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固体压强切割叠放训练 (含解析).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418149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固体压强切割叠放训练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固体压强切割叠放训练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固体压强切割叠放训练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固体压强切割叠放训练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固体压强切割叠放训练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固体压强切割叠放训练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固体压强切割叠放训练 (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固体压强切割问题专题训练 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14浦东新区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分别在两个正方体右侧截去一部分,使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正方体() A 剩余部分的底面积S甲=S乙 B 剩余部分的体积V甲=V乙 C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甲=F乙 D 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p甲p乙解:根据P=hg,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即p甲=p乙,则甲gh甲=乙gh乙,且h甲h乙,甲乙;由图可知:S甲S乙;若沿竖直方向分别在两个正方体右侧截去一部分,由于竖切后仍然是长方体固体,而且竖切后固体的密度不变

2、,高度不变,则压强不变,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p甲=p乙=0,故D错误;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p甲=p乙,根据F=pS可知:剩余部分的底面积S甲=S乙,故A正确;根据V=Sh可知:剩余部分的体积V甲V乙,故B错误;p甲=p乙,S甲S乙;根据F=pS可知:两物体原来对水平面的压力:F甲F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根据F=FF可知: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甲F乙,故C错误 故选A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 P甲P乙 B P甲=P乙 C P甲P乙

3、 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解:由于两个物体都是规则的实心正方体物体,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G=F,由G=mg可知:m甲=m乙,由=可知:甲乙,由图可知:h甲h乙,则S甲S乙,由p=可知:p甲0p乙0;当从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h后,由p=gh可知:剩余的甲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甲=甲g(h甲h)=p甲0甲gh,剩余的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乙=乙g(h乙h)=p乙0乙gh,由于甲乙,p甲0p乙0;则p甲与p乙的大小关系无法比较,故D正确故选D3(2015普陀区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甲

4、、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为F甲、F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为P甲、P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力位F甲、F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甲,P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甲可能大于F乙 B P甲可能小于P乙 C F甲一定大于F乙 D P甲可能小于P乙解:A、设甲边长为a,乙边长为b,则由图可知ab,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 化简得:甲a=乙b;截去相等高度后,甲的体积仍大于乙的体积;两物体剩余质量m甲=甲a2(ah),m乙=乙b2(bh),=;即剩余部分质量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而F=G=mg,所以剩余部分甲的压力F甲一定大于乙的压力F乙;此选项错误;B、由p=得:两物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甲

5、(ah)g;p乙=乙(bh)g; =;即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p甲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p乙,此选项错误;C、截去相等高度h后,甲减少的质量为m甲=甲a2h, 甲减少的压力为F甲=G甲=m甲g=甲a2hg,乙减少的质量为m乙=乙b2h, 乙减少的压力为F乙=G乙=m乙g=乙b2hg,=1,所以甲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为F甲一定大于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乙,此选项正确;D、截去相等高度h后,甲减少的压强为p甲=甲gh,乙减少的压强为p乙=乙gh,已知甲乙,所以p甲一定p乙此选项错误故选C4(2014上海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质量相等若分别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高

6、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的() A 甲的体积可能等于乙的体积 B 甲的质量可能小于乙的质量 C 甲对地面压强可能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D 甲对地面压力可能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解:设甲边长为a,乙边长为b,则由图可知ab,两物体的质量相等,即甲a3=乙b3,ab,则甲乙A、截去相等高度后,1,所以甲的体积仍大于乙的体积,A错B、两物体剩余质量m甲=甲a2(ah),m乙=乙b2(bh),=,即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B错C、根据题意,两物体的质量相等,由p=得,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假设h=b,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零,此时甲物体对地面仍有压强,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可知当h等于

7、某一值时,对地面的压强相等,C对D、压力F=mg,即F甲=甲a2(ah)g,F乙=乙b2(bh)g,=1,故甲对地面的压力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故D对故选CD5(2013鼓楼区一模)甲、乙两个圆柱体(甲乙)分别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高度分别为h甲和h乙若均沿水平方向,将两圆柱体截去相等的质量,使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则甲、乙两个圆柱体被截去前的情况可能是图中的() A B C D 解:(1)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gh;甲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大于乙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 p甲p乙,即甲gh甲剩乙gh乙剩;甲乙, h甲剩h乙剩(2)两圆柱体截去的质量相同, 甲S甲h

8、甲截=乙S乙h乙截, 即S甲h甲截S乙h乙截,当S甲=S乙时,则h甲截h乙截,而h甲剩h乙剩所以h甲h乙,故AC不正确;当S甲S乙时,则h甲截h乙截、h甲截=h乙截或h甲截h乙截,而h甲剩h乙剩所以h甲h乙或h甲h乙,故h甲h乙,故B可能正确;当S甲S乙时,则h甲截h乙截,而h甲剩h乙剩所以h甲h乙,故D不正确故选B6(2011杨浦区二模)如图 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甲、乙上表面中央都施加竖直方向的力F甲和F乙(均小于甲、乙的重力),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F甲、F乙的方向和大小关系可能是() A 都竖直向上,F甲=F乙 B 都竖直向下,F甲=F乙 C

9、 F甲竖直向上,F乙竖直向下,F甲F乙 D F甲竖直向下,F乙竖直向上,F甲F乙解:甲、乙的质量相等, G甲=G乙,又V甲V乙,且甲、乙都是正方体, L甲L乙,则s甲s乙 P甲P乙,若想使压强相等,则应减小甲的压力,增大乙的压力,因此,F甲竖直向上,F乙竖直向下当两侧压强相等时,由题意得, =,G甲=G乙,s甲s乙F甲F乙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7(2011徐汇区二模)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V甲V乙V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相等的力F(力F小于物体重力),则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 P甲P乙

10、P丙 B P甲P乙P丙 C P甲=P乙=P丙 D P甲=P乙P丙解:由题知,V甲V乙V丙,可知地面受力面积S甲S乙S丙,现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相等的力,压强的变化量:p甲p乙p丙,原来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三个正方体受力F后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p甲p乙p丙故选B8(2008上海)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A 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B 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C 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 D 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

11、的部分解: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对地面的压力也相等,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乙S甲,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对地面的压力相等,但接触面积不变,还是S乙S甲,所以对地面的压强不可能相等故A错误因为V甲V乙,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所以甲是铜块,乙是铁块,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铜块的质量大于铁块的质量,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所以压强不可能相等故B错误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甲乙对地面的压力仍然相等,接触面积还是S乙S甲,所以对地面的压强不同,故C错误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乙减小的质量小,甲减小的质量大,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12、甲小于乙,又因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乙S甲,所以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相等,故D正确故选D9(2015虹口区一模)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同现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并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若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p乙,则() A p甲一定大于p乙 B p甲可能小于p乙 C p甲一定等于p乙 D p甲可能等于p乙解:最初它们对地压力相同,又S甲S乙;所以最初他们的压强关系:p甲p乙;设它们的边长分别为a甲、a乙,竖直方向切去的厚度为d,切去相同厚度去的底面积S甲=a甲(a甲d);乙的底面积S乙=a乙(a乙d);甲切去部分的重G甲切=甲gV甲切=甲ga甲d

13、a甲=甲ga甲2d 同理乙切去部分的重G乙切=乙ga乙2d 所以p甲= 同理:p乙= 最初甲乙对地压力相等,故它们质量相等,则甲a甲3=乙a乙3 :结合化简可得,= 由图可知,a乙a甲,故a乙da甲d,所以1;则p甲p乙,即p甲p乙0 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则此时甲的整体对地压强p甲=p甲+p甲 此时乙的整体对地压强p乙=p乙+p乙 p甲p乙=p甲p乙+p甲p乙 (10)根据前面的分析可推出p甲p乙0所以p甲p乙 故选A10(2012松江区二模)甲、乙两个实心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将甲、乙两个立方体各切除一部分,且使甲、乙两个立方体剩余部分的厚度相同,再将切除部分分别叠放在各自剩余部分上面,则水平地面受到甲、乙的压强() A p甲p乙 B p甲=p乙 C p甲p乙 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解:(1)实心立方体对水平地面压强:p=gh,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gh甲=乙gh乙又甲乙, h甲h乙(2)设实心正方体剩余部分的厚度为h,则底面积为s底=h正方体h,把切掉的部分又放到物体的上方,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对地面的压强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