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版)教师培训综合资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388814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心版)教师培训综合资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开心版)教师培训综合资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开心版)教师培训综合资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开心版)教师培训综合资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开心版)教师培训综合资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心版)教师培训综合资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心版)教师培训综合资料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高高等 等教育学 教育学综合资 综合资料 料版 版 如何理解教学 教学方法 书 P86 书P 102 如何理解教学设计及其作用 书 P11 0 教 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了解学生 确定目标 选择教材 选择方法 设计环节 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书 P114 在高校课改中 讲授法的主导地位能被推翻吗 不能 书 P102 讲授法的优 点 什么是课程资源 高校课程资源有什么 作用 书 P75 76 你的教育专业素养的不足之处及改进策略 从高尚的职业道德 合理的知识结构 专业的教学 和科 研能力 良好的身心素质出发 谈谈 你的情况 如何理解课程 资源 书 P75 如何 挖掘利用各种课

2、程资源 书P76 80 怎样让你的教学具有 历史 的纵深感 你过去怎样理解课程 现在呢 书P69 结合你的专业 思考你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有哪些 分析你的 课程资源的优势和弱势 教科书 挖掘课程的历史资源 发掘学生经验中的资源 从 社会生活中寻找 运 用网 络课程 与学术资源 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如何提升自己的人文科技素养 结合你的具体情况 思考 设计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职业生涯规划 从知识 能力 素养几方面出 发言 之有理即可 大学的价值 1 崇尚 学 术 2 适应 并引领 社会 高校 教 学 是师生围绕文化进行的文化传承 创造活动 是一种育人活动 它以文 化的 研究 创新和融合为 前提 直接服

3、务于学生的发 展和 社会实践 大学 生的 需要 与教学密相关的主要是 认知需要 求知需要 理解需要 生理和发展需要 高效教学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一 1 学生的学习以兴趣为基础 2 学生 的学 习以获得多 种成功为 契机 3 学生的学习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条件 4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问题解决的过 程 5 学 生的 学习以有意义学习为关键 高效教学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二 1 课程将帮助学生培养哪些技巧 能力和素质 2 学 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他 们渴望从课堂中获得什么 3 学生需要获得怎样的信息才能学好课 程 怎样获得这些信息 4 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理 解问 题 解决 问题 5 教师如何创造一个 让学生尝试 探

4、索的学习环境 基于前述的认 识可 为 课程设计 教学实施 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 课程设计的取向 课程 设计的模式 课程设计的过程 含微观 课程设计的取向 知识取向 社会取向 学生取向 三 者的结合 知识取向当时没拍 1 学生取向的课程设计 特点 强调学生的兴趣 需要 能作为课程设计的核 心 使课程适应学生而非学生适应课程 主 张 学习使学生 在与 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创造意义 产生知识 学习 成果 有赖于学生主 动 介入 及丰富的教育环境的提供 2 社会取向的课程设计 特点 注重社会功能性知识 即着眼于使学习者掌握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 技术 技能 强 调社会实践活动或社 会问题解决能力 社会适应

5、型 社会重塑 型 课程设计的 模式 目标模式 以目标 为核 心 围绕课程目标的确立与实施 评价进行的课程设计 过程模式 关注过程 主张先详述程序原则和过程 然后再在教育活动 经验中不断 予以 改 进 修正 1 课程开发的依据 教育意味着享受教育者传授具有价值的东西 即发展学习者的知识和 理解力 教育应有自己的固有的内在价值和优劣标准 人 们完 全可以通过详细说明 内容 和程 序原则的方法来合 理的 开发课程 2 课程 内容 是反映各学科领域内在的价值的概念 原则和方法 3 课程 评价 是一种批判模式而非评分模式 以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知识形式 实现程序原 则为依据 成绩评定是通过批判的反 映学 生

6、所做的工作 来改进学生达到活动本身内在的标 准工作的能力 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的诊断和评析 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 目标模 式 设计研究 领域 最具权威性的理论形态 教育实践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实践模式 课程目标的设计 1 目标的来源 2 1 对学生本身的研究 2 对 校外 当代生 活的 研究 3 学科专家的建议 2 目 标的筛选 筛子 哲学 学习心理学 3 目标的陈述 维度 行为 内容 选择学习经 验 实质 确定可能达到既定教育目标的经验类型 构建引发学生学习经验的情境 学习经验的类型 培 养思维技能的学习经验 有助于获得信息的学习经验 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的学习经 验 有助于培养兴趣的学习经验

7、组织学习 经验 学习经验之间关系的考察维度 从一个 时刻到另一个时刻 纵向关系 从一个领域到另 一个领域 横向关 系 有效学习经验组织的准则 连续性 顺序性 整 合 性 学 习经 验组织的要素 用来作为组织学习经验下所的课程要素 课程要素 课程类 型 具体科目 科目内容 课程类型的关系形态 不同课程类型之间的比重关系 学科与活动 分科与综合 比选修 国家 地方与校本等 科目之间的关系形态 同一课程体系中不同科目之间的比例关系 语 数 外等 科目内容之间的关系形态 同一科目中不 同内 容之间的比例关系 概念 原理 运用等 高校常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发现法 案例教学法 项目教学

8、法 任务 驱动 教学法 讲授法 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 叙述事实 解释概念 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 的教学方法 包括 讲述 讲解 讲读 讲演等主要形式 讲授的实质则是以教师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 但不能代替学 生的 理解 讲授的作用一方面 在于 以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帮助学生克服理解上的困难 另一方面在于教师以自己理解问题的 方法去指导学生学会理解 讲授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如何运用自己的理解以达到学生的理解 运用原则 有意义学习 通过理解而 产生的学习 二 灵活运用多种讲授方式 第一 问题法 或叫矛盾分析法 第二 逻辑方法 原理中心法 第三 理论联系实际及直观的方法 第四 有效利 用教 学语言 轻重

9、缓急 语速 有声无声 板书 第五 重视学生的 反馈 信息 及时回应与强化 第六 学生听课方法的指导 听记等 三 问题中心讲 授的组织结构 事实 1 标准 1 方法 1 事实 2 问题解决的标准 标准 2 方法 2 方 法优 劣评价 最优化选择 事实 3 标准3 方法 3 四 正确处理讲稿与教 材的 关 系 讲稿 与教 材之间应保持一种 不即不离 若即若离 的关系 实际讲授式的临场发挥可能与讲稿不完全相同 讨论法 针对一定主题展开师生 学生之间的对话 从而解决问题 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 课 堂讨论的类型 以理解和应用为主要目的的知识性讨论 以弄清某难题为主旨的争论 以揭示问题矛盾为主旨的争 论 发

10、现法 是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教材进行再发现 以掌握知识并发展创造性思维与发现能力 的一种教学方法 具有通过发现过程进行学习和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方法的双重含义 发现法的运用 第一 创设一定的情境 使学生在这个情境中产生矛盾 提出 所需 要解决 或研究的问题 第 二 学生利用有关资料 对 问题的解答作出假设 第三 学生从理论上或 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如有不同观 点 可以展开辩论 第四 对检验 假设的过程进行总结 得出结论 发现问 题 确定问题 提出问题 提出假设 验证假 设 案例教学 法 3 案例教学 教师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的宗旨 遵循教学目的的要求 针对教学内容 选 择恰当案例 并以案例为基本素

11、材 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 情境 中 通过师生 生生 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 动 积极参与 平等对话和研讨 促使学生充分理解问题之复杂性 变 化性 多样性等属性的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 项 目教学法 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项目 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 任务 驱动 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积极参与到预设任务的完成中 通过对任务的 分析 找出其中已掌握的知识 未掌握的知识 并选择合适的解决办法完成新知识的掌握 进而完 成知识的建构 任务教学法的实施 1 任务的设计 2 任务完成的引导 增强学生对方法的认识 主动学习 引导思考

12、和获得完成任 务的 相关知识 3 总结 引导举一反三 高校教学方法运用的特点 激励自学 问题教 学 教会学生 如 何学 习 如何思维 如何研 究 二 一 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1 专业理念 知识 学生 自我 专业理念对教育工 作本 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 的关 于教学 的认 识和信念 如何 看待知识 如何看待课程 教学 学生 师生关系 课堂等 2 专业知识 专业 知识 教学知识 3 专 业能 力 教学 科 研 4 专业 道德 学为 人师 行 为示范 5 身心素质 我们首先是一个真诚 有 爱 健康 快乐的人 二 传统的知识观 知识是人类的认识成果 是前人经验的总结 知识独立于认识主体之外 相应的教学观

13、 知 识可 以由教师 传授 给学生 学生 适应 知 识而 不是知识去适应学生 知识 和真理都具 有唯 一性 掌握 标准答案 理所当然 新型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人类的知识是客观的 一种公共知识 但 每 个个 体身 上又是 主观 的 是主观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 知识是由认识者的认识能力 实践活动 兴趣 价值观所选择和建构的结果 相应的教学观 知识的学习不是知识的 传授过程 而是一个主动 生成 的过程 重视学 生自身的经验 名词形态的经验 过去经历了什么 积累了什么 动词形态的经验 现在正 在经历什么 怎么经历 重视学习过程中的互动 参与 对话 实践 反思 让 学习活 动 与 生活事件

14、相关 联 使学习 富有 意义的过程 三 知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任 何个体掌握的知识都建立在自己经验 理解和态度基 础之上 新摄取的信息与自己固有的理念进行碰撞 扬弃 最终进行融合 形成该个体新的 理念认识与行为模式 只有达到这一步 这种 新摄 入的信息对于该个体来 说才 能成为有效知 识 这种知识观意味着我们对学习有了新的了解 意味着学习过程中对 人 的尊重 意味着以 学生为中 心 的课程观将成 为我 们教学的价 值取 向 四 如何安排教学 知识无法直接灌输给学习者 学生必须主动参 与整 个学习过程 根据自 己先前的经验 与他人协商 对话 沟通在交互质疑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的意义 五 教学理

15、念 强调 学生的能 动性 重视 对话型 课堂文化 通过协商与对话 人们可以 看到 不同的观点 对知识的理解会更 全面 更丰富 因此 合作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受到建构 主义 的广泛重视 强调 知识 运用的情境性 人只有在受到现实需要激发才会开动脑筋 解决问题 教学中要为 学生创设激发学 习的 情 景 学习是终身活动 知识的主观性与情景性 决定 了 不是记住一种知识就去终身使用它 而是 不断更新和建构形成新的认识 六 教 学模式 激发学生 的主 动性 找到切入点 教学内容 现实需求 连接 点 布置任务 清晰 现实 有趣 4 进行指导 思路建议 模式参考 学生自主完成 鼓励 支持 肯定 动脑 如何完成

16、整个任务 思路 动手 积累什么样的 素材 资料 动口 如何表达说服听众 沟通 团队协作 表达能力 总结点评 七 如何对待学生 1 认识学生的独特性 每个学生是如此不同 同样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每个学生接受起来都不一样 因材施教奥 VS 现 实制约 上课老 师的 经验 记住一些名字 了解一些学生 设置一些活动 2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 独立 选择 调控 创造 自 我认知 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被动 接受和服 从 VS 学生是知 识意 义的主动建构者 教 VS 学 每个学生都有巨 大的 发展潜力 他们 每一点的不成熟都孕育着巨大的成长价值 他们是独立 的主体 具有难以置信的创造力 他们是具有完整的知 情 意 行的立体的人 了解研究学生 热爱尊重学生 主 动沟 通交往 努力提高自身 3 与学生相处爱心和支持是法宝 尊重和自信是良方 八 学科知识 我们为什么坚持科研 教育知识 1 理论知识 开展教学活动所需的教育学知识 教育原理 心理学 教学论 学习论 班级管理 现代教育技术等 2 操作技巧 教学智慧 手段和风格 课堂导入 强化 发 问 课堂管理 沟 通与 表达 结课 教学评价等 终身学习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