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民国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研讨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388218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民国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研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编》民国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研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编》民国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研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编》民国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研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编》民国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研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民国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研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民国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研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发展论文关于旅游业发展论文:民国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背景透视摘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旅游业出现发展的黄金时期。时局的稳定、国民经济的增长、交通运输的改善、国际汇率的下降、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为当时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关键词 旅游业;发展;背景民国时期,自1923年中国出现第一家旅行代理机构中国旅行社后,中国的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旅游业更是出现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以旅行社业为例,20年代中国只有一家国人创办的旅行代理机构,即中国旅行社。而到30年代,旅行代理机构单上海一地就增至十几家,如中央旅行社、经济旅行社等旅行代理机构及友声旅行团、经

2、济旅行团、精武体育会等众多的旅行团体,它们经营着与中国旅行社这样或那样相仿的业务。其他一些组织如上海青年会、上海平民教育馆也进行过旅游服务1等等。旅游业的发展由此可见一斑。本文依据丰富的史料,对旅游业发展所依存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从而推断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政局的日趋稳定,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和平的环境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政局一直不稳,军阀间的混战连年不断。从1920年的直皖战争到1930年的蒋阎冯桂大战,无年无月无战。虽然战争都是在农村中打的,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灾难,自然也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1930年中原大战后,蒋介石实现了国家真正的统一,

3、政局也开始走向稳定,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以中国旅游业为例,1931年至1937年这段时期正是中国旅行社分支机构增设最快最多的时期。19231937年期间,中国旅行社的分支机构有66处,而这段时期就占了45个,并且其业务经营范围、服务质量都达到了最高水平。由此可见,正如1980年“”:“、完全持久的和平密切相关。”2(P2)对于这种观点,时人也有共识,旅行杂志的主编赵君豪认为“游览事业之有赖于和平者,比任何事业为大。”3二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国民财富增加,促使消费结构发生改变20世纪20、30年代,国民经济增长很快。19121949年中国国民经济每年平均递增5.6%,而19261936年间,增长率

4、为8.3%。1936年更是达到旧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峰。例如,工业生产的发展,如以1926年工业产品总值为100,1931年则为134.4,1936年为186.1,10年内增长了86.1%4。中国的金融业也在一战后,尤其是20、30年代有较大的发展。据1937年的全国银行年鉴,18961937年间共设立银行526家,其中19281937间就设立了137家,占了近30%。银行资本总额也呈增长趋势,若以1912年资本总额的增长指数为100,1916年则为105,1920年为144,1925年为438,1932年则达到5935(P267)。银行资本的来源有一部分是承揽的国家公债,但由于当时中国的银

5、行存款利率一般比外国银行高出45厘左右,因而也开始出现大量的私人存款,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民众已存在了相当可观的储蓄潜力。在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过程中,民众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在19171936年的19年中,国民消费需求总额呈年增长率近4%的态势,同时消费需求结构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于发展和享受性的杂项支出呈上升趋势。根据经济学家刘佛丁的研究,杂项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例, 1917年为4.52%,1922年至1925年为5.94%,1926年至1928年平均为12.66%,1929年至1936年平均为16.06%6(P330)。而在城市中,这种支出比例更高。根据恩格尔系数,40%50%为

6、小康水平的消费,20%40%为富裕状态的消费。从上表中可看出,30年代的中国部分大城市,民众生活是基本处于富裕状态的,其中城市的中上户有将近一半的消费用于享受和发展性的消费支出。以上海为例,30年代上海工人家庭的杂费支出年均112元,占总支出的24.6%。这一比例与当时世界各国相比都是不低的,美国为26.5%,新西兰为6.6%,日本为25.9%,德国为21.6%,英国为14.9%,印度为18.5%8(P334)。据档案记载,“春天是旅行最活跃的季节,尤其是外国清明的几天假期,上海的人们,好象疯狂一样,约有数万人出发赴各地游览,以苏浙两省为最多,间有远至皖赣省”1三交通建设快速发展,为旅行活动提

7、供便利此时期除了铁路、轮船等原有的交通工具出现飞速发展外,一种更为快捷的交通工具飞机也开始投入民用。交通对旅游的作用正如J.Christo-rher Holloway所认识的那样:“私人的和公共的交通工具的发展,对旅游业发展的进程和方向有很大的影响。充分、安全、舒适、快捷、方便和便宜的公共交通是大旅游发展的首要事物。”9铁路方面,在19321937年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二次筑路高潮,共新增建铁路6797公里。其中特别重要的是,1936年秋粤汉铁路完成并与广九铁路实行联运,以及陇海路向西延伸到达宝鸡,从而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横贯东西的交通大动脉。公路方面较具规模的修建是在30年代。1931年至1

8、932年,主办公路的国民党经济委员会筹备处设置了公路主管机构,制定了一些比较具体的筹路规则与办法。到1937年,全国公路达到了110000公里,修筑了11条公路干线。除中央政府有规划的建筑公路外,各省的地方政府对修路一般也比较重视,这对于便利行旅、繁荣地方经济起了积极作用。水运方面,1928年,全国注册轮船有1294艘,28万余吨,1935年增至3959艘,71万余吨。七年间,船数增加2倍多,吨位增加近2倍。它们既在内河航运,也航行外海。航空运输方面,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举办南京上海间的航空运输,尽管每机仅载四名乘客,但成为了中国航空运输的一个新开端。1929年以后,中国的民航运输有

9、了较大发展。1930年8月,中美合办的中国航空公司(CNAC)正式成立。1931年3月,中德合办的欧亚航空公司也宣告成立。其空运路线网延伸到了香港和河内,从而与世界各空运路线相连接。两广地方政府联合组建了西南航空公司,主要飞行于华南各大中城市间,也远飞河内,从而与法国航空公司的河内飞往欧洲的航线衔接了起来10(P54849)。由于中航、欧亚、西南公司的组建及迅速发展,中国的交通事业有了质的进步,使旅行时间大大缩短,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铁路网与公路网不足的缺陷。正是这样四通八达的交通,使得旅人的足迹能遍布各地。尤其对一些短程的游览来说,更为便捷。正如1934年一篇有关上海变迁的文章中说:“如今国内

10、行驶汽车的公路,已完成了不少,有几省地方,公共汽车路线几已完全通达,旧式的骡车和牛车,恐怕不久都将绝迹了。上海人士,现在可以很舒适的乘了汽车去玩赏那名满天下的西湖,有不少利用周末到杭州去旅行,于星期一又很安泰的回到自己的办事处了。”3四汇率的下跌,促进国际旅游的发展汇率反映的是货币的国际比较,金本位国与银本位国之间的汇率是随着金银比价的变动而变动的。1935年11月以前,中国是国际商业界唯一实行银本位制的国家。白银在中国是货币,而在非银本位国家是商品,因而中国的银价一直为世界市场所左右。从1836年至1935年一百年的金银比价来看,世界银价呈下跌趋势11。18361873年间,金银比价十分稳定

11、,一直在1:15左右,但1874年起银价开始下跌,80年代以来达到1:22,到1915年时,几近1:40。其后一段时间出现回升,1920年为1:15,但其后又开始下跌,尤其是在1930年后猛跌,金银比价达到1:53,1933年更达到1:78,在60余年的时间里,下跌了5倍。而这种变动与中国货币的汇率是一致的。汇率的下跌,意味着中国货币贬值,外国货币坚挺,因而外币在中国的购买力增强,外侨在华投资也相应扩大,外人来华人数日益增多。正如J.Chris-torher Holloway所说:“不同国家旅游者的输入实际上是被新旅游吸引物的发展和奖励方法尤其是汇率的降低以及其他措施所激发。”9根据张俐俐对2

12、0世纪头三十年的旅华外国侨民数、外国人入境人次数和国内外国人客流量指数变动趋势比较的分析13(P119),可以发现20年代的旅华外国人次数呈倍数增长。如果将1879年的外国人入境人数和旅华外国侨民数的指数定为100的话,1900年外国人入境人次数的指数则为21193,1910年为108938,1920年为270952。1900年旅华外国侨民数的指数为42255, 1910年为355114,1920年为816193。1920年以后至1930年,指数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五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首先,政府相关部门支持旅游事业的发展。例如交通部门采取了一系列

13、提倡旅游的措施:(1)对团体票价实行减价,提倡和组织游览活动。1930年,京沪铁路管理局车务处发布广告,降低旅行团体的票价,称“本路行车每日往首都上海之间经过各大站如昆山、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站,皆为中国名胜之区团体旅行,本路订有定章,核减票价.”141932年的国内联运规章中也提及“由中华国有铁路各大车站至中国各名胜地点有减价之来回游览票发售”,“各联运车站并有减价之周游票发售”等等15。除核减票价外,交通部门还组织各种游览团。如天津北宁路局于1936年12月底组织北平汤山游览团,津浦路局主办了济南泰山旅行团。北平公共汽车于1936年4月1日起,加开温泉汤山两路游览。京沪、沪杭甬铁路还随

14、时举行划船竞赛,登高竞赛、菊花展览、探梅旅行及赏月旅行。16它们不仅在设备供应方面力求增进旅客的便利,而且降低票价,以期旅行机会的普及。(2)编辑旅游类丛书,组织商品博览会等进行旅游宣传。国有铁路联运规章曾规定,要求联运各路择本路沿线最著名的名胜,用中英文两种文字按站分别编制宣传刊物。所有该站附近的名胜,均编列在内,赠送游客16。可以说这是我国系统的游览宣传的开始。1931年,联运处刊出了文字及装帧都很精美的英文小册China For The Tourist。1936年, 全国公路交通委员会编印了京芜、芜宣、宣歙、歙黄及南京至宣城五段公路的旅行指南等等16。1935年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除

15、陆续刊印沿线各地导游录,廉价发售外,还搜集江浙两省著名塔影38幅,编辑成“东南塔影”一书。17。路局政府还曾分别在上海、南京、北平及青岛分别举行过全国铁路沿线出产货品展览会,其中在青岛举办的第四届,设有“名产”、“津浦”“京沪沪杭甬”、“胶济”等馆,每天下午在礼堂放映各路沿线风景影片16,对旅游资源进行宣传。(3)组织旅游服务社,加强旅游设施的建设,以便利行旅。1936年国有铁路国内联运章程规定通都大邑都应设立问讯处。全国公路交通委员会于1937年1月在安徽宣城设立“游旅服务社”,办理答复外界对于公路游旅的咨询,介绍食宿游憩处所,印发公路旅行指南、公路地图、路线记录,代办附近公路导游。该会还选

16、了一条自南京至黄山的路线作为“交通设备实验路”,所有旅行、食宿、厕所、沿线电话等事项均分别予以洽办。16为了方便旅客的旅行,有的省局还实行公路与铁路的联运。湖南公路局自1933年6月起,重订了湖南公路全线行车时刻表,每日行车均有定时。如旅客于启行时购买了铁路与公路联运票的,由铁路局预先电知公路局,按名额留座位,行李亦可在启程站挂联运牌子,到目的地提取,手续至为简便18。与此同时,国民政府颁布了古物保存法及施行细则,内政部也颁布了名胜古迹古物保存条例,古物保管委员会北平分会订定了古迹文物登记细则19。国民政府还成立了古物保管委员会,专门管理全国古物古迹保管研究及挖掘事宜,以加强对游览资源的保护。16不少地方政府对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