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cbx****17 文档编号:133384530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5月20日 15:00 - 17:30】重庆一中高2022级高一(下)期5月月考语 文 试 卷 2020.5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工整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并将试卷整理好带走,妥善保管。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传统诗论普遍认为,真正的好诗是“神品”“逸品”,其中有一种似乎是人力难以达到的“东西”,可称之为“天机”“灵气”等。如果用现代诗学术语说,这就是诗的潜在次序或深层结构。这种潜在次

2、序或深层结构是怎样发现的呢?中国古代诗学对此的回答是有分歧的,形成了“苦吟”和“快吟”的对立。“苦吟”派以中唐以后的孟郊、贾岛等为代表,“快吟”派以苏轼为代表。苏轼认为写诗不必冥思苦搜、琢刻藻绘,要快吟,要“冲口而出”,“无意于佳乃佳”。苏轼的观点作为古代诗学的一种理论,广有影响。“无意于佳乃佳”“冲口而出”实际上提出了一个诗学悖论。一方面,诗人无意于诗,无意于佳;可另一方面却在不经意间“冲口而出”,而有了诗,有了佳诗。这种思路并非苏轼首创,淮南子说山训就有:“求美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历代名画记也有:“夫运思挥毫,自以为画,则失于画矣;运思挥毫,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矣。”苏轼的“无意于佳乃

3、佳”是对这一思路的新的发挥。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苏轼的“无意于佳乃佳”是反对为写诗而写诗、为艺术而艺术,强调写诗的社会功利目的,强调有感而发。这样,诗就是不吐不快、无所避讳的率真之词,无意为诗而终为传世之佳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无意于佳”,即在写诗时精神完全放松,不把写诗当作一回事,不去冥思苦想;“乃佳”,即是在这种不经意间“冲口而出”倒创作出了佳篇。表面上看,诗人的精神状态与产生的结果是矛盾的,实际上却符合心理活动规律。首先,覃思竭虑的精神状态,对科学研究来说十分必要,但对写诗这种审美创造活动来说有时就未必好。因为这种精神状态意味着诗人处于有意识注意中。有意识注意,使诗人完全清醒,意识聚焦并

4、高度活跃,这样诗人的思维是准确的、谨严的、规范的,但也可能由于思维过于准确、谨严、规范而陷入狭隘,不能自由挥写,无法寻找到“灵气”与“天机”。格式塔心理学对意识聚焦作了详尽的研究,证明人类的大脑有一种压倒一切的需要,这就是从眼前任何杂乱形式中选择出一种准确、集中、简单的模式来。对于诗这种复杂的充满自然灵气的结构来说,意识聚焦的这种选择性、集中性、规范性和准确性太缺乏伸缩性与张力了。这也正是苏轼主张“无意于佳”“冲口而出”的原因。其次,诗歌创作是有意识与无意识结合的产物。对诗人来说意识诚然是重要的,但无意识是辽阔的“非洲大陆”,资源非常丰富,营养特别丰足,如果完全没有无意识的滋养,诗歌创作也难以

5、达到极致。苏轼之所以强调“无意于佳乃佳”,强调“冲口而出”,其原因之一就是发现了无意识对诗歌创作的作用。如果说“苦吟”派更重视求助于意识的话,那么“快吟”派则更重视求助于无意识。因为在“无意”的情形下,人的精神放松了,意识对无意识的压力减小了,这时无意识就可能冲破意识的“防卫”,出来施展它的才能。这样,诗人就会出现一种神思恍惚的、弥散的、具有张力的审视和快捷的捕捉,这可能是最富于创造性的一瞬间,自然灵气似乎不思而至,意外佳构仿佛纵手而成。当然,苏轼强调“无意于佳”“冲口而出”,并不是无条件地乱嚷乱叫。他认为要达到“无意于佳乃佳”的创作境界,既要长期“科学”,又要为人豪爽,即以创作主体的学问与性

6、格为条件。诗人只有在根柢深厚、自身强大而具有很强的驾驭能力的情况下,才能做到胸有成竹,达到“无意于佳乃佳”的境界。(摘编自童庆炳诗的潜在次序的发现释“无意于佳乃佳”)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现代诗学并不认同中国传统诗论提出的“真正的好诗蕴含天机灵气”的看法。B.诗人在“无意于佳”的状态下能收获佳作,表面上看似矛盾,实则符合心理活动规律。C.格式塔心理学通过研究认为,对诗歌创作而言,意识聚焦存在缺乏伸缩性与张力之弊。D.若精神放松,无意识就可能在神思恍惚的审视中冲破意识的“防卫”,促成佳作诞生。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揭示内

7、涵和思想渊源,再从不同角度分析,最后指出达成条件,逻辑逐层递进。B.文章引用淮南子说山训,意在论证“无意于佳乃佳”这一诗学悖论并非苏轼首创。C.文章中社会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的分析,都揭示了“无意于佳”如何能够产生佳作。D.文章使用喻证法,以“非洲大陆”喻指无意识,论述了无意识对诗歌创作的巨大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行诗歌创作时,以孟郊、贾岛等人为代表的“苦吟”派冥思苦想,雕琢语言,反复推敲,更注重求助于意识。B.“无意于佳”“冲口而出”的方式,能削弱意识聚焦的影响,从而使诗人免于陷入狭隘,有利于发现“天机”。C.覃思竭虑的精神状态之所以对诗歌创作和科学研究作

8、用有别,是因为作诗与科研相比,二者思维方式不尽相同。D.南宋诗人刘克庄认为:“不求工而自工者,非有大气魄、大能量不能。”这种看法与本文论述的重点基本相同。(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头发的故事鲁迅星期日的早晨,我揭去一张隔夜的日历,向着新的那一张上看了又看的说:“啊,十月十日,今天原来正是双十节。这里却一点没有记载!”我的一位前辈先生N,正走到我的寓里来谈闲天,一听这话,便很不高兴的对我说:“他们对!他们不记得,你怎样他;你记得,又怎样呢?”这位N先生本来脾气有点夸张,时常生些无谓的气,说些不通世故的话。当这时候,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语,不赞一辞;他独自

9、发完议论,也就算了。他说:“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忘却的,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他们忘却了纪念,纪念也忘却了他们!“我也是忘却了纪念的一个人。倘使纪念起来,那第一个双十节前后的事,便都上我的心头,使我坐立不稳了。“多少故人的脸,都浮在我眼前。几个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里一颗弹丸要了他的性命;几个少年一击不中,在监牢里身受一个多月的苦刑;几个少年怀着远志,忽然踪影全无,连尸首也不知那里去了。“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

10、渐平塌下去了。“我不堪纪念这些事。“我们还是记起一点得意的事来谈谈罢。”N忽然现出笑容,伸手在自己头上一摸,高声说:“我最得意的是自从第一个双十节以后,我在路上走,不再被人笑骂了。“老兄,你可知道头发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贝和冤家,古今来多少人在这上头吃些毫无价值的苦呵!“我们的很古的古人,对于头发似乎也还看轻。据刑法看来,最要紧的自然是脑袋,所以大辟是上刑;次要便是生殖器了,所以宫刑和幽闭也是一件吓人的罚;至于髡,那是微乎其微了,然而推想起来,正不知道曾有多少人们因为光着头皮便被社会践踏了一生世。“我们讲革命的时候,大谈什么扬州三日,嘉定屠城,其实也不过一种手段;老实说:那时中国人的反抗,何尝因为

11、亡国,只是因为拖辫子。“顽民杀尽了,遗老都寿终了,辫子早留定了,洪杨又闹起来了。我的祖母曾对我说,那时做百姓才难哩,全留着头发的被官兵杀,还是辫子的便被长毛杀!“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只因为这不痛不痒的头发而吃苦,受难,灭亡。”N两眼望着屋梁,似乎想些事,仍然说:“谁知道头发的苦轮到我了。”“我出去留学,便剪掉了辫子,这并没有别的奥妙,只为他不太便当罢了。不料有几位辫子盘在头顶上的同学们便很厌恶我;监督也大怒,说要停了我的官费,送回中国去。”“不几天,这位监督却自己被人剪去辫子逃走了。去剪的人们里面,一个便是做革命军的邹容,这人也因此不能再留学,回到上海来,后来死在西牢里。你也早忘却了罢?”“过

12、了几年,我的家景大不如前了,非谋点事做便要受饿,只得也回到中国来。我一到上海,便买定一条假辫子,那时是二元的市价,带着回家。我的母亲倒也不说什么,然而旁人一见面,便都首先研究这辫子,待到知道是假,就一声冷笑,将我拟为杀头的罪名;有一位本家,还预备去告官,但后来因为恐怕革命党的造反或者要成功,这才中止了。”“我想,假的不如真的直截爽快,我便索性废了假辫子,穿着西装在街上走。”“一路走去,一路便是笑骂的声音,有的还跟在后面骂:这冒失鬼!假洋鬼子!”“我于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们骂得更利害。”“在这日暮途穷的时候,我的手里才添出一支手杖来,拼命的打了几回,他们渐渐的不骂了。只是走到没有打过的生地

13、方还是骂。”“这件事很使我悲哀,至今还时时记得哩。我在留学的时候,曾经看见日报上登载一个游历南洋和中国的本多博士的事;这位博士是不懂中国和马来语的,人问他,你不懂话,怎么走路呢?他拿起手杖来说,这便是他们的话,他们都懂!我因此气愤了好几天,谁知道我竟不知不觉的自己也做了,而且那些人都懂了。“宣统初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惟恐不远,官僚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子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有一日,几个学生忽然走到我的房里来,说,先生,我们要剪辫子了。我说,不行!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你怎么说不行呢?犯不上,你们还是不剪上算,等一等

14、罢。他们不说什么,撅着嘴唇走出房去,然而终于剪掉了。“呵!不得了了,人言啧啧了;我却只装作不知道,一任他们光着头皮,和许多辫子一齐上讲堂。“然而这剪辫病传染了;第三天,师范学堂的学生忽然也剪下了六条辫子,晚上便开除了六个学生。这六个人,留校不能,回家不得,一直挨到第一个双十节之后又一个多月,才消去了犯罪的火烙印。“我呢?也一样,只是元年冬天到北京,还被人骂过几次,后来骂我的人也被警察剪去了辫子,我就不再被人辱骂了;但我没有到乡间去。”N显出非常得意模样,忽而又沉下脸来:“现在你们这些理想家,又在那里嚷什么女子剪发了,又要造出许多毫无所得而痛苦的人!”“现在不是已经有剪掉头发的女人,因此考不进学

15、校去,或者被学校除了名么?”“改革么,武器在那里?工读么,工厂在那里?”“仍然留起,嫁给人家做媳妇去:忘却了一切还是幸福,倘使伊记着些平等自由的话,便要苦痛一生世!”“我要借了阿尔志跋绥夫的话问你们:你们将黄金时代的出现豫约给这些人们的子孙了,但有什么给这些人们自己呢?”“阿,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一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你们的嘴里既然并无毒牙,何以偏要在额上帖起蝮蛇两个大字,引乞丐来打杀?”N愈说愈离奇了,但一见到我不很愿听的神情,便立刻闭了口,站起来取帽子。我说,“回去么?”他答道,“是的,天要下雨了。”我默默的送他到门口。他戴上帽子说:“再见!请你恕我打搅,好在明天便不是双十节,我们统可以忘却了。”注:双十节:中华民国国庆纪念日。斑驳陆离的洋布:中华民国的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横列,又称五色旗。髡:“去发”的刑罚。嘉定屠城:清朝顺治二年清军攻入嘉定城,三次大规模屠杀汉人。拖辫子:满族旧俗,男子剃发垂辫。洪杨:指洪秀全和杨秀清,二人同为太平天国领袖。他们领导的起义军留发而不结辫,被蔑称为“长毛”。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五段“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一句中,“国民”一词,寓庄于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