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急症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3383828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治疗急症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针灸治疗急症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针灸治疗急症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针灸治疗急症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针灸治疗急症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灸治疗急症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治疗急症PPT课件(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症 1 熟悉晕厥 虚脱 高热 抽搐 急痛的病因病机 掌握其辨证分型 针灸治疗 了解其针刺操作方法 2 了解出血证的病因病机 辨证分型 熟悉其针灸治疗 晕厥 概述 晕厥是指骤起而短暂的意识和行动的丧失 属于中医 厥证 脱证 的范围 其特征为突感眩晕 行动无力 迅速失去知觉而昏倒 数秒至数分钟后恢复清醒 本病常因精神刺激 惊恐 体位变动而诱发 晕厥 病因病机 发病原因多由元气虚弱 病后气血未复 产后失血过多 每因操劳过度 骤然起立等致使经气一时紊乱 十二经脉气血不能上充于头 阳气不能通达于四末而致 或因情志异常波动 或因外伤剧烈疼痛 以致经气逆乱 清窍受扰而突然昏倒 现代医学认为 晕厥主要是由各

2、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短暂性缺血 缺氧所致 晕厥 辩证 始则自觉头晕乏力 眼前昏黑 泛泛欲吐 继则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 面色苍白淋漓 四肢厥冷 血压下降 短时尚能逐渐苏醒 1 虚证素体虚弱 疲劳惊恐而致昏仆 面色苍白 四肢厥冷 气短眼花 汗出 脉细缓无力 2 实证素体健壮 偶因外伤 恼怒等致突然昏仆 不省人事 呼吸急促 牙关紧闭 舌淡苔薄白 脉沉弦 晕厥 基本治疗 治则 苏厥醒神 处方 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方义 水沟位居任督交接之处 督脉入脑上颠 取之以接续阴阳经气 有开窍醒神之功 中冲刺之能调阴阳经气之逆乱 为治疗昏厥之要穴 涌泉引气下行 最能醒神开窍 多用于昏厥之重证 足三里可补气血而和中 以资气

3、血之源 随证配穴 虚证配气海 关元 百会 俱灸 实证配合谷 太冲 操作 毫针刺 虚证补 实证泻 虚证可灸 晕厥 其他治疗 耳针法选穴 神门肾上腺心皮质下方法 毫针刺 强刺激 每次留针15 30min 晕厥 附注 针灸对情绪激动 外伤疼痛引起的晕厥效果良好 其他原因者可作为临时辅助治疗 对晕厥须详细检查 明确原因 以便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晕厥 参考文献 李惠芳介绍杨柏如针灸治疗厥证的经验 实证宜疏肝降逆 开窍启闭 针用泻法 人中穴刺向鼻中隔用捻转泻法 合谷 太冲行提插捻转泻法 丰隆 涌泉行提插泻法 井穴 曲泽 委中放血 虚证应调补气血 回阳救逆 针用补法 百会 关元以大炷灸法 内关 神门行捻转补法

4、 所介绍杨柏如4例典型病案全部治愈 李惠芳 杨柏如针灸治疗厥证经验 针灸临床杂志1994 10 3 3 虚脱 概述 虚脱 类似今之休克 发病急暴 证候凶险 多由大汗不止 大吐 大泻 大量失血 或温热之邪久留 严重损伤气血津液 有因元阳素亏 寒邪深重 以致正不胜邪 阳气虚陷 两者均可导致阴阳的衰竭 亦就是亡阴和亡阳 虚脱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大量失血 大吐大泻 或因六淫邪毒 情志内伤 药物过敏或中毒 久病虚衰等严重损伤气血津液 致脏腑阴阳失调 气血不能供养全身所致 甚者导致阴阳衰竭 出现亡阴亡阳危候 虚脱 辩证 面色苍白或紫绀 神志淡漠 反应迟钝或昏迷 或烦躁不安 尿量减少 张口自汗 肢冷肤凉 血

5、压下降 脉微细或芤大无力 1 亡阳兼见呼吸微弱 唇发紫绀 舌质胖 脉细无力 2 亡阴兼见口渴 烦躁不安 唇舌干红 脉细数无力 若神志不清转入昏迷 呼吸微弱 心音低钝 脉微欲绝 为阴阳俱脱之危候 虚脱 基本治疗 治则 回阳固脱 苏厥救逆 处方 素髎水沟内关方义 素髎属督脉 有升阳救逆 开窍清热之功 急刺可使血压回升 水沟这苏厥救逆之要穴 急刺可回阳固脱 内关宁心安神 三穴合用 回阳固脱 随证配穴 神志昏迷配中冲 涌泉 肢冷脉微配关元 神阙 百会 俱灸 操作 毫针刺 用补法 并灸 虚脱 其他治疗 耳针法选穴 肾上腺皮质下心方法 毫针刺 中等刺激强度 每次留针60 120min 3 艾灸法选穴 百会

6、膻中神阙关元气海方法 艾炷直接灸 每次选2 3穴 用中等艾炷灸至脉回汗收为止 虚脱 附注 虚脱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发病突然 病情复杂 须针对原因采取不同治疗方法作为抢救措施之一 虚脱 参考文献 张从道应用针刺治疗休克150例 其中心原源性休克30例 感染性休克15例 低血容量性休克20例 过敏性休克15例 创伤性休克50例 主要表现为反应迟钝 面色苍白 出虚汗 肢端发绀 脉沉细数 血压下降至可诊断休克范围 取穴 主穴取人中 涌泉 合谷 内关 足三里 百会 配穴 呼吸困难配孔最 列缺 剧疼配阿是穴 耳穴交感 腹痛配中脘 烦躁不安配神门 尿少尿闭配照海 太冲 肾俞 肢冷配内庭 阴陵泉 方法 进针后大

7、幅度捻转提插 每5min1次 留针30min 1日1次或1日2次 待病情稳定 再按常规1日1次 巩固疗效 1周为1疗程 结果显示l50例中显效96例 64 有效44例 29 3 无效10例 6 7 总有效率93 3 张从道 针刺治疗休克150例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1989 39 4 22 高热 概述 高热是指体温超过39 的急性症状 中医文献所称的 壮热 实热 日晡潮热 等 均属于高热的范畴 其病因多由外感引起 亦有内伤发热者 本节主要讨论外感发热的辨证及治疗 高热 病因病机 外感风热之邪从口鼻而入 卫失宣散 肺失清肃 或温邪疫毒侵袭人体 燔于气分 或内陷营血 引起高热 亦有因外感暑热之邪 内犯

8、心包而致者 高热 辩证 外感高热 发病急 病程短 体温在39 以上 初起伴有恶风寒等外感证候 1 风热表证高热恶寒 咽干 头痛 咳嗽 舌红苔黄 脉浮数 2 肺热证伴有咳嗽 痰黄而稠 咽干口渴等症 3 热在气分高热汗出 烦渴引饮 舌红 脉洪数 4 热入营血高热夜甚 斑疹隐隐 吐血便血 舌绛心烦 高热 基本治疗 治则 清泻风热 处方 大椎十二井十宣曲池合谷方义 大椎属督脉 为诸阳之会 总督一身之阳 十二井 十宣皆在四末 为阴阳经交接之处 三穴点刺 具有明显的退热作用 曲池为阳明经合穴 配合谷清泻阳明实热 诸穴共奏疏解表邪 清泻风热之功 随证配穴 风热配鱼际 外关配中冲 外关 肺热配少商 尺泽 气分

9、热盛配内庭 厉兑 热入营血配中冲 内关 操作 毫针刺 用泻法 大椎 十宣 井穴点刺出血 高热 其他治疗 耳针法选穴 耳尖耳背静脉肾上腺神门方法 耳尖 耳背静脉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余穴用毫针刺 强刺激 每次留针15 30min 刮痧法选穴 脊柱两侧和背俞穴方法 用特制刮痧板或瓷汤匙蘸食油或清水 刮脊柱两侧和背俞穴 刮至皮肤红紫色为度 高热 附注 针灸退热有很好的效果 但在针刺治疗的同时 须查明原因 明确诊断 高热 参考文献 周楣声等应用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33例 以熏灸大椎为主或火针代灸 适当选用百会五针 左右风池 手足三里 曲池 合谷等 入院患者体温在38 以上者21例 平均退热时间为2 43天

10、 并发现凡热度愈高 用火针代替灸其退热作用愈快 针后常可在lmin左右热势被控制 下降l 一1 5 再次回升者少 周楣声 等 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再次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1990 10 3 35 抽搐 概述 抽搐 是指四肢不随意的肌肉抽动 或兼有颈项强直 角弓反张 抽搐同时常见意识丧失 或发作后昏迷 临床分为发热性抽搐 外感 和无热性抽搐两类 发热性抽搐多由温热之邪损及营血 或热邪内犯心包 热盛动风 无热抽搐每以脾虚不运 津液凝聚成痰 痰热化风 或脾肾阳虚 久泄耗液 血虚生风 以致肝风内动 痰蒙络窍 发为抽搐昏迷 本证常见于小儿惊厥 温热病邪入营入血 破伤风 癫痫 颅脑外伤以及癔病等 抽搐 病因

11、病机 本证病因很多 多为感受时邪 郁闭于内 化热化火 或饮食不节 湿热壅滞 郁久化火 火扰神明 热极引动肝风 经筋功能失常而抽搐 或因脾虚湿盛 聚液成痰 上蒙清窍而致 亦有脾胃素虚 气血不足而致虚风内动者 抽搐 辩证 本证以四肢抽搐为特征 或兼见短时间的意识丧失 两目上翻或斜视 牙关紧闭 或口吐白沫 二便失禁 严重者伴有昏迷 1 热极生风多兼表证 起病急骤 有汗或无汗 头痛神昏 2 痰热化风多见壮热烦躁 昏迷痉厥 喉间痰鸣 牙关紧闭 3 血虚生风多无发热 伴有手足搐搦 露睛 纳呆 脉细无力 抽搐 基本治疗 治则 熄风定惊 处方 百会印堂人中合谷太冲方义 百会 印堂既能熄风定惊 又能开窍醒神 人

12、中为止抽搐之要穴 合谷 太冲相配 称为开四关 为熄风止痉之首选穴 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 先宜熄风定惊 然后对因治疗 随证配穴 发热配大椎 曲池 神昏配十宣 涌泉 痰盛配内关 丰隆 血虚配血海 足三里 操作 毫针刺 用泻法 抽搐 其他治疗 耳针法选穴 皮质下肝脾缘中耳中心方法 每次选用3 4穴 毫针刺 强刺激 3 电针法选穴 内关四神聪合谷太冲神门方法 毫针刺后通脉冲电 刺激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每次通电10 30min 用于急性发作的患者 抽搐 附注 抽搐使用针刺治疗 可作为对症治疗的应急方法 治疗的同时须查明原因 抽搐 参考文献 罗广明用针刺治疗小儿乙型脑炎引起的抽搐36例 取穴 太阳 少商

13、尺泽 百会 合谷 大椎 曲池 足三里 手法 急救抽搐昏厥选用三棱针 常规消毒 点刺太阳 少商 尺泽穴出血 并在太阳 尺泽穴拔罐2 3min 获得即时清醒 然后用毫针刺百会 向后横刺4分 直刺曲池 合谷各1寸 大椎0 8寸 四穴均用泻法不留针 刺足三里1 2寸 留针15min 项背部及风池 大椎穴梅花针重叩5min 每日针刺2次 放血1次 结果显示 36例中痊愈33例 其中针刺2 3次即愈者24例 4 6次治愈者6例 针刺15次结合药物治疗而愈者3例 共占96 17 显效3例 占8 33 有效率100 罗广明 针剂治疗小儿乙型脑炎36例 中国针灸1992 12 6 11 急痛 概述 急痛泛指人体

14、不同部位出现的剧烈疼痛 针刺治疗各种痛症 其止痛效果已被前人长期实践与现今大量的临床资料和实验结果所证实 针刺镇痛原理被逐渐揭示 针刺治疗病症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篇部分章节已对头痛 牙痛 坐骨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等分别作了介绍 不再重复 今选择常见的几种内脏急性痛症扼要叙述如下 心绞痛 心绞痛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肌急剧的 暂时性的缺血 缺氧所引起的临床证候 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胸骨后和左胸前疼痛 呈压榨性或窒息性 可放射至左肩 左臂 直至无名指和小指 疼痛一般持续1 5min左右 伴有面色苍白 表情焦虑 出汗和恐惧感 心绞痛多因劳累 饱餐 情绪激动而诱发 心绞痛的基本治疗 基本治疗治则 通阳

15、行气 活血止痛 处方 心俞厥阴俞内关膻中方义 心俞 厥阴俞为心和心包之背俞穴 根据脏病多取背俞的原则 取两穴通阳活血 内关为八脉交会穴 为治疗心绞痛的特效穴之 膻中为心包之募 与厥阴俞俞莫相配 善治心胸疾患 随证配穴 气滞血瘀配血海 膈俞 阳气欲脱配水沟 百会 操作 毫针刺 用平补平泻法 背俞穴向脊柱斜刺 余穴以 气至病所 手法使针感上传至前胸 心绞痛的其他治疗 耳针法选穴 心小肠交感神门内分泌方法 每次选3 5穴 毫针刺 中等刺激强度 每次留针60min 急性胆囊炎 胆石症 急性胆囊炎 胆石症急性胆囊炎系细茵感染 高度浓缩的胆汁或反流入胆囊的胰液的化学刺激所致的急性炎症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突发

16、性右上腹痛 呈持续性并阵发性加剧 疼痛常放射至右肩胛区 伴有恶心 呕吐 右上腹胆囊区有明显压痛和肌紧张 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和高热 或摸到肿大的胆囊 胆石症系指胆道系统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 其临床表现决定于结石的部位 动态和并发症 主要为胆绞痛 其疼痛剧烈 恶心呕吐 并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 发热 胆绞痛发作一般时间短暂 也有延及数小时的 胆囊炎 胆结石可同时存在 相互影响 急性胆囊炎 胆石症的基本治疗 治则 疏肝利胆 行气止痛 处方 胆俞肝俞日月期门阳陵泉胆囊穴随证配穴 呕吐配内关 足三里 黄疸配至阳 发热配曲池 大椎 操作 毫针刺 用泻法 方义 胆俞配日月 肝俞配期门为俞募配穴 每次选用一组 选取右侧 以疏调肝胆气机而止痛 阳陵泉为足少阳之合穴 以利胆腑 胆囊穴为治疗脏腑疾病的经验穴 急性胆囊炎 胆石症的其他治疗 耳针法选穴 肝胰胆交感神门耳迷根方法 急性发作时采用毫针刺 强刺激 持续捻针 每次留针30 60min 剧痛缓解后再行耳穴压丸法 两耳交替进行 胆道蛔虫症 胆道蛔虫症系蛔虫钻入胆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病证 临床表现为上腹中部和右上腹突发阵发性剧烈绞痛或剑突下 钻顶 样疼痛 可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