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山东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383687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山东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精编》山东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精编》山东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精编》山东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精编》山东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山东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山东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汇报稿)前言未来五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提升期。制定全省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对于把握机遇,加快旅游业由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向主导产业跨越,尽快实现旅游强省战略目标,促进旅游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根据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中国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发展回顾篇一、“十五”期间全省旅游业回顾“十五”期间,全省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发展大旅游、开发大市场、建设大产业”的指导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战略,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各项指标超

2、额完成,取得了突出成就。(一)山东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的旅游大省。“十五”期间,旅游业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带动经济发展以及改善环境、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全省旅游总产出持续快速增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逐年提高。2000-2002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连续三年递增100亿元。2004年,全省克服“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前实现接待国内游客1亿人次,海外游客100万人次的“双突破”目标。2005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155万人次,同比增长30%,旅游外汇收入7.93亿元,同比增长39.7;接待国内游客1.4亿人次,同比增长19.99,国内旅游收入974.6亿元,同比增长

3、26.96。旅游总收入1039亿元,同比增长27.6%,相当于全省GDP的5.62%。接待国内游客总数跃居全国第3位,接待海外游客总数居全国第7位,旅游总收入居全国第6位。标志着山东旅游大省的地位已经确立。(二)旅游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全省旅游产业要素进一步健全,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综合配套水平明显提高,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素质全面提升。截至2005年,全省共新建、改建、扩建旅游区(点)751处,国家A级旅游区135处,国家及省级旅游度假区16处,高尔夫球场11处。18个城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居全国前列。全省旅游星级饭店541家,旅行社1393家,总量居全国首位

4、。其中国际社79家,国内社1314家。航空、铁路、公路、海上运输、通讯等条件大为改善。现有空中航线300多条,开辟有济南至新加坡、韩国、青岛至大阪、汉城等多条国际航线。公路通车里程70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00多公里。建有港口26处,开辟了青岛至韩国仁川、日本下关,威海至韩国仁川,烟台至韩国釜山登国际客运航线。在全国率先建成了“山东旅游信息网”,实现网上浏览、网上旅游信息查询(中、英、日、韩文本),接发电子邮件,开通了客房、票务预订等电子商务系统,为适应现代化管理、市场营销等创造了良好条件。(三)旅游宣传与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围绕“走近孔子、扬帆青岛”这一主题,重点推介“山水圣人”和“黄金

5、海岸”两大品牌,全面展示山东旅游整体形象。充分发挥我省与韩国的地缘、人缘优势,积极开展对韩国市场多层次、大规模的宣传促销,产生了强烈的轰动效应,来鲁游客增长迅速。抓住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有利时机,组织全省300余人赴日参加了大型促销活动,成功地接待了包括日本政要在内的大型旅游团赴山东的友好交流活动;省领导带队赴日韩、马来西亚、印度开展宣传促销,影响大、效果好;与台湾旅奇传播集团合作,组织台湾重量级报纸、电视等媒体记者到山东踩线,在台湾集中宣传报道,成立旅行商推广联盟,在台湾市场开展系统营销,取得突出成效;集中力量在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外强势媒体重点开展旅游形象宣传;组织大型旅游活动。如世界环球小

6、姐大赛、友好城市旅游大会、蓬莱“和平颂”大型国际青少年艺术节、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淄博国际儿童电影节、中华名山评选活动以及曲阜孔子文化节、泰山登山节、青岛啤酒节、海洋节、潍坊风筝会、菏泽国际牡丹花会等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山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参加大型旅交会。与济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济南国际旅游交易会,组团参加上海、昆明国际旅交会和哈尔滨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组织山东旅游大篷车万里行、山东旅游专列、百强旅行社山东行等活动等,取得丰硕成果;积极推行电子商务,开展网上促销。通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提升了山东旅游整体形象,巩固了老市场,扩大了新市场,旅游接待和收入大幅度增长。(四)规划建设与资源开发

7、取得重大进展。与世界旅游组织合作,聘请国内外专家编制了高水平、与国际接轨的山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组织省内专家编制完成2003年至2007年五年执行规划。为推动高端项目建设,以100万元重奖,向海内外征集旅游大项目创意方案。以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名义举办高端项目与大型活动旅游高层论坛,邀请全国知名学者和专家为山东旅游出谋划策。2004年,又委托世界旅游组织为我省编制了山东海滨度假旅游规划,是全国目前唯一一个海滨度假旅游专项规划。各市和重点县市(区)依据全省发展规划,相继编制了当地旅游发展规划,为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2001年至2005年省政府共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4.25亿元。为用足用好旅游专项

8、资金,加强资金管理,规范报批程序,与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山东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并对项目建设实行专家咨询委员审核制度,使旅游项目申报和建设走上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轨道。5年省旅游专项资金累计安排2.24亿元,支持旅游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直接带动地方政府配套资金20.1亿元,吸引社会资金200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规模较大的有青岛海底世界、崂山巨峰景区、烟台张裕葡萄酒博物馆、喀斯特酒庄、中华历史博览园、蓬莱海洋极地世界、威海荣成赤山风景区、临沂寿星巨雕、沂水地下大峡谷、聊城东昌湖旅游区等,以及青岛雨林谷、城阳世纪公园、济南九顶塔民族风情园、烟台东炮台海滨旅游区、栖霞牟氏

9、庄园、泰安泰山锦绣谷、阳谷狮子楼旅游区、德州东方寓乐园、淄博管仲纪念馆、威海“定远舰”复制项目等90多个旅游项目相继竣工,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济南神州生态乐园、曲阜明故城、蓬莱水城恢复、青岛极地海洋世界、周村古商业街等项目进展顺利。(五)行业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为提高全行业服务质量,在全国率先推出“旅游细微服务年”活动,深入贯彻旅游细微服务基本标准,使细微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旅游企业规范化、人性化水平得到提高,涌现了一大批服务优质的企业、管理和服务人员。大力推进旅游“厕所工程”、创建细微服务型机关等,使全行业旅游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全省各级旅游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多形式、多层

10、次检查。进一步整顿旅游市场秩序。同时聘请人大、政协、相关行业和新闻单位代表200余人,担任义务监督员。为从根本上解决导游私拿回扣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全行业积极推行导游计分管理办法,为全省8000多名导游配发了IC卡,旅游企业间实行佣金收授制度,有效地净化了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公开投诉电话,开通网上投诉通道,实行24小时值班,及时处理投诉案件,维护了市场的规范运作。(六)旅游改革步伐加快。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准,积极探索,切实推进企业改制、改革。在国内旅行社改制的基础上,2002年在潍坊召开了全省国际旅行社改制工作座谈会,请经济界知名专家讲课,请

11、兄弟省市改革较早的企业负责人介绍经验,联合下发国际旅行社改制意见。目前,国际旅行社基本完成了改制工作。为推动旅游饭店改制步伐,2005年7月,又专门召开了全省旅游饭店改制会议,孙守璞副省长到会做了重要讲话,会议就全省旅游饭店改制做了动员部署,推动了旅游饭店市场化进程。目前,全省旅游星级饭店516家,非国有饭店占总数的7%。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全省139个县(市、区)有23个实行了旅游与文物或风景、宗教合一的管理体制。(七)教育培训力度加大,旅游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十五”以来,我省旅游队伍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综合素质逐年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从业队伍规模发展较快,现有直

12、接从业人员40余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为200万人。旅游院校建设快速发展,全省开设旅游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共计 67 所,在校生达 30314 人,包括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四个层次,其中山东旅游学校升格为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并建成1000多亩的新校区;旅游培训正朝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十五”期间,省旅游局共培训旅游企业管理人员52386 名,全行业参加教育培训的职工达353710人次,企业岗前培训、上岗培训、轮岗培训等基本形成制度,并逐步走向规范化。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近年来虽然我省旅游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与广东、北京、上海比,差距还很大;与我省条件相

13、当的江苏、浙江比,差距也很明显。制约我省旅游更大更快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思想解放不够,消费观念陈旧。一些地方对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认识模糊,没有将旅游业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摆上应有的位置;二是产业外向度低,入境旅游滞后。目前,我省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人次比例为98:1,落后于发达省市。三是航空交通不畅,国际航线少,国内航线不旺,成为制约入境旅游的主要“瓶颈”。四是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现有景点老面孔多,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管理服务不精,亟需完善提升。特别是缺乏有轰动和带动效应的大型景观以及高端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五是旅游产业配套不完善,城市旅游功能不强,夜生活单调乏味,活动项目不多,文化氛围不活,城市个

14、性不突出,难以满足游客消费和旅游需求。六是资金投入不足。建设大产业要有大投入。我省旅游投资总量少、份额低,渠道不畅、机制不活,项目和基础建设滞后。七是对旅游业发展的某些限制政策,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目标任务篇二、“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环境分析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从国际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当今时代的潮流。未来5年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总趋势,欧美发达国家在全球出入境旅游市场中仍保持传统优势,但增速放缓。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太国家和地区则将保持较快增长。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市场。我国旅游业将在相当

15、一个时期内仍处于发展的黄金期。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更加繁荣进步,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分明确地提出: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要求: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中央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发展服务业,为旅游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环境基础和政策支持。以假日旅游为标志,旅游进入大众化消费时代。“十一五”期间,人民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旅游发展的潜力巨大。我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备。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

16、主导产业进行培育建设。张高丽书记指出:“要将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突破口”,“要大抓特抓旅游”。韩寓群省长指出:“要将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重中之重”。“要在旅游事业的发展上实现大的突破,以此带动我省第三产业发展”。省委、省政府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将旅游业摆上了突出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各级党委、政府也将旅游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大力支持,全省上下形成了大抓特抓旅游的浓厚氛围和良好发展环境。同时,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项目将在青岛举办,为山东旅游发展,并进一步走向世界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必须牢牢抓住,加快发展。三、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服务业中的先导和带动作用,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战略,科学整合资源,完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素质,发展大旅游,开发大市场,建设大产业,将山东建设成为旅游形象鲜明、产品特色突出、产业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