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企业领导无形管理技巧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419856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企业领导无形管理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精编》企业领导无形管理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精编》企业领导无形管理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精编》企业领导无形管理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精编》企业领导无形管理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企业领导无形管理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企业领导无形管理技巧(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节:领导于无形,管理须有道(1)上篇领导的魅力驱动,团队的强大支点我相信,此时拿起这本书的你,一定是一个领导者,而且未来有可能成为更卓越的领导者。既是领导者,想必各位读者都明白,领导者是企业的灵魂,又是广大同仁的领头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所以,为了担负起成功经营企业的重任,领导者如何驱动整个团队去达成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只狮子统帅的羊群,能够战胜由一只羊统帅的狮群。由此可见,领头人是团队的强大支点,而领头人能否具有卓越影响力的关键就是领导力。具有超强领导力的领导,也是最有魅力的领导,因为他能驱动整个团队变得更强大。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领导者的领导力亟待

2、提高。那如何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呢?在这一篇中,我就和读者仔细探讨如何运用领导的魅力驱动,形成团队的强大支点。第一章领导于无形,管理须有道为什么领导者已经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而企业的发展还是缓慢?不少企业的领导者成年累月地忙来忙去,结果是自己累得半死,公司的业绩却没有明显的增长,甚至出现下滑。同样,也有很多企业家学员对我说,他很累,可是公司业绩总让他操心,想放也放不下。可以说,100个领导者当中,有99个都很累,天底下没有几个领导者说自己不累的!他们为什么累?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明白这样一个真谛领导于无形,管理须有道。真正懂得领导真谛的人,不会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而是知道如何让别人帮助自己

3、去完成任务。所以,改变习惯,就从自身开始。当然,领导者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与人打交道。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产”,没有人,企业所有的运营都将瘫痪。可以说,人是企业创造财富的最大资源。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下属的潜能,如何采取最有效的方法与措施去影响和辅导下属,提升下属的绩效和价值增值,提升领导者所属的团队绩效,从而真正实现领导于无形,是许多领导者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在这一章中,我会向大家详细介绍如何实现领导无形、管理有道的方法。领导与管理的角色争执领导和管理有区别吗?如果有的话,你认为区别在哪里?领导者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领导和管理一样吗?通常,人们都习惯把管理和领导当做同义词来理解和运用

4、,似乎管理就是领导,管理者就是领导者,管理过程就是领导过程。事实果真如此吗?杰克韦尔奇有一句名言:“多一点领导,少一点管理。”张瑞敏也说过:“海尔在向世界一流公司迈进的过程中,既需要精细的管理,又需要强有力的领导。”第2节:领导于无形,管理须有道(2)在他们看来,领导和管理是有区别的。的确,这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也曾和很多朋友分享过:“我们正处在一个管理者太多而领导者太少的时代,这是因为有太多的领导者仅仅把自己扮演成管理者,而忘记了他们是集团前进的领袖、群体行动的导师。”所以,我认为领导和管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字面上看:管理,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为了这个既定

5、的目标,它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借助各种手段来达到。它注重做事,把事情做得既有效果又有效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又快又好。所以,管理主要强调理智和控制,是把一群人组织起来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比如,我们需要一群人来完成一项工作,那么管理就是要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让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才能,并且确保日常工作顺利进行。管理者通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我应该做的?应该如何去做?可以说,管理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方法。领导,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率领并引导”。从科学的角度说,领导是一种行为过程。它是领导者为了实现预定的组织目标,运用相应的理论、原则、职能、方法,影响、率领、引导组织内的成员完成

6、预定任务的活动过程。领导者通常会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做这些事情?哪些人真正适合做这些事情?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要激励人们,以便在他们完成个体成长并对他人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完成组织共同的目标。为了更好地说明领导与管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事情发生在100多年以前。亨利福特于1903年创建了自己的福特汽车公司,1908年推出了福特T型车。从1909年至1913年,福特的T型车在多次比赛中获胜,名扬全美。同时,亨利福特将流水线引入他的工厂,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亨利福特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也遭到了不少人的嫉恨,甚至还有人陷害他。在一起诬告福特的案子中,主审官充满偏见地

7、质询道:“尊敬的福特先生,我们知道您的公司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我有一个问题始终搞不清楚,您知道您的福特T型车一共享了多少个车锭吗?”福特沉思片刻,不急不慢地回击说:“哦,法官先生,这个问题我确实搞不清楚,但我可以告诉你,我非常清楚在我的公司应该是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不知道读者朋友有没有从福特充满智慧的回答中看出什么来?事实上,福特机智的反驳已经道出了一个不言自明却总是被混淆的两个概念:领导与管理有着泾渭分明的权力边界,而这也隐约透露出领导力的核心所在解放权力,释放能量。领导的核心在于影响力,在于能善于激励别人,而不是单纯地利用职权去命令别人做事。第3节:领导于无形,管理须有道(3)被誉为

8、“领导力第一大师”的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科特说:“管理者试图控制事物,甚至控制人,但领导者却努力解放人与能量。”这句话实际上已经阐述了领导与管理之间的辩证关系:管理和领导互不相同管理的工作是计划与预算、组织及配置人员、控制并解决问题,其目的是建立秩序;领导的工作是确定方向、整合相关者、激励和鼓舞同仁,其目的是产生变革,显然,这也正是领导力的运行轨迹。如果说管理侧重技术和手段,侧重过程和方法,那么领导则侧重人文和目的,侧重结果和艺术。具体地说,领导通常关注做人,关注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潜能、人的激励和发展,关注意义和价值,关注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否正确、是否值得。当然二者间还存在一些重要的区别,总

9、结起来有如下几点:第一,管理是日常性的、非决策性的工作;领导主要是负责方向性的工作,起带领和引导作用。第二,从事管理的管理者主要凭借正式职位发挥作用,而进行领导的领导者则主要凭借影响力去发挥作用。管理本质上是一种职能关系,领导本质上则是一种追随关系。第三,管理的科学性大于艺术性,而领导的艺术性大于科学性。管理追求的是精确,领导追求的是生动。第四,管理主要强调控制,侧重从人的行为上进行规范;而领导则更注重从人的内在心理方面去感化人。第五,管理通常解决常规问题,具有确定性;而领导则通常处理非常规问题,具有不确定性。第六,管理的功能在于维持秩序;领导的作用在于规划愿景、创新求变。第七,管理比较重视权

10、力的作用,而领导则重视个人魅力的作用、重视影响力等。从上面这些不同可以看出,领导者是决策者,管理者是执行者。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既有领导又有管理。只有领导而无管理,则领导的意图和目的往往比较难以实现;同样,如果只有管理而无领导,管理的愿望和目的也难以达到。所以,领导者就应该做领导者该做的事情,政策方针的落实问题,还是留给管理者去做吧!领导者要体悟的四字真言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有四个字是你首先要领悟的。它们是我在10年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所体悟出来的,它们是能非常有效地让你把领导运用于无形的四个字。此时此刻,我非常愿意和大家分享,我也希望正在捧读此书的你拿出最好的状态,让我们产生最好的互动

11、!那到底是哪四个字呢?(1)舍舍是得,有舍才会有得。在我们的语言习惯中,“舍”与“得”经常是联在一起用的。舍得,舍得,不舍不得。“舍”就是“得”,小舍有小得,大舍则大得,不舍则不得。所以,领导的精髓不是如何去“得”,而是在于如何去“舍”,学会了“舍”才懂得了“得”。 第4节:领导于无形,管理须有道(4)如果今天你不舍,明天你怎么能够得到更多呢?这就是“要想取之,必先予之”。可是,世上总有人常常只想取之,不想予之;只想得,不想舍,贪得无厌,最后的结果是失去更多。所以,“舍”是“得”的前提,敢“大舍”的人才能“大得”。 有一个人出门办事,跋山涉水,非常辛苦。一天晚上,他经过险峻的悬崖,一不小心,掉

12、到深谷里去。这个人眼看生命危在旦夕,双手在空中攀抓,刚好抓住崖壁上枯树的老枝,总算保住了生命,但人却悬荡在半空中,上下不得。正当他进退维谷、不断祈求佛陀营救的时候,忽然看到慈悲的佛陀站在悬崖上慈祥地看着自己。他如同见到救星一般,立刻请求佛陀说:“佛陀!求求您大发慈悲,救救我吧!”佛陀慈祥地说:“我救你可以,但是你要听我的话,我才有办法救你。”那个人忙说:“佛陀,到了这种地步,我怎么敢不听您的话呢?随便您说什么,我全都听您的。”这时佛陀说:“好吧!既然这样,请你把攀住树枝的手放下!”那人一听,心想,把手一放,势必掉到万丈深渊,跌得粉身碎骨,哪里还能保得住性命?因此更加抓紧树枝不放。无论佛陀怎么说

13、,他都不肯放手。佛陀看到他执迷不悟,说:“既然你如此执迷不悟,谁也救不了你。”这个人上也上不去,松也不敢松手,最后又累又饿而死,他不知道他其实离地面只有几米高,地面上也只有松软的土和树叶。放手了也许他就得救了。世上有很多人最舍不得的就是这个“我”,很多领导者也是如此。心中只有“我”,抓住权力不放,事必躬亲,这样他能不累吗?而这也将阻碍企业的发展壮大。敢舍愿舍,就像这个人松开树枝,解脱自我,那么他就得到一个全新的“我”,这就是“舍得”的智慧。懂得授权,因为在你“松手”舍弃自我的一瞬间,在你做到了一般人都不敢大舍的举动之后,你提升了自己,达到了另一种高度,同时也成就和成全了下属,你就进入了另一种境

14、界。所以,“舍”是“得”。(2)退退是进,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知退”和“善退”是领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艺术。适度退让,在许多场合都不失为一种争取主动、扭转时局的上策,也是领导者必备的谋略之一。只有知道进退、善于进退的领导者,才能运筹帷幄,妥善解决矛盾,使事物朝着有利于实现自己预期目标的方向发展。以退为进,如果你培养了更多的领导者,你就可以当总经理了;如果你培养了更多的总经理,你就可以当董事长了;如果你培养了更多的董事长,你就可以当董事局主席了。你能退吗?你能退出20%的股份,等于就激发了20个人为你奋斗的决心!你舍得退吗?所以,我送给你三个字退是进。第5节:领导于无形,管理须有道(5)很多人就

15、是不懂得“退”,你要那么多的东西是没有用的。我在世华的目标是什么?就是要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把我的股份从100退到10%。2007年10月,我们一次性配了43个股东;2008年10月,又给67位优秀同仁配股和升股;2009年10月,又给129位同仁配了股,以后我还会给更多的优秀同仁配股。这些得到配股的同仁,一个个都比以前更卖命地工作,比以前取得更大的成果,为什么?因为世华的命运已经与他们联系在一起了。可见,“退”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关于这一点的具体操作,我会在后面的章节详细叙述。所以,各位读者,一定要学会“退”。你可以先从职务上往下“退”,给更多人机会和空间,给更多人奖励和好处。只有一起共享未来,才会拥有更大的世界和舞台。(3)给给是拿,先给才能拿。领导者为什么要“给”?我们知道,企业是依靠全体同仁来创造利润的,而要持久获得利润,领导者就要舍得从获利中分出相当一部分来给同仁,作为他们辛勤付出的奖励。那些只想自己赚钱而对同仁苛刻的领导者肯定不能获得持久的成功,适当的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