特征所决定的相对于公众公司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特别是在企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其优势主要

8、表现在:(1)产权激励比较明显;(2)组织结构简单;(3)管理成本低廉;(4)反应迅速。2正是因为家族企业的特征和其优势才决定了家族企业能够在社会经济中生存和发展,也就确定家族企业在现代管理研究学界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西方学者研究家族企业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他们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家族企业的界定、家族企业与公众公司的区别、利他主义与家族代理问题、公司治理结构、战略管理研究等领域,根据西方国家的实际情况对家族企业进行理论研究。在家族企业界定方面,钱德勒是最早系统界定家族企业的西方学者,他认为:“企业创始者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直掌握着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一直

9、保留阶层管理的主要控制权,特别是有关财务政策、资源配置和高阶人员的选拔方面3。”在钱德勒的理论中,家族制企业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经济含义,强调企业所有制和控制权的归属;其二是非经济含义或者是文化含义,强调特殊的人际关系(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及相应的观念和范畴。这也就是说创造者和其家族成员掌握着企业的股权,并控制着人员的任免、财务政策、资源的配置,并与经理人员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现代的工业企业或是高新技术企业具备以上的特征也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不仅是存在于两权合一的老式企业之中,就是在一些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里,只要个人和家族掌握企业的财务政策、资源配置与经理选拔等最高决策权,就是家族企业;

10、在家族企业与公众公司的区别方面,盖尔西克认为:所有权是否掌握在创办企业的家族成员手中,是划分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的分水岭。无论企业是以家族命名还是有其亲属在企业的高层管理机构里,都不能确定某一企业是家族企业。能够确定家族企业的是家庭是否拥有企业所有权。1显然,家族公司与公众公司在人事、财务、投资和经营管理方面是具有很大的差别的,国外家族企业与公众公司的区别如表1-1所示4:表1-1 国外家族企业与公众公司的区别家族制企业公众公司所有权归属私有集中控股民有多元控股经营方式家族制管理经营团队管理经营目的追求利润目标兼顾利润目标和社会责任市场环境自由竞争自由竞争政府政策外部资讯产业环境资讯行政干预无

11、无企业行为依据所有者喜好和市场行为依据企业目标和市场行为员工行为雇佣关系利害导向(日本除外)雇佣关系但具有较强的参与感经营者行为全盘控制,又极强的逐利心专业经理结合理事控制工作保障较低(日本除外)中等企业自主程度极高高经营效率高高在利他主义与家族代理问题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利他主义的存在使得家族企业的代理问题从本质上区别于其他企业,它不仅取决于信息的对称程度,而且还取决于家族成员之间利他主义的对称程度。经济学家认为,利他主义是“自我实施”的,本质上是自私的,因为个体在采取利他行为的过程中同时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就此而言,家族成员同样是理性的经济人。贝克尔(1981) 认为,这意味着家庭中父

12、母对其子女的慷慨和仁慈不仅仅出于对子女的爱抚,而且还因为这关系到父母自身的福利5。家族成员把家庭中的利他主义带入家族企业,有利于培养彼此的忠诚并对企业长期目标做出承诺,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利他主义会促使在家族企业中供职的每一个家族成员成为事实上的企业所有者,每个家族成员都怀着拥有家族资产剩余索取权的信念,有效运用家族内部的人力资源、个人积蓄以及家族成员的外部社会资本。有的学者甚至指出,由于利他主义的存在,因此就像管家理论所认为的那样家族代理人会像所有者那样尽心尽职,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具有完美的双向利他主义,视对方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但是,Schulze 等(2000 ,2002 ,2003a)

13、认为,在企业度过初创期以后,利他主义会产生家族代理人搭便车、“自我控制”等代理问题,并且与所有者控制和所有者经营相互作用,会导致一系列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代理问题,由此而产生的代理成本会抵消甚至超过利他主义所节省的费用6;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Neubauer 等人(1998) 对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家族企业面临比非家族企业更加复杂的公司治理结构。如图1 所示7: 图1 非家族企业与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比较非家族企业仅面临由所有者、董事会与管理者3 个治理机构所组合成的7 种角色定位,包括企业主本身、董事会本身、管理者本身、企业主董事会、企业主管理者、董事会管理者、企业主董事会管理者;而

14、家族企业却还要增加家族因素,从而导致家族企业要面临15 种复杂的角色定位。Leach 等人(1999) 的研究表明,家族在企业发展中的现在和未来作用与企业主、董事会 (组成、功能与目标) 以及管理者(能否与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所掌握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是否有能力吸引有才能的非家族成员担任高级经理) 三者之间能否整合,能否构建一个优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家族企业成长的关键所在。虽然有人指出,作为企业股东的家族成员应该与其他股东平等地参加公司会议并发表意见,但Cadbury (2000) 认为,家族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重要特点在于家族应成为发展的原动力。而上述争论明显弱化了家族与企业的联系,所以应

15、在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中引入家族理事会。家族理事会由企业内的家族成员组成,定期非正式(也可正式) 讨论家族企业事务,发挥家族在企业中的积极作用。卡洛克和沃德 (2002) 将家族理事会引入了家族企业治理结构Berghe 和Cachon (2001) 认为,上述对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分析仅限于企业主、董事会、管理者与家族的讨论是不全面的,应分为五个层面对家族企业治理结构进行研究:第一个研究层面,也是最简单的分析方法,只研究董事会。第二个研究层面,集中在企业主、董事会与管理者的“公司治理三角”上,外加家族因素,这是许多研究者的分析视角,主要讨论代理问题。第三个研究层面运用更全面的整体观点审视当代社会经济

16、环境中的网络组织,这个研究层面较第二个层面放大到雇员、供应商和顾客(被视为企业公民) 上;当再放大到政府、环境和社会时,便进入第四个研究层面,这个层面的研究强调企业对可持续发展所担负的责任。最后一个研究层面是,按照全球化观点,将经济制度、文化、价值观和规范等范畴纳入公司治理结构之中7;在战略管理方面Leon - Guerrero 等人(1997) 提出了成功的企业战略计划的三个具体计划,即书面继承计划、继承者管理训练计划和财产计划。书面继承计划和继承者管理训练计划虽与企业收入正相关,但与企业发展无明显的相关关系,只有财产计划与企业收入和企业发展同时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卡洛克和沃德(2002) 强调,传统的家族企业战略计划由于过分注重财产计划和继承计划,因此对今天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