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发动机原理复习资料与答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382636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发动机原理复习资料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编》发动机原理复习资料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编》发动机原理复习资料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编》发动机原理复习资料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编》发动机原理复习资料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发动机原理复习资料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发动机原理复习资料与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题指示功:气缸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得到的有用功。有效热效率:实际循环的有效功与为得到此有效功所消耗的热量的比值。热值:单位重量(或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充量系数:每缸每循环实际吸入气缸的新鲜空气质量与进气状态下理论计算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空气质量比值。发动机的运行特性:冷启动性能、噪音和排气品质。有效转矩:发动机工作时,由功率输出轴输出的转矩。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发动机单位汽缸工作容积一个循环所损失的功指示功率: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指示功。残余废气系数:进气过程结束时气缸内残余废气量与进入气缸中新鲜空气的比值。负荷特性:当转速不变时,发动机的性能指标随负荷而变化的关系。指

2、示热效率: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的比值。有效性能指标:以曲轴输出功为计算基准的指示称为有效性能指标。升功率:发动机每升工作容积所发出的有效功率。过量空气系数:燃烧1kg燃料所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全燃烧1kg燃料所需的理论空气质量之比。柴油机的燃烧放热规律:瞬时放热速率和累积放热百分比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瞬时放热速率是指在燃烧过程的某一时刻,单位时间内或1曲轴转角内燃烧的燃油所放出的热量;累积放热百分比是指燃烧过程开始至某一时刻为止已经燃烧的燃油与循环供油量的比值。)平均有效压力: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输出的有效功。增压度:发动机在增压后增长的功率与增压前的功率之比。速度特性

3、:发动机在油量调节机构(油量调节齿轮、拉杆或节气门开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主要性能指标(转矩、油耗、功率、排气温度、烟度等)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规律。有效燃料消耗率:每小时单位有效功率所消耗的燃料。平均指示压力:单位气缸容积一个循环所做的指示功。比质量:发动机的质量与所给定的标定功率之比。增压比:增压后气体的压力与增压前气体的压力之比。发动机的特性:动力性(功率、转矩、转速);经济性(燃料及润滑油消耗率);运转性(冷启动性能、噪音、排气品质)等。二、填空题1、进气门关闭时缸内压力越高,充量系数越 大 ,如果对进气进行加热,将导致充量系数变 小 。2、过量空气系数是指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燃烧1kg燃

4、油 实际供给的空气量 与 理论空气量 之比。3、测定机械损失的方法有 示功图法 、 倒拖法 、 灭缸法 和 油耗线法 。4、柴油机的异常喷射有 二次喷射 、 滴油现象 、 断续喷射 、 不规则喷射 和 隔次喷射 。5、十六烷值是用来评定柴油 自燃 性能的好坏。6、柴油机的正常燃烧包括 着火落后期 、 速燃期 、和 缓燃期 、 补燃期 四个时期。7、比较汽油机与柴油机的负荷特性,可发现汽油机的燃油消耗率普遍较 高 ,燃油消耗量曲线弯曲度较 大 。8、 谐振进气 和 可变进气歧管 都是利用进气管的动态效应来提高充量系数。9、发动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相比存在 实际工质的影响 、换气损失 和 燃烧 损

5、失。10、空燃比是指燃烧时 空气质量 与 燃油质量 的比例。11、辛烷值是用来评价汽油 抗爆 性能的指标。12、柴油机理想的喷油规律是先 缓 后 急 。13、汽油机的燃烧过程包括 着火延迟期 、 明显燃烧期 和 后燃期 三个时期。14、汽油机的排放污染物主要有 CO 、 HC 和 NOx ,柴油机的排放污染物主要有 微粒 和 NOx 。15、车用发动机的工况属于 面工况 。16、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机外净化技术有 微粒捕集器 、 氧化催化转换器 NOx还原催化转换器 和 四元催化转换器 。17、醇类燃料的使用方式有 掺醇燃料 和 纯醇燃料 两种。18、发动机理论循环的三种类型是 等容加热循环 、

6、 等压加热循环 和 混合加热循环 。19、评定发动机经济性的指标有 有效热效率 和 有效燃油消耗率 。21、影响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有 混合气成分 、点火正时 、 负荷 、 转速 、 工况 和 废弃再循环 。22、柴油的牌号是根据柴油的 凝点 确定的。24、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有 空间雾化混合 和 壁面油膜蒸发混合 两种方式。25、发动机的工况一般以其发出的 有效功率Pe 和 转速n 来表示。26、四冲程内燃机进气门提前开启和推迟关闭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余留的压差和惯性消除残余废气,增加进气量。27、评定发动机动力性的指标有 有效功和有效功率 、 有效转矩 、 平均有效压力 、 转速n

7、和 活塞平均速度Cm 。28、二冲程发动机扫气的基本形式有 横流扫气 、 回流扫气 和 直流换气方案 。29、汽油的牌号是根据汽油的 辛烷值 确定的。30、汽油机的不规则燃烧是指在稳定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各循环之间的 燃烧变动 和各气缸之间的 燃烧差异 。31、柴油机燃烧放热规律的三要素是指 燃烧放热始点(相位) 、 和放热持续期, 放热率曲线的形状 。32、汽油机的负荷调节是改变 节气门开度 ,柴油机的负荷调节是改变 循环供油量 。33、从柴油机的万有特性曲线可看出柴油机相对汽车变速工况的适应性 好 。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参数中用来评价发动机强化性能的指标是( C );A、平均有效压力; B

8、、有效燃油消耗率; C、升功率; D、热效率。2、下列循环中( D )不属于发动机的理论循环;A、混合加热循环; B、等容加热循环; C、等压加热循环; D、等温加热循环。3、从排气门打开到气缸压力接近排气管压力的这个阶段称为( B );A、换气阶段; B、自由排气阶段; C、强制排气阶段; D、扫气阶段。4、下列参数中不影响充量系数的因素是( C );A、残余废气系数; B、压缩比; C、点火提前角; D、进气终了状态。5、用来评定汽油抗爆性的参数是( C );A、十六烷值; B、馏程; C、辛烷值; D、凝点。6、进气过程中形成的绕气缸轴线旋转的有组织的气流运动称为( A );A、涡流;

9、B、挤流; C、湍流; D、滚流。7、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用来检测发动机转速的传感器是( A );A、曲轴位置传感器; B、车速传感器; C、氧传感器; D、爆燃传感器。8、车用发动机的工况属于( B );A、点工况; B、面工况; C、线工况; D、螺旋桨工况。9、( D )适用于需要较大功率储备或瞬时发出最大功率的轿车、中小型货车等;A、1小时功率; B、12小时功率; C、持续功率; D、15分钟功率。10、以下属于汽油机排放处理机内净化技术的是( D );A、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 B、燃油蒸发控制系统;C、三元催化转换器; D、废气再循环系统。11、下列参数中用来评价发动机经济性能的指标

10、是( B );A、平均指示压力; B、有效燃油消耗率; C、强化系数; D、循环热效率。12、下列循环中( A )属于发动机的理论循环;A、混合加热循环; B、等容冷却循环; C、变压加热循环; D、等温加热循环。13、 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损失不包括( D );A、自由排气损失; B、强制排气损失; C、进气损失; D、扫气损失。14、下列参数中可提高充量系数的措施是( A );A、增大进气门直径; B、减少气门数; C、增大点火提前角; D、对进气充量加热。15、用来评定柴油燃烧性的参数是( A );A、十六烷值; B、馏程; C、辛烷值; D、凝点。16、进气过程中形成的绕垂直于气缸轴线的

11、有组织的空气旋流称为( D );A、涡流; B、挤流; C、湍流; D、滚流。17、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用来控制点火正时的传感器是( C );A、氧传感器; B、车速传感器; C、曲轴位置传感器; D、爆燃传感器。18、车用发动机的工况可用( B )来表示;A、指示功率和转速; B、有效功率和转速; C、机械损失功率和有效转矩; D、转速和有效热效率。19、( B )适用于需要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运转而又要充分发挥功率的拖拉机、移动式发电机组等;A、1小时功率; B、12小时功率; C、持续功率; D、15分钟功率。20、以下属于汽油机排放处理机外净化技术的是( C );A、改进发动机设计; B、提

12、高燃油品质;C、三元催化转换器; D、废气再循环系统。21、下列参数中用来评价发动机理论循环的指标是( B );A、平均有效压力; B、循环热效率; C、升功率; D、有效燃油消耗率。22、从排气门打开到气缸压力接近排气管压力的这个阶段称为( B );A、换气阶段; B、自由排气阶段; C、强制排气阶段; D、扫气阶段。23、下列燃烧现象中属于汽油机不规则燃烧的是( A );A、循环变动; B、爆燃; C、表面点火; D、早燃。24、下列参数中影响充量系数的因素是( C );A、供油提前角; B、喷油提前角; C、进气终了状态; D、点火提前角。25、用来评定汽油蒸发性的参数是( C );A、十六烷值; B、辛烷值; C、馏程; D、凝点。26、压缩过程中缸内气体被挤入活塞顶部凹坑形成的气流运动称为( B );A、涡流; B、挤流; C、湍流; D、滚流。27、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用来检测空燃比的传感器是( C );A、曲轴位置传感器; B、车速传感器; C、氧传感器; D、爆燃传感器。28、涡流室燃烧室属于( D );A、直喷式燃烧室; B、开式燃烧室; C、半开式燃烧室; D、分隔式燃烧室。29、( A )适用于需要一定功率储备以克服突增负荷的工程机械、大型货车等;A、1小时功率; B、12小时功率; C、持续功率; D、15分钟功率。30、以下属于柴油机排放处理机内净化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