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某年银行从业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点之银行管理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398493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某年银行从业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点之银行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编》某年银行从业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点之银行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编》某年银行从业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点之银行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编》某年银行从业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点之银行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编》某年银行从业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点之银行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某年银行从业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点之银行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某年银行从业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点之银行管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银行从业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点:银行管理第四章 银行管理本章分为银行风险管理、银行资本管理、银行绩效评价和银行金融创新四个部分。银行资本管理主要介绍银行资本的概念与作用,巴塞尔资本协议及资本充足率的有关内容。银行绩效评价主要介绍了绩效评价的概念和目的、股东价值最大化、银行财务报表等内容。银行金融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战略决策、制度安排、机构设置、人员准备、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金融产品等。银行风险管理银行风险的种类银行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资产和预期收益蒙受损失的可能性。银行的风险具有独特的特点。这突出表现在:属于高负债经营;银行的经营对象是货币,且具有特殊

2、的信用创造功能;银行是市场经济的中枢,其风险的外部负效应巨大。银行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战略风险八大类。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为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对大多数银行来说,信用风险几乎存在于银行的所有业务中。信用风险是银行最为复杂的风险种类,也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包括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四大类。3.

3、操作风险考试用书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可以分为人员、系统、流程和外部事件所引发的四类风险,并由此分为七种表现形式:内部欺诈,外部欺诈,聘用员工做法和工作场所安全性有问题,客户、产品及业务做法有问题,实物资产损坏,业务中断和系统失灵,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不完善。操作风险存在于银行业务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并且具有可转化性,即可以转化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其他风险。4.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在不增加成本或资产价值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及时满足客户的流动性需求,从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包括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资产

4、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不能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和新的合理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负债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过去筹集的资金特别是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不规则波动,受到冲击并引发相关损失的可能性。5.国家风险国家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居民进行国际经济与金融往来中,由于他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可能学习。国家风险通常是由债务人所在国家的行为引起的,超出了债权人的控制范围。国家风险可分为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三类。国家风险有两个特点:一是国家风险发生在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在同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经济金融活动不存在国家风险;二是在国际

5、经济金融活动中,不论是政府、银行、企业,还是个人,都可能遭受国家风险所带来的损失。6.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由于意外事件、银行的政策调整、市场表现或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负面结果,可能对银行的这种无形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7.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因为无法满足或违反相关的商业准则和法律要求,导致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诉讼或其他法律纠纷,而可能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8.战略风险战略风险是指银行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管理过程中,不适当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可能威胁银行未来发展的潜在风险。主要来自四个方面:银行战略目标的整体兼容性;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经营战

6、略;为这些目标而动用的资源;战略实施过程的质量。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经历了资产风险管理阶段、负债风险管理阶段、资产负债风险管理阶段和全面风险管理阶段。1.资产风险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这主要是与当时银行业务以资产业务如贷款等为主有关。2.负债风险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银行被动负债方式向主动负债方式的转变,导致了银行业的一场革命,但同时负债规模的扩大,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风险,使银行的经营环境更加恶劣。在这种情况下,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的管理。3.资产负债风险管理

7、阶段20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汇率波动、利率波动,单一的风险管理模式不能保证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4.全面风险管理阶段2004年6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台,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由以前单纯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转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并举,组织流程再造与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阶段。银行全面风险管理1.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要求风险管理体系必须是全球化的。2.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面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多元化后产生的一种需求。3.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银行的业务特点决定了每个业务环节都具有潜在的风险,银行的风险管

8、理也应贯穿于业务发展的每一个过程。4.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已经从原有的信用风险管理,扩大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一体化综合管理;信用风险管理的重点从关注单笔交易、单项资产和单个客户扩大到既重视单笔交易和单个客户的风险管理,又高度关注所有信用敞口的总体风险控制。银行可以采取统一授信管理、资产组合管理以及资产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等一系列全新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同时,银行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5.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银行的这种内在风险特性决定了风险管理必须体现为每一个员工的行为,所有银行工作人员都应该具有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自觉性。银行风险管理组织主要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及其

9、专门委员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部门等部门构成。1.股东大会股东大会确定银行整体风险的控制原则。2.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董事会是银行的最高风险管理/决策机构,承担对银行风险管理实施监控的最终责任,确保银行有效识别、计量、检测和控制各项业务的各种风险。董事会通常指派专门委员会(通常为最高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拟定具体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指导原则。3.监事会在风险管理领域,监事会应当加强与董事会及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等相关委员会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联系。4.高级管理层银行行长是承担具体风险的最终责任人。高级管理层可下设专门从事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部门,代表其负责全面的风险管理工作。银行的各内部业务部

10、门可以根据需要设立风险管理机构或岗位。5.风险管理部门建立高效的风险管理部门应当固守两个基本准则:风险管理部门必须具备高度独立性,以提供客观的风险规避策略;风险管理部门不具有风险管理策略执行权或只具有非常有限的风险管理策略执行权,以降低操作风险(例如道德风险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委员会既要保持相互独立,又要互为支持,但决不能混为一谈;风险管理部门的核心职能是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告;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职能是根据风险管理部门提供的信息,做出经营或战略方面的决策。国际银行的典型做法是,风险管理部门直接汇报给首席风险官、首席财务官或首席执行官。6.其他风险控制部门(1)

11、财务控制部门。现代银行的财务控制部门通常采取每日参照市场定价的方法,及时捕捉市场价格/价值的变化,因此,所提供的数据最为真实、准确,这无疑使财务控制部门处在有效风险管理的最前端。(2)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可以从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四个主要阶段,审核银行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效果,发现并报告潜在的重大风险,提出应对方案并监督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3)法律/合规部门。法律/合规部门要及时判断、评估和监测银行所面临的法律/合规风险,并向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提出咨询建议和报告。银行资本管理银行资本的构成与作用1.银行资本及其构成(1)会计资本会计资本也称为账目资本,是指银行资产负债中资

12、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即所有者权益。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准备、未分配利润(累计亏损)和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六个部分。(2)监管资本监管资本是银行监管当局为了满足监管要求、促进银行审慎经营、维持金融体系稳定而规定的银行必须持有的资本。(3)经济资本经济资本是银行内部管理人员根据银行所承担的风险计算的、银行需要保有的最低资本量。它用于衡量和防御银行实际承担的损失超出预计损失的那部分损失,是防止银行倒闭的最后防线。由于它直接与银行所承担的风险挂钩,因此,也称为风险资本。(4)三种资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正常状况下,银行会计资本的数量应当大于、等于经济资本的数量。尽管经济

13、资本与监管资本很难一致,但监管资本有逐渐向经济资本靠拢的趋势。总体来说,经济资本已经逐渐称为会计资本和监管资本的重要参考基准。2.银行资本的作用(1)满足银行正常经营对长期资金的需要。银行所要求的资本金比企业所要求的资本金多得多。巨额资本金能够为银行长期稳定占用,并且基本上没有流动性风险。(2)吸收损失资本是承担风险和吸收损失的第一资金来源。(3)限制银行业务过度扩张和承担风险。(4)维持市场信心。(5)为银行管理尤其是风险管理提供最根本的驱动力。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资本监管1.巴塞尔委员会与巴塞尔资本协议巴塞尔银行委员会成立于1974年底,已成为事实上的银行监管的国际标准制定者。1988年7月

14、,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定(简称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定银行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信用风险水平持有一定数量的资本。巴塞尔资本协议主要有四部分内容:一是确定了资本的构成,即银行的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大类,且附属资本规模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二是根据资产信用风险的大小,将资产分为0、20、50和100四个风险档次。三是通过设定一些转换系数,将表外授信业务也纳入资本监管。四是规定银行的资本与风险加权总资产之比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产与风险加权总资产之比不得低于4。2.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巴塞尔委员会于2004年6月正式发表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即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

15、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基础上,新增了对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在最低资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的新规定,形成了资本监管的“三大支柱”。(1)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两项重大创新:一是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全面反映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二是引入了计量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银行既可以采用外部评级公司的评级结果确定风险权重,也可以用各种内部风险计量模型计算资本要求。(2)第二支柱:外部监管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监管当局可以采用现场和非现场检查等方法审核银行的资本充足情况。(3)第三支柱:市场约束市场约束旨在通过市场力量来约束银行。由于利益相关者关注银行的主要途径是银行所披露的信息,因此,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特别强调提高银行的信息披露水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银行披露信息的范围包括资本充足率、资本构成、风险敞口及风险管理策略、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及过程等。市场约束是对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的补充。3.我国银行业的资本监管要求1995年发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引进了巴塞尔资本协议对资本的最低要求,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我国自2004年3月1日起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