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如何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395475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如何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编》如何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编》如何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编》如何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编》如何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如何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如何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以山西旅游业转型发展为例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大变革、大调整,低碳经济时代已经悄然来临,改变经济社会传统发展方式的问题也就愈加突出。2010年全国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将实现经济社会的转型做为一项迫切的工作任务从国家层面加以全面推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面临如何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旅游业以其特有的关联带动性和综合性,无疑是我国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建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确

2、定了新的目标,赋予旅游业实现大发展的一次新的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成长,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转型的重要产业。但是旅游业面临着不少矛盾和问题,如发展方式粗放、市场不规范、体制机制不健全、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旅游企业规模效益不佳等,影响着旅游业的长远发展。要适应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总体要求,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山西被认为有两大资源禀赋,一是以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二是以文物为主的旅游资源。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煤炭、焦炭、电力、冶金等为主的资源型经济结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萎缩,转型发展的需要越来越迫切

3、,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很不够。在2010年全国上,吴邦国委员长参加山西代表团讨论会时指出,山西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山西省提出要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和谐发展是目标,安全发展是保障,转型发展是途径,只有转型发展,山西才有出路。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看,有一个转型发展选择旅游业为突破口和抓手的定向问题。从旅游产业内部来看,也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山西旅游业提升发展与全国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矛盾。二是加快发展旅游业与发展空间不足的矛盾。三是旅游业发展与自身基础条件差的矛盾。旅游业要承担起促进山西省“三个发展”的重要任务,首先自身必须要有所

4、作为,解决好所面临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实施战略性转型。一、实施由新兴产业向战略性产业转型发展旅游业是区域经济的集中体现,城市形象的综合反映,可以说是个窗口行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是应有之义。战略性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国计民生、国家经济有重大影响的产业,通常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要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向某一战略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战略性产业的任务是改变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国内消费;有效解决资源短缺,特别是优质能源短缺的矛盾和困难;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完成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一步增加就业机会。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

5、效益突出,在拉动内需、促进消费、促进社会就业和实现劳动力转移、降低资源能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旅游业还处在提升阶段,产业形态还不成熟,其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与相关行业的关系也需要进一步协调,以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格局,首要的是实施由新兴产业向战略性产业的转型。(一)发挥旅游业带动系数大的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旅游业包括“行、吃、住、游、购、娱”以及“信息、安全”八大产业要素,而每个要素又都附着有大量的相关产业,据统计,旅游业涉及到的行业超过110个。旅游业关联度高,就要求产业的社会化程度高;带动系数大,相应地要求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也高。温家

6、宝总理在海南考察时指出,“旅游消费对民航、铁路、公路、商业、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会展、博览等有明显的拉动作用,还可以促进国际金融、仓储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创意、影视娱乐等新型服务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综合带动的作用和贡献。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山西省积极利用旅游业带动系数大的优势,找准旅游业与工业、农业以及其他第三产业的结合点,努力挖掘游客的消费潜力,产生了综合的经济效益,并带动了全省交通、铁路、民航、建设、餐饮、农业、信息等行业的增长,使众多行业感受到了经济回暖的前兆。但是,总体来看,山西省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依然有限,促进

7、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尚未充分显现。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非常大,应当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全省经济结构优化。一是要大力发展“行、吃、住、游、购、娱”等核心行业,扩大旅游产业规模;二是加深产业延伸,促进上游产业发展;三是加大项目开发力度,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投资的重要领域。(二)发挥旅游业资源消耗低的优势,促进地区低碳经济升级。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既是当前世界发展的潮流,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单位GDP能耗是国际水平的三至四倍,是日本的八倍,这么高的能耗与低碳经济的要求不符,也使我国的环

8、境和资源难以支撑、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大力发展资源消耗低的产业,对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的产业予以限制。山西省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炭、焦炭、电力、冶金等高污染、高耗能的能源重化工行业产值占到了全省GDP的80%以上,过去的粗放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2009年,全省单位GDP能耗是2.538吨标准煤,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5倍。当前,山西省正在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转型,改变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对资源的依赖,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旅游业本身是低碳行业,应发挥出优势,促进地区低碳经济发展。一方面,要努力解决煤旅矛盾,变煤炭等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对

9、旅游产业发展空间的挤压为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新型产业对煤炭等高耗能产业的限制,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和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山西省畸轻畸重的经济结构,进一步降低能耗;另一方面,大力倡导低碳旅游理念,争取通过优化旅游环境,促进环境保护,改善山西形象。(三)发挥旅游业劳动密集型的优势,促进和拉动社会就业。旅游业是实现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产业,在促进社会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以农家乐等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更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吸纳就业新兴行业之一,目前全国旅游就业人数达7600万人,相当于全国就业总数的9.6%。据世界旅游协会统计,旅游业每增加1人就业

10、,将促进相关产业增加5人就业,在当前社会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背景下,旅游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世界旅游业发达国家的旅游就业人数占到总就业人数的20% 2006年8月25日,邵琪伟局长在四川省第四届旅游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中国是旅游大国,也是人口大国,随着旅游业发达程度的提高,在旅游就业方面还大有潜力可挖。2009年,山西省旅游就业人数为148.8万人,约占总就业人数的14.4% 山西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西总人口为3400万,就业困难人群多集中在传统产业,特别是大型工矿企业下岗职工和农村新增就业人口。平遥县原为省纺织基地,第一针织厂、第二针织厂等国营大厂破产后,大部分职

11、工转产从事旅游,较好地解决了就业。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使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利用房屋等自有生产资料开展旅游经营,就地转移就业,从事服务业,这无疑是扩大就业的好门路。在当前不少行业就业难的情况下,山西各旅游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却供不应求,说明旅游就业形势是向好的。各级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支持旅游发展和促进旅游就业。一方面将旅游就业纳入就业发展规划和职业培训计划,及时落实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会保险补贴以及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就业扶持政策,鼓励旅游企业扩大规模,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旅游服务职能技能培训,培养更多的旅游产业人才。二、实施由边缘产业向支柱产业转型发展旅游产业是改革开

12、放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至今尚未真正摆脱边缘产业的处境。主要表现在一些地区没有把旅游业当作经济产业来摆位,未把旅游业真正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或写得多、说得多,而旅游投入微小,任其自由发展,缺乏协调整合。发展旅游业是国家战略,目标是支柱产业,需要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实施向支柱产业的转型发展,尽快改变边缘状态。(一)不断提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旅游业向经济发展中心转移。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地位的变化跟政府的发展理念有很大关系。1986年,旅游经济被纳入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计划,开始从接待型的事业转化为产业。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旅

13、游产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将旅游业发展成战略性支柱产业,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全国共有29个省市区将旅游业列为支柱产业。山西省旅游产业定位也经过了一个渐进的过程。2003年,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将旅游业发展为山西最重要的接续产业和重点培育的七大优势产业之一;2004年,时任省长的张宝顺同志提出将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要举全省之力大兴旅游经济;2006年,山西省“十一五”规划将旅游业确定为四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本届政府实施“四

14、大攻坚”战略任务的突破口;2009年,省长王君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山西经济发展要“双轮驱动,两翼齐飞,地下挖煤,地上挖文化,要像重视煤炭资源一样重视旅游”。2010年山西省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服务业发展。总体来看,随着旅游业的重要性逐步被认识,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越来越高,旅游业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重。但产业定位需要真正落实,一是要进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将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工作考核体系,进一步加强旅游业的组织领导;二是要加强引导协调,理顺旅游管理的体制机制,提高旅游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形成全社会发展旅游业的合力;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将旅游投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设立旅游产业专项发展基金等,积极引

15、导多元化的社会资本投身旅游业发展;四是要给予政策扶持,创新旅游产业的发展环境,使旅游业的发展获得政策保障。(二)快速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产出效益。支柱产业的产值要求占GDP的8%以上。世界上以旅游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的国家和地区,其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20% 2006年8月25日,邵琪伟局长在四川省第四届旅游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我国旅游总收入约为1.29万亿元,约相当于全国GDP总量的3.85%,发展空间还很大。近年来,我国GDP保持8%左右的速度增长,2005到2009年的旅游业总收入平均增长约为11%。如果增长速度不变,旅游业建成支柱产业约需要27年。如果要在10年内成

16、长为支柱产业,则要求旅游业总收入年增长率达到24.7%。旅游行业只有通过超常规发展,才能尽早实现支柱产业目标。一是壮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集中度;二是在企业效益上挖潜,在游客消费水平上挖潜,创造旅游收入增幅高于游客人数增幅的经济发展方式。2005年至2009年,山西旅游总收入平均增长33.8%,旅游接待总人数平均增长14.38%。2009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约相当于GDP的12%,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以旅游业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的国家和地区来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从省内看,旅游业经过了一个低基数基础上的高增长,但占本来就较低的全省GDP总量的比例还不大;和兄弟省市区比较,山西旅游总收入居第13位,距后面的只差几亿元,而距前面的却差几十甚至几百亿。发展是硬道理,山西旅游业必须从产业规模上入手,提高产出效益。一方面要积极鼓励旅游企业建立新的旅游经济运行机制,面向市场需求进行经营。另一方面,改变单纯重视门票经济的落后观念,大力加强旅游要素市场建设,在增加游客逗留时间、扩大消费内容上下功夫。(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