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8《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3392858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8《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8《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8《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8《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8《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8《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1)譬( )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2)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 )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答案】譬(p) 妄(wng)【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譬”容易读错。譬如:拼音是p r,意思是比如。虚妄:x wng词义:没有事实根据的。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懒惰 锻练 折扣 不攻自破B. 盲从 迷信 流俗 辨伪去妄C. 大儒 停滞 墨守 腐草为莹D. 步骤 修正 凶险 辩别是非【答案】B【解析】本题考

2、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B项正确。ACD三项修改为:A.锻炼;C.腐草为萤;D.辨别是非。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_。(2)_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_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3)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_新发明的基本条件。A. 视察只有/才启迪 B. 视察只要/就启发C. 察看只要/就启发 D. 察看只有/才启迪【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要求学生掌握词

3、语的含义,结合语境分析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视察:指察看;审察;考察;上级人员到下属机构检查工作。察看:意思是细看以求了解情况。启发: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启迪:开导,启发。一般的场合、小的方面、较浅的知识理论,用“启发”。而正规的场合、大的方面、较深的知识理论,用“启迪”。结合语境分析,(1)填写“视察”即可。(2)是条件关系的复句,是必要条件。填“只有/才”。“只要/就”是充分条件。(3)启迪用语正规场合。故选A。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B. 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

4、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C. 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D.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运用的把握。ACD三项正确。B项“学士词”前的“句号”应改为“分号”。5.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任何心理活动,任何创作,也许都具有“一次性”。揣度别人是很困难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作者的回顾,事后的创作谈,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实际创作情状复合,是值得怀疑的。甚至揣度自己也未见得容易多少。人不能把脚两次伸进同一条河里。比方说这篇小说写过这么久了

5、,尽管我现在能尽力回忆当时写作的心境,但时过境迁,当时的心境是绝对不可能再完整地重现了。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排列句序的能力。阅读可知,句是作者关于“心理活动”和“创作活动”的观点,其他各句则是论证观点的论据。说的是心理活动,的“甚至”表明应在之后;说的是创作活动,是依据,是推断,其顺序为;是一句哲理名言。按照论证的一般结构进行组合,6个句子的逻辑顺序可以是:先说心理活动,后谈创作活动,再用哲理名言加以佐证,最后得出观点。排序为:。选:D。6.文学常识填空。(1)顾颉刚,字_,著名的_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6、2)三皇指的是伏羲、_、_,五帝指的是_、颛顼、帝喾、_、_。【答案】 (1). 铭坚 (2). 历史 (3). 神农 (4). 女娲 (5). 黄帝 (6). 唐尧 (7). 虞舜【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把握。要求学生牢记相关常识。顾颉刚,字铭坚,号颉刚。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三皇出自尚书大传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二、阅读理解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小题。7.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8. 围绕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9.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

7、于流俗传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中的“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10. “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一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答案】7.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8. 提出了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以及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两个分论点,二者之间是递进关系。 9. 不能。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问家都包括在内,都要善于经常怀疑、提问、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是建立新学说的基本条件。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10. 对比论证

8、,通过正反对比,突出“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的分析判断能力。论点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它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论点的提取方法有多种:有些议论文的题目就是论点;在文章的开头;在文章中间;在文章结尾。另外还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往往是一个判断句,是明确表明观点态度的句子。阅读文本,本文的标题只提出了本文议论的问题,即怀疑精神与做学问的关系问题,所以只是论题。根据这一论题,结合“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肯随便轻信,便是怀疑的精神,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就是

9、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获得新发明,怀疑精神也是基本条件”这些内容可提炼出本文的论点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分论点的理解及概括能力。在议论文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在议论文中,分论点也很重要,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通读全文,本文围绕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以及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两个分论点。从文章概括两个分论点的一句话运用的关联词看出来。这句话是“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

10、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采用的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不仅还”,所以分论点之间是递进关系。据此理解作答。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做这类题,可以采用以下答题模式:不能+词语起修饰、限制作用+词语在文中含义(扣住论点和分论点)+去掉的后果+准确周密。结合文章中的这个句子分析作答。本题的解答可以概括为:不能。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问家都包括在内,都要善于经常怀疑、提问、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是建立新学说的基本条件。如果去掉这些词则变成必须的,与客观事实不符,这些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据此作答。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根据具体内容判断。论证方法的作用联系全文的中心论点和本论证方法所在文段中的分论点来阐述论证方法的作用,即阐述了什么问题,论证了什么观点。根据不同的论证方法用评价语,如“有力地证明”“形象生动地说明”等。这个句子通过“否则”一词就可以看出,语句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正反对比,突出“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据此理解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