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8《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3392852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8《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8《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8《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8《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8《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8《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1)陈太丘与友期行 ( )(2)太丘舍去 (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4)友人惭,下车引之 ( )【答案】(1)约定 (2)舍弃 (3)舍弃 (4)拉,牵拉【解析】解释词语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特殊文言现象。2.说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义。(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元方入门不顾。 【答案】(1)古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义:指儿子和女儿。(2)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与“来”相对。(3)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解析

2、】要注意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撒盐/空中差/可拟 B.白雪/纷纷何/所似C.未若/柳絮/因风起 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答案】C 【解析】A句正确朗读节奏为:撒盐/空中/差可拟;B句正确朗读节奏为:白雪/纷纷/何所似;D句正确朗读节奏为:左将军/王凝之/妻也。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2)待君久不至,已去。【答案】(1)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们谈论文章的义理。(2)等您好久您没有来,他已经走了。【解析】古文今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所谓直译,是指紧扣原文,

3、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方法。它要求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5.填空。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两篇文章都出自_,它是由_(朝代)_组织人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这两篇讲述的都是_的故事,第一篇故事的主人公叫_,第二篇故事的主人公叫_。【答案】世说新语 南朝宋 刘义庆 智慧儿童(表现儿童聪明才智) 谢道韫 陈元方【解析】南朝宋,不是南宋。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

4、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与儿女讲论文义 ( )(2)俄而雪骤 ( )(3)撒盐空中差可拟 ( )【答案】(1)谈论 (2)急 (3)相比【解析】解释词语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特殊文言现象。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未若柳絮因风起。【答案】(1)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2)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解析】古文今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所谓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

5、翻译的方法。它要求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答案】寒雪日 内集 谢太傅与儿女 讲论文义【解析】结合语境答题。9.为什么要在结尾交代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答案】作者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谢道韫才情的赞赏。【解析】起到强调的作用,用语郑重。(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孔文举年十

6、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注】中表亲戚:有堂表关系的亲戚。奕世:累世,一代接一代。踧踖(c j):局促不安的样子。10.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是( )A.随父到洛(洛阳) B.为司隶校尉(担任)C.既通,前坐(以后) D.君与仆有何亲(仆人)【答案】D 【解析】“仆”指

7、代“我”,古人的谦称。11.对下面加点的名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文举年十岁(孔融,字文举,孔子二十世孙) B.先君仲尼(即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C.君先人伯阳(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 D.太中大夫陈韪(是皇宫里的御用医生)【答案】D 【解析】“太中大夫”是指朝廷中的文职官员。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答案】因此我和您是世代交好啊。有人把孔文举的话告诉了他。陈韪说:“小的时候聪明,但长大后未必还是一样出色。”【解析】古文今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所谓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方法。它

8、要求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13.孔文举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让陈韪感到“大踧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因为孔文举话中有话,意思是,想必您小时候一定非常聪明,所以现在才变得这么笨。【参考译文】孔文举十岁时,跟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很有名望,担任司隶校尉。登门拜访的都是杰出的人才、享有清名的人,以及与他有堂表关系的亲戚,只有这些人才被允许通报进门。孔文举到了他门口,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通报后,孔文举进去坐在前面。李元礼问道:“您和我是什么亲戚啊?”孔文举回答说:“从前我的先人孔仲尼和您的先人李伯阳有师友之亲,因此我和您是世代交好啊。” 李元礼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一个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有人把孔文举的话告诉了他,陈韪说:“小的时候聪明,但长大后未必还是一样出色。”孔文举说:“想必您小时候一定是聪明伶俐的了!”陈韪听后非常尴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