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某年度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398364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某年度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编》某年度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编》某年度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编》某年度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编》某年度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某年度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某年度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5年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现发布2005年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希望通过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的发布,使全市各界更加关心环境、爱护环境,了解、支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贵阳市环境保护局 2006年6月 概 述2005年,全市人民在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及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阳市时的重要指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生态经济市建设,实现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快速、健康、协调、稳定发展,“十五”预期目标顺利完成,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

2、破500亿元,达到525.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6%,人均生产总值达14934元。全市按照“两个率先”和“环境立市”,建设“生态经济市”,实施“大贵阳”的战略目标,切实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生态和资源的保护与建设。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狠抓省市长环境目标责任书的落实,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紧紧围绕强化环境监督管理、改善环境质量这两个关键环节,深化污染防治工作,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重点开展了“南明河三年变清”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清洁能源工程建设、环境敏感区域及饮用水源地保护等项工作,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环境质

3、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贵阳市的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将由“九五”、“十五”的大气污染防治向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保护转移。大气环境简况本市环境空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常年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浓度持续降低,但还没有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氮浓度继续保持在好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的水平,可吸入颗粒物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状况2005年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与2004年相比整体进一步好转。二氧化硫年平均值为0.070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了0.011毫克/立方米,接近国家环境空气

4、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平均值为0.020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了0.004毫克/立方米,继续保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以内;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为0.081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了0.002毫克/立方米,持续第二年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城市环境质量日报、预报工作正常进行。二氧化硫污染指数由上年的66降至今年的60,二氧化氮污染指数由上年的15降至今年的13,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指数由上年的67降至今年的66。注:2001年未监测可吸入颗粒物,监测项目为总悬浮微粒。空气环境平均污染指数为66,质量为一级(优)的天数为68天,二级(良)的天数为275天,一、二级出现的频率为94.0%

5、,三级(轻微污染)的天数为22天。2005年我市城区全年降水pH年平均值为6.22。全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1136.08亿标立方米。废气中污染物排放量:二氧化硫31.41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22.03万吨,占排放总量的70.14%,生活及其他二氧化硫9.38万吨;烟尘6.91万吨,其中工业烟尘5.38万吨,占排放总量的77.86%,生活及其他烟尘1.53万吨;工业粉尘3.42万吨。措施与行动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工程建设。在2004年清洁能源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对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花溪区、金阳新区159台4-6.5蒸吨燃煤供热装置和乌当区、白云区、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和息烽县建成区及高等级道路

6、两侧可视范围内的24台2蒸吨燃煤供热装置实施清洁能源建设工作。从2002年至2005年,通过整个清洁能源工程的建设,全市完成改造、拆除、关停2蒸吨以下燃煤供热装置982台,4-6.5蒸吨锅炉159台,共计1141台。全市每年减少用煤量35.21万吨,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2.76万吨,烟尘排放量1.93万吨。继续加强推广使用煤气、液化气和电热等清洁能源工作,全市新增燃气用户3.4万户,城市气化率达97%。加大烟尘控制区建设力度,新建烟尘控制区56.31平方公里,2005年全市已建成烟尘控制区128平方公里。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制定贵阳市大气污染源在线监测技术要求(试行),要求相关单位按照技

7、术规定安装大气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目前,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的大气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已安装完毕。积极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工作,加强对不达标车辆的环境监督管理。我市环保、公安、交通、技监等部门密切配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机动车尾气冒黑烟专项整治工作。在贵阳市公交总公司实施公交车(含所属出租车)(燃)油改(燃)气项目,于2005年11月成功地在131辆大公共汽车和15辆出租轿车上推广使用了压缩天然气,经过运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明显,达到预期效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满意到万家”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餐饮业油烟污染问题开展了专项治理,

8、全年共完成油烟重点整治项目295个。开展城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重点要求建筑工地采取降尘措施,拉开了城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序幕。进一步加大废气污染治理力度,全市共下达废气污染限期治理项目10个,全市工业污染源废气治理投资2755.1万元,完成工业废气治理项目24项,新增工业废气设计处理能力50.73万标立方米/时。贵阳发电厂两台20万千瓦机组脱硫设施已建设完成,投入运行。“十五”期间,全市工业污染源废气治理共计投资23059.6万元,完成工业废气治理项目154项,新增工业废气设计处理能力154.96万标立方米/时。水环境简 况本市地表水污染仍属综合型有机污染,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粪大肠菌群、

9、氨氮等。地表水水质总体趋于好转,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状 况饮用水水源地 我市饮用水水源地主要为:阿哈水库(河滨水厂、南郊水厂饮用水水源地)、南明河麦达段(中曹水厂饮用水水源地)、南门河汪家大井段(东郊水厂饮用水水源地)和红枫湖(西郊水厂饮用水水源地)。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8.18%。主要河流 城市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94.44%,城市主要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类型属于有机污染。六广河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南明河城区河段水质总体状况较好,其中:花溪河段和普渡桥河段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水功能区要求;水口寺河段水质稍差,化学需氧量、氨氮超标率均为16.67%,未达到国家规定的

10、水功能区要求。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全市废水排放总量15960.95万吨,其中工业废水4987.95万吨,占排放总量的31.25%,城镇生活污水10973万吨。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5.77万吨,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0.54万吨,占排放总量的9.36%,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5.23万吨;氨氮0.46万吨,其中工业废水中氨氮0.063万吨,占排放总量的13.70%,城镇生活污水中氨氮0.397万吨。工业11.61%生活62.99%化学需氧量排放状况生活88.39%措施与行动继续抓好南明河长治久清工作,抓好“南明河三年变清”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按南明河环境保护长效管理的责任制

11、要求,各级环境监察部门继续加强对已无工业废水排放的污染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工作,确保其不再产生生产废水。坚持对沿岸82家污染源加大日常监督管理执法力度,确保污水稳定达标排放不反弹或闭路循环。同时坚持南明河巡查制度,对沿岸的大气、固体废弃物等其它污染源进行动态管理。加强对小河、花溪、二桥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确保设施正常运行,污水达标排放。全年没有发现超标反弹现象,切实保证了南明河的长治久清,巩固了“南明河三年变清”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白云区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新庄、朱昌污水处理厂正按计划开展前期工作。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对红枫湖、阿哈水库、北郊水厂等

12、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周边的工业废水排放单位进行重点检查和拉网式排查,查出问题,及时整改。于2005年2月,提前完成了取缔红枫湖、百花湖流域网箱养殖工作,共取缔网箱937口,在省市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于2005年12月完成了取缔“两湖”温流水养殖工作,全面完成了取缔“两湖”投饵养殖工作,有效降低了“两湖”磷增量,保护了贵阳市的饮用水安全。进一步加大废水污染治理力度,全市共下达废水污染限期治理项目4个,全市工业污染源废水治理投资3129.9万元,完成工业废水治理项目43项,新增工业废水设计处理能力28691吨/日。“十五”期间,全市工业污染源废水治理共计投资11714.6万元,完成

13、工业废水治理项目199项,新增工业废水设计处理能力105825吨/日。声环境简况进一步加强对各类噪声污染源的防治、监管,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声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状况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5.6分贝,较上年降低0.1分贝;社会生活噪声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中占主导地位,占声源构成比的53.6%。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9.3分贝,较上年降低0.3分贝。措施与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满意到万家”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噪声污染问题开展了专项治理,全年共完成噪声重点整治项目74个。加强中、高考期间噪声监督管理,实施绿色护考,暂停办理从5月20日至6月20

14、日期间夜间施工审批手续,从源头上遏制噪声污染问题。中、高考期间全市共派出150余人到21个高考、53个中考考场定点值班,开展考场周边环境巡查684次,出动人员1500人次。配合我市各项工作,加强执法工作,确保了各项活动有较好的环境。200年全市已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 58.17平方公里。全市工业噪声治理投资0.5万元,完成工业噪声治理项目1项。“十五”期间,全市工业噪声治理共计投资120.8万元,完成工业噪声治理项目5项。固体废物简况进一步加强对固体废物的环境管理工作,开展危险废物产生情况的调查,启动全省危险废物暨贵阳市医疗废物处理处置中心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处置利用得到加

15、强。状况工业固体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656.93万吨,排放量6.96万吨。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以粉煤灰、冶炼废渣、尾矿、炉渣和化工废渣为主。生活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54.54万吨,清运率100%,其中无害化处理量45.73万吨,无害化处理率83.85%。措施与行动全市工业固体废物治理投资5392.5万元,完成工业固体废物治理项目7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289.8万吨,处置量265.43万吨。“十五”期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治理共计投资16612.5万元,完成工业固体废物治理项目35项,新增工业固体废物设计处理能力33443吨/日。全省危险废物暨贵阳市医疗废物处理处置中心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已启动,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市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省危险废物暨贵阳市医疗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目前,该项工作正按计划进行中。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对我市氰化物系列危险化学剧毒物品的销毁实行严格审批,对危险化学剧毒物品的运送和销毁过程进行全程安全监控,严防危险化学剧毒物品的流失,同时健全规范监督销毁危险化学剧毒物品的档案管理制度。2005年,我市共计审批销毁氰化钾64.632公斤,氰化钠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