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典名言集锦教材课程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3384966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经典名言集锦教材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经典名言集锦教材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育经典名言集锦教材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育经典名言集锦教材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育经典名言集锦教材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经典名言集锦教材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经典名言集锦教材课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在名家的思考里思考,在自家的思考里深邃请你在下列关于教育的名句中选择一句,围绕此句的主题,联系实际思考,写出8001200字的感悟小论文,在5分钟时间里作讲演。第一章:关于教育与教育学1、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植物的形成在于栽培,人的形成在于教育。”康德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2.我相信,不论孩子将来从事哪一种事业,都应当从小做起。真不知道有多少父母能够认识到他们给予孩子们的所谓“教育”,只会迫使子女陷于平庸,剥夺他们创造美好事物的任何机会。 (美)邓肯自传 3.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

2、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英)洛克4.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法)爱尔维修 5.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6.棍棒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灵更为懦弱,更为固执。 (法)蒙田 7、只有家庭、社会、学校三者配合起来,才能够使孩子健康成长。8、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 (法)卢梭爱弥儿 第二章:教育功能与教育规律1、“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2、拿破仑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强大的力量,即刀枪和思想。从长远来看,刀枪总是被思想战胜的3、人生当中最

3、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及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 (法)卢梭爱弥尔 4、学生在学习上大致可分为四种:“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以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然而生而好学与督促不学的人究竟是少数,大多数得到相当熏染、督促就学习。”陶行知5、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6、著名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就会收获品格,种下品格就会收获命运。”7.“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8.教育者应

4、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苏霍姆林斯基 9.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 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苏霍姆林斯 10、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11、教育上操之过急和缓慢滞后,都会摧残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12.野性难驯的马儿,只要合适地加以训练,是可以成为骏马的。(捷克)夸美纽斯 第三章 关于教育目的1、“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

5、目标。”爱因斯坦 2、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为的要使日后不去再犯。 (捷克)夸美纽斯3、.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人。 陶行知 3、“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蔡元培4、陶行知:“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6、“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7、教育的事业并非使年轻人能完美地从事科学研究,而是要开阔年轻人的心胸,使其能尽力运用自己之所长。 -洛克第四章 教师和学生1、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

6、员,是过去历史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乌申斯基2、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爱因斯坦 3、“如果老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只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课本,但既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列夫.托尔斯泰4、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英)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 5、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一个

7、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 (英)斯宾塞教育论 6、“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7、美国第威夫人:“时时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爱他们,大家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的品德,与他们的成绩单没有任何关系。”8、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9、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乌申斯基 10、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乌申斯基1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 卢梭12、“教师”应该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

8、明达、和善的人,同时又要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的本领。 (英)洛克教育漫话 13、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学校,或者反对整个世界。 布鲁诺 14.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苏霍姆林斯基 15.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 16、孩子是活生生的生命,美好的生命,因此对待他们就该像对待同志和公民一样,必须了解和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享受快乐的权利,担当责任的义务。 马卡连柯 17、“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美国教育家爱默生18、“人生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詹姆斯19、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

9、,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20、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 第五章 关于教育内容1、“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2、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苏霍姆林

10、斯基 3、教育的伟大目标不只是装饰而是训练心灵,使具备有用的能力,而非填塞前人经验的累积。 (美)爱德华兹 4、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并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 (美)赫钦斯教育中的冲突 5、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 (美)赛珍珠 6、“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前主席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美国人类资源研究所心理学家赫伯特?格乔伊、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涅托夫勒7、“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好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不仅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

11、”陶行知8、“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德育)9、“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10、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爱因斯坦 11、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12、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 13、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狄

12、德罗 14、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乌申斯基 15、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洛克16、良好的个性胜于卓越的才智。17、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18、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美国诗人惠特曼19、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培根 20、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 布鲁姆21、读史使人明智,读私诗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 - 培根,英国哲学家22、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