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 知识拓展 世界人种漫谈素材 湘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380929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 知识拓展 世界人种漫谈素材 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 知识拓展 世界人种漫谈素材 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 知识拓展 世界人种漫谈素材 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 知识拓展 世界人种漫谈素材 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 知识拓展 世界人种漫谈素材 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 知识拓展 世界人种漫谈素材 湘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人种漫谈一、世界人种漫谈人种即种族。它是历史上形成的,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种共同遗传特征的巨大地域性人群。据此,世界人种主要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以及其他人种等。白色人种也称欧罗巴人种,是世界上最多的人种,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54%。白种人多生活在较为寒冷的地区。这里太阳斜射,光线和紫外线都较弱,所以白种人皮肤黑色素含量低,为白红色到深棕色;毛发多而软,表现为波状金发或棕发;体毛稠密可防寒;眼睛发蓝,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可使冷空气较缓慢地进入肺部。白种人的分布以欧洲为中心,还包括美洲、澳大利亚、印度以及西亚的许多国家。白种人又可分为三部分,即雅利安语族(日耳曼、拉丁,斯拉夫各

2、族以及印度族)、含族(分布于非洲北部以及东北部)和闪族(分布于西亚以及非洲东北部)。黄色人种也称蒙古利亚人种,是世界上第二大人种,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37%,其中一半是中国人。黄色人种的皮肤是淡黄到棕色;体毛少,毛发直而黑;眼睛棕色,脸宽平,宽额;鼻子为中等高度。黄种人的分布以东亚为中心,扩散到周围各岛,并远至北美的印第安人、因纽特人。黄种人又可分为蒙古人种(北蒙古人种以蒙古人为代表,中蒙古人种以中国人、朝鲜人为代表,南蒙古人种以缅甸人、泰国人为代表)、印度尼西亚人种、印第安人种等等。欧洲的马札尔人、芬兰人也属黄色人种。黑色人种也称尼格罗种人,是世界上第三大人种,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8.5%。黑种

3、人多生活在赤道地区。这里太阳直射时间长,气温高,紫外线强,所以黑种人皮肤内黑色素含量高,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皮肤,为黑色到黑棕色;毛发细而短,表现为卷曲形或波形黑发,头发空隙中充满空气,形成一个隔热层,起着保护头部的作用;体毛特少;眼睛棕色,鼻子低而宽,鼻孔通道短便于散热;头型长,唇厚。黑种人的分布以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为中心,在美洲、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地区也有分布。黑种人又可分为非洲黑人、印度黑人及美洲黑人等。除上述三大人种外,尚有一些其他人种。如马来人种,身体无共同特征,分布在东南亚诸岛和大洋洲地区。二、浅谈世界人种的变迁世界三大人种,在近代西欧列强向海外殖民扩张之前,基本是相互隔

4、离的。黄种人主要居住在西伯利亚、中亚、东亚和东南亚。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中东与印度。黑种人则集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及少数几个太平洋岛屿上。美洲的印第安人属黄色人种,据考证是历史上从亚洲东北部经过当时存在的陆桥白令海峡进入美洲的。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通往北方新航线的开辟及美洲被发现之后,随着西欧列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及掠夺大量移民,导致了世界人种的重新分布。首先崛起的殖民帝国葡萄牙、西班牙在殖民拉丁美洲的过程中,几乎用各种方式屠杀尽了所有的印第安人。在地理大发现以后的百年中,印第安人减少90%95%。在印第安人减少的同时,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大批涌到

5、拉丁美洲。而后,英法等后起的殖民帝国也大量向北美移民。同时,为了补充美洲的劳动力,西欧列强从非洲掠夺、贩运黑人奴隶到美洲。这种罪恶的奴隶贸易持续了400多年,有1500多万个黑人奴隶被贩运到美洲。结果,使美洲成为世界上人种最复杂的地区,既有土著印第安人,又有外来的欧洲人和非洲黑人。同时,各种族之间相互通婚,又产生了混血种人。因此,现在土生白人、土生黑人以及混血种人和印第安人已成为美洲的主要人种。在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人种也在近代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南部非洲,由于好望角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荷兰在17世纪上半期兴起后,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好望角殖民地,荷兰人开始步步向北扩展,加之后来居上的英国的介入,使

6、白种人大量移居南非。在大洋洲,由于欧洲列强特别是英国的入侵,白种人成了其主要人种。甚至在亚洲,由于黑奴贸易,最先被葡萄牙征服的印度南部地区,现在也有大量黑人分布。人种的形成主要是受环境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人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在形态上,并没有优劣之分。但是,近代人种的变迁,则主要是西方列强海外殖民扩张的结果,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三、世界人种拾趣截止到2001年,世界人口已增加到61亿。众多的人口依据其体质方面的特征,通常被分为白色、黄色和黑色三大人种。此外,还有由于不同种族之间的相互通婚而产生混血人种。然而,随着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入,人们发现,除了上述几个常见的主要人种之外,地球上还

7、生存着一些鲜为人知的特殊人种。“袖珍人” 是指生活在非洲中部热带原始密林中的一种身材十分矮小的原始黑人,成人身高一般仅有1米左右,最高者一般不超过1.40米,因而被称为“袖珍人”。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原始森林中,以游牧、狩猎和简单的原始农业为主。“鸵鸟人” 生活在非洲津巴布韦东北边界地区的河谷地带。由于他们中很多人的脚只有两个脚趾,并且双脚细长,类似鸵鸟的脚,因而被称为“鸵鸟人”。据说这种人的脚非常灵活,能够像手一样用一只脚提起一瓶啤酒倒进另一只脚夹的杯子里。蓝色人 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和南美洲智利境内海拔6600米高的奥坎基尔查峰山区。他们的皮肤呈蓝色。据探险人员报告说:生活在撒哈拉沙漠的蓝色

8、人都很古怪,他们好像十分胆小,总是竭力避免和其他种类的人接触,如果遇到外种人,他们就会立刻跑掉。因此,至今人们也还无法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少、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惯等。绿色人 分布于非洲,总数约有3000人。几乎都过着穴居的原始生活。据说他们不仅全身像树叶一样呈绿色,就连他们的血液也是绿色的。有尾巴人 分布于我国西藏和印度阿萨密之间的一片人迹罕至的地区巴里柏力区域,每人都拖着一条猩红色的、已经退化了的短尾巴。据人类学家们考证,他们属于阿拉伯尼斯坦人,其祖先是森林里的大猿人。六指人 在印度镇高里大地区有个“六指人”的村庄,村中的男女都长有12个手指左右手各有6个指头,该村现有居民100多人,几百年来他们

9、一直避世而居,远离现代文明。他们都相信,拥有6个手指比只有5个手指的人更快乐,因为多一只手指,可以比常人多做一些工作。据该村的一位村民说:对于“六指村”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女子6个修长的手指更美丽了,村中的男子决不会爱上一个没有12个手指的女性。“昆虫人” 生活在日本长崎东北50千米外的九州岛的一个偏僻的山林中,仅有几十人。其外貌十分怪异:没有鼻子,原来长鼻子的地方被一块隆起的肉瘤所代替;双眼突出有如鸡蛋那么大;嘴部只有一条裂缝似的开口;四肢瘦长。他们眼睛虽大,但用来看东西的仅剩下一条裂缝。他们的说话能力和视力几乎已经完全丧失,并且也忘记了他们是如何在那里落地生根的。他们的皮肤呈深蓝色,形容憔

10、悴,十分孱弱,仿佛随时可以死亡。他们没有生殖能力,因而在他们一群人中没有小孩。据估计,这伙人可能是二次大战中原子弹爆炸时的长崎学童。当时他们可能以为世界末日来临了,害怕得只有往山上跑,并且再也没敢走出来。由于他们的外貌十分奇特,科学家们就称之为“昆虫人”。黑血人 在日本平县住有一种血管里流淌着黑色血液的人,其外表与我们正常的黄种人没有什么差别。但当他们的皮肤受伤而流血时,人们才会知道他们是黑色血液的人。至于世界上还有没有其他人种,科学家说现在还难以定论,因为地球上还有许多我们现代文明人类没有涉足的地区。四、印第安人的由来和起源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最古老的居民。在欧洲殖民者入侵美洲之前,印第安人的

11、数量究竟有多少?据资料记载,迄15世纪末,在美国、加拿大地区约有100万,西印度群岛至少有100万,整个美洲印第安人总数约1400万至4000万,共约有160种语别,1200种方言。集中居住在三大地区:一是墨西哥东南部和中美洲(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地)的玛雅人;二是墨西哥高原的阿兹特克人、托尔特克人、以及萨波台克人;三是南美安第斯山区(包括秘鲁、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的印加人。印第安人长期以来从事采集和狩猎以及经营农业,他们最先学会种植玉米、马铃薯、棉花、蕃茄和金鸡纳树等植物,对人类的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印第安人也曾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玛雅文化和印加文化。玛雅文化比

12、美洲其他地区的文化发展得早,水平也高,因而玛雅人有“美洲的希腊人”之称。印加文化在彩陶、建筑、石刻、纺织和黄金、银铜加工方面有杰出成就,他们被称为“新大陆的罗马人”。其实印第安土著人也并非土生土长。至于他们的祖先来自何方?到底属于什么人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他们是失散的以色列部族的后裔;有人认为他们来自埃及。经过长期大量考证,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印第安人的祖先系来自亚洲东北部,属蒙古人种。根据地质学和冰川学研究分析,距今大约2至3万年以前的更新世末期(冰河时期),气候较冷,由于冰川的关系海平面曾大为下降,故在西伯利亚的楚科奇半岛和北美洲的阿拉斯加间曾出现过一座长约几十千米的“白令吉

13、亚地狭”,印第安人的祖先就是通过这座“陆桥”来到美洲的。究竟是何原因促使他们从亚洲来到美洲呢?一般认为有两种原因:一是由于自然灾害和战争的原因被迫迁徙;二是因野牛、大角鹿、驯鹿等大型动物从西伯利亚跑到美洲,亚洲东北部以狩猎为生的居民追踪而至。多数学者认为,他们不是一次性,而是分批到达的。从目前考古发现的劳动工具和骨骸,以及现代印第安人多方面的外部特征,也有力地证明印第安人与亚洲蒙古人种有极其相似之处:如圆颅、宽面、头发直硬、皮肤呈黄褐色且汗毛稀疏;此外印第安人眼睑上生有蒙古褶,臀部留有亚洲蒙古人种特有的兰色斑痕(即胎记),又名蒙古斑。显然他们与蒙古人种有密切的血缘关系。当然印第安人与蒙古人种并非一模一样。印第安人的鹰钩鼻在蒙古人中则少见。故美洲印第安人应属亚洲蒙古人种的美洲支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