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训练课件.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422579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7.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意力训练课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注意力训练课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注意力训练课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注意力训练课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注意力训练课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意力训练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意力训练课件.doc(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前 言第一章 注意力的理解一、什么是注意力二、注意力的分类三、注意力的品质第二章 注意力5+5训练内容及效果一、注意力问题描述二、发生注意力问题的可能原因三、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一般治疗方法四、注意力5+5趣味训练的内容及效果介绍第三章 儿童注意力家庭亲子5分钟训练介绍一、儿童注意力五分钟亲子训练的原理二、具体训练方法三、训练工具四、家长须知五、后续服务第四章 家庭注意力5分钟行为训练一、爬行二、仰面滑行三、手指套圈四、手指开花五、珀尔玛旋转六、双手拍打脚后跟七、本体感觉八、什么掉在了地下(一)九、什么掉在了地下(二)十、它掉到了哪一边(一)十一、它掉到了哪一边(二)十二、听声联想(一)十

2、三、听声联想(二)十四、移视物体(一)十五、移视物体(二)十六、快速写卡(一)十七、快速写卡(二)十八、配对游戏十九、翻卡复述(一)二十、翻卡复述(二)二十一、脑中画像(一)二十二、脑中画像(二)第五章 儿童学习其他问题及其策略一、感觉动作带来的学习问题及其策略二、听知觉带来的学习问题及其策略三、视知觉带来的学习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四、手眼协调带来的学习问题及其解决策略五、爬行不足带来的学习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第六章 用中医理论来进行注意力提升训练一、中医经络理论简介二、中医对注意力问题的解决方法第七章 对家长常提问题的咨询答复一、针对作业拖拉问题的解决方法二、针对粗心大意问题的解决方法三、针对多动问

3、题的解决方法四、针对食欲不振问题的解决方法五、家长注意事项六、咨询联系方式附一:避免做作业拖拉的点数制度前 言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思维科学研究所承担的思维能力与现代教育课题研究中发现,困扰家长和教师的不仅仅是传统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矛盾,还有儿童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造成的教学困惑。在这些差异中寻找共性的问题,大家不约而同地指出,现代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共性的问题,就是注意力问题。我国的情况如此,国外的情况也不乐观。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儿童患注意力缺失症的比例在6%10%之间,和北京、上海地区的情况差不多。我国有关部门对大中城市儿童的抽样调查显示,75%的儿童在注意力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儿童学习

4、能力主要由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社会行为能力构成。其中,注意力是其他能力的“门户”和“钥匙”,注意力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全球儿童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对注意力的培养,成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对注意力的培养,成为现代教育的基础。没有注意力,任何教育都失去了基础。注意力是个抽象的概念,对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训练,一定要强调趣味性,调动儿童自主玩、自觉练的意识,切忌被动式训练,以免让注意力训练成为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儿童注意力5+5趣味训练是由中国思维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思维科学研究所少儿部主任、思维科学与现代教育课题组副组长任国强主持研发的。其训练指导理论为德国Dortmund大

5、学劳特教授提出的注意力整合理论、著名思维学专家田运教授的学习思维理论和任国强提出的信息负反馈理论。另外,项目大量借鉴了来自德国、美国、日本以及国内有关注意力训练的相关经验,并在北京、呼和浩特、汕头、贵阳等地区进行了实验性训练,训练效果得到了家长和教师的肯定,也为课题积累了必要的科研数据。儿童注意力5+5趣味训练是一套普及性训练方法,适用于412岁所有儿童。在使用中需要家长、教师的适当配合、引导。作为学习能力提升方法,它的效果应该体现在不间断的训练之后。尤其是家长,要通过每天的统计数据与孩子分享不断的进步。值得提醒的是,儿童注意力问题的矫正与解决,需要家长、教师的耐心引导和积极配合。儿童注意力5

6、+5趣味训练为我们提供了家长、教师与儿童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希望参与儿童注意力5+5趣味训练的家长、教师,经常与我们联系,以便共同促进对儿童的科学化、趣味化教育。我们的联系方式: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思维科学研究所项目推广中心地址:北京海淀区北洼路30号B座5层邮编:100089电话:010-68466662、68462623Email: QQ:825998071网站:www.zhuyili5- 第一章 注意力的理解一、什么是注意力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和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是说由于感觉器官容量的限制,心理活动不能同时指向所有的对象,而只能选择某些对象,舍弃另一些对象。集中性是指

7、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的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表现在心理活动的紧张度和强度上。注意力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它会伴随看、听、想和思考等所有活动同时发生。所以说,所有能力没有注意力的参与,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不能没有注意力,注意力是智慧的根源。注意力是学习成绩好坏的试金石;注意力训练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共同要求;所谓“天才”,就是一些比常人更能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人 。二、注意力的分类人的注意力主要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一般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出现的、变化运动的、新颖的刺激,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

8、的刺激,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又叫随意注意。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专心读书、努力完成作业、坚持定时练习等行为,都是意志努力的结果,都是有意注意。发展有意注意的条件:必要的制度、规则和明确、具体的目的或要求。注意力有问题的儿童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功能较差,难以根据一定的任务和要求,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某项活动或任务上。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无意注意功能相对亢进,非常易于被外界任何细小变化所吸引,将注意力转向无关事物。例如,上课时,他们不能专心听讲,东张西望,因而对老师的讲解和布置的作业听不清楚,做作业时常遗漏、出错,常丢三落四等。他们往往明知应该

9、专心听讲,却控制不住自己,致使学习上缺乏专注、成绩不佳。应该指出的是,无意注意也不是百害无一利的。在儿童集中注意一段时间后,需要用无意注意来缓和神经、松弛情绪,以便为下一步学习作好准备。学校安排上课40分,休息10分钟,就是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转换的实际应用。三、注意力的品质从注意的特点来分析,注意力的品质表现为五个方面,分别是注意的集中性、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范围、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从注意的性质来分析,注意的品质表现为视知觉注意、听知觉注意、触知觉注意、味知觉注意和嗅知觉注意。其中最重要的,是视知觉注意、听知觉注意和触知觉注意能力。通俗地讲,学习中的注意力就是“五觉”协调配合的能力。

10、在实践中发现,很多学习常态问题,与 注意力五品质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分析如下:注意力5品质与学习常态问题的关系:()、走神、易分心注意的集中性不够;()、多动、坐不住注意稳定性不够;()、粗心大意、丢三落四注意的范围不够;()、易受干扰、做事拖拉注意的转移性不够;()、半途而废、易受挫折注意的分配能力不够。儿童注意力5+5趣味训练体系中的“家庭5分钟亲子训练”,就是对注意的集中性、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范围、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五个方面进行的针对性训练 。儿童注意力5+5趣味训练体系中的“行为5分钟趣味训练”,就是针对视知觉注意、听知觉注意和触知觉注意能力进行的专门训练。通过校(园)内外不同角度

11、的训练,让儿童的注意力、学习能力达到正常、乃至于超常水平。下面就注意的集中性、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范围、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一一介绍:1、注意的集中性注意指向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时聚精会神的程度。当我们专心注意某一事物时,意识中就会极其鲜明、清晰地反映这一事物,而周围的事物则显得“模糊不清”。儿童注意的集中性表现为两个特点,一是从注意事物外表向注意事物本质发展,二是注意集中的时间随着年龄在逐步增长。* 小实验 请专注图形中间的“十”,你会感到四边的图形正在淡化:*注意的集中性不够带来的学习问题:注意的集中性不够表现为走神、易分心等现象,导致课堂上无法理解、掌握新知识,知识残缺累积成堆,严重影响

12、了学习成绩和学习情绪。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集中时间的延续,就是注意的稳定性。注意集中的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在一般情况下,312岁儿童注意集中性和稳定性平均时间为:年龄: 3岁 4岁 56岁 710岁 1012岁 1218岁 成人分钟: 35 510 1015 20 25 2530 3040 4050* 小实验请注视这个黑点三分钟以上,你会有什么感觉?评价:a.圆点不变或是圆点晃动. (注意力很不集中)b.圆点变大变黑. (注意力不集中)c.圆点变大变黑. (注意力比较集中)d.圆点变大变黑,凸出纸面. (注意力高度集中)*注意稳定性不够导致的学习问题:注意稳定性不够表现为多动、坐不住等,必须

13、不断提醒或协助才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在小学课堂上,注意稳定时间小于20分钟,就无法全面理解,掌握新知识,导致后边做作业难度增加,后续学习困难。3、注意的范围注意的范围又叫注意广度,即在短时间内清楚、准确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和关联性。*小实验请看下边图形30秒,2分钟后说出形状、颜色和数字的匹配关系: 6 9 0 8 3正常评价:学前能说出3个以上,小学低龄能说出4个以上,小学高龄说出5个以上。*注意范围不够导致的学习问题:注意范围不够表现为看、听、触不全面、不准确,发生丢、拉、差现象。在学习中常见的粗心大意问题,其实就是注意范围不够造成的。4、注意的转移注意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

14、个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中去。注意转移性强的学生,能够较快地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比如,从下课时的玩乐中及时转移到上课的内容。转移性弱的学生,就因不能及时转移注意而导致从精神到行为总是慢“半拍”。引导儿童注意及时转移的方法主要是增强事物的趣味性、强调活动的目的性。*小实验请把这个图形想象成不同的事物:把它想象成一间房子,后边是门,上边是天花板,下边是地板,左边是墙你可以在每一边加一些装饰。这就是注意转移的体现,随着视觉(听觉、触觉)的转移,大脑思考的中心也跟着转到了相应的地方。*注意转移性不够导致的学习问题:注意转移性不够表现为对某些事物偏执、情绪化,不适应丰富、多变的学习环境,导致学习情绪不好,主动参与意识不强。5、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就是注意的分配性。通俗地讲,就是“一心多用”。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第一个条件是,你所参与的活动中,只有一种活动是生疏的,需要把较多的注意集中在这种活动上。注意分配的第二个条件是,我们同时从事的多种活动应当有相互的联系,而不是无关的。*小实验:(1)、请用左、右手同时画出下列不同的图形,感受注意分配的不同:对这两个图形都很熟悉,可以轻松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