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高一历史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上传人:沙*** 文档编号:133380069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高一历史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高一历史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高一历史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高一历史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130242长沙市南雅中学2020年上学期入学考试试卷高一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栏内。)1.有学者指出,分封制不仅封周天子, 而且使诸侯、卿大夫都成了君主,使周天子下受封的各级贵族领主具有了一种亦臣亦君的双重政治性格,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的封地里绝对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的权威。这说明分封制 A天子通过诸侯有效地管理地方B“天下一家”的认同日趋淡化 C地方权力过大会销蚀王室权威D周王室开疆拓土扩大统

2、治范围2.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国古代,血缘是政治权力与国家产生的根源,当至高无上的神权、政权产生后,又反过来剥离部分成员的血缘关系并减低其作用,促使社会阶层的分化。这说明 A儒家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B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的对立统一 C血缘关系是等级分化制度的基础D家国一体政治架构的社会合理性3.据宋史记载,北宋有7位武将曾担任过地方知州: 人物 官职事迹 人物 官职 事迹 郭进 登州刺史、卫州刺史 为人俭于己,便于人次之以德政,化俗于斯 刘谦 邠州知州 谦无所扰,邠人多爱之 刘福 卫州刺史、雄州刺史 治五年,境内宁谧百姓立遗爱碑,以闻其状 马怀德 雄州知州 有材勇智力,可以遍知州事 高化 知事

3、诸州(具体不详) 虽起身行伍,然颇知民事 马知节 知益州兼转运使;主政枢密院十年 马枢密知节劲直抑好强,恤孤弱 孟元 沧州知州 家有文风;应变活民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宋代 A武将在吏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B武将担任地方知州较为普遍 C地方百姓更加拥戴武将知州 D统治者改变重文轻武的政策4.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B明朝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C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D明

4、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5.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梭伦改革将公民按财产多少划分为四个等级,每个等级享有相应的政治权利,而计算财产的标准完全是按照个人土地上的收获。这反映了雅典 A改革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B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 C农业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D农业在社会中的地位较高6.苏格拉底因批评传统信仰中不协调的东西而获罪,在法庭上他耻于向陪审团乞怜,甚至拒绝按惯例让自已的子女、亲友当庭哭诉以博得同情,而是居高临下,据理力争,这就使得陪审团难以采取变通做法。最终陪审团以过半票的结果宣布其死刑。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B公民缺乏演讲技巧的能力 C司法程序

5、遵循了民主原则D辩才不能影响陪审团的决定7.罗马法规定人生而平等,法律是人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那些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表明罗马法 A关注人的道德以及价值B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C保障了每个公民的权利 D具有协调社会关系功能8.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一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B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实际权力 C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D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9.某学者描述到

6、:新英格兰的其他殖民地都是在没有得到母国的援助和几乎没有让母国知道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那里的移民虽然并不否认宗主国的无上权威,但他们并没有去宗主国寻找权力的根源,而是自己建立政权,只是三四十年代之后,在查理二世在位时期,这些殖民地的存在才根据皇家的特许状而合法化了。该学者旨在说明 A美国政治体制产生的历史渊源 B法国启蒙思想对北美洲的影响 C经济全球化开始于新航路开辟 D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基本特点1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该规定的

7、主要目的是 A保持普鲁士王国的政治优势 B促进德意志帝国的统一 C保留和坚持君主专制政体 D减少德意志各邦国之间的矛盾11.在1843年的虎门谈判中,英方要求中国对香港贸易自由化。中方为此发布告示:“若内地商民愿赴该岛(香港)买卖,即就近报明各海关,应照新例完纳货税,请领牌照,乃方准出口营生;若不请牌照辄往买卖者,查出以私贩及违禁下海论罪。”这表明清政府 A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B厉行闭关锁国政策 C同意实行“协定关税”D尝试维护国家权益12.近代部分人物的言论表 林则徐 “现值防夷吃紧之际,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 左宗棠 坚决主张收复新疆领土,提出了“塞防”与“海防”

8、并重的观点。 李鸿章 “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并以大办海军需用大量军费作借口,主张放弃新疆,专重“海防”。 这些言论出现的主要背景是,当时 A传统夷夏观根深蒂固B西方海权观的传入 C边疆危机日益凸显D近代化运动的起步1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提到:“太平天国其兴起蓬勃激昂,而其衰亡亦哀婉可悲。占领南京后,太平军应一鼓作气席卷北上攻下北京,这样就有可能将满清宫廷赶走了。可是林凤祥率领的北伐军并非太平军主力,而是一支孤军深入敌境、自取灭亡的偏师。”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A绝对平均的革命纲领 B军事战略制定的错误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14.光绪二十年(189

9、4年),清政府有保留地加入了国际海关税则出版联盟公约;光绪二十五年,清政府应邀参加俄国发起的国际和平会议,并加入相关公约。这一现象表明晚清外交 A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外交的制度框架 B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C放弃了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 D知识结构与认知空间发生重大变化15.孙中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高级干部不由选举产生,而是由党魁直接指派;党员也分成三个级别,即“首义党员、协助党员和普通党员”;所有党员必须立下誓约,并加盖指模(即按手印),声明“牺牲自己,服从孙先生,再举革命”。其背景是 A君主专制势力十分强大 B领导涣散致革命屡次失败 C民主共和已成社会共识 D民国时期民主化持续发展16

10、.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这些规定说明中共 A. 坚持共产主义基本原则B. 照搬俄国的民主革命道路 C. 未能正确认识中国国情D. 认识到人民军队的重要性17.1934年,有人在描述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的变化时指出:苏维埃根据地出现以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这表明当时 A民主

11、共和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主张 B中共开始重视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C苏维埃政权有着较为广泛的阶级基础 D苏区农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有了较大提升18.1935年6月,美国驻华武官史迪威在其中国未来的局势中认为,“他知道自己会吃败仗,而失败就意味着后方会爆发叛乱。因此他情愿坐视不动,控制住他能够控制的一切,指望外国的影响帮助他保住外商企业十分集中的上海。”可见,史迪威认为国民政府 A开展了全国抗战的准备工作B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借助大国外交以谋求局势缓和D以对日退让换取领土主权完整19.对下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歼灭和改编了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C取得了新民主主义

12、革命的基本胜利 D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20.当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出版(1894年)后,奥地利经济学家斯班称马克思的“每一学说”“皆属错误的”“大危机”爆发后,在西方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热烈气氛”。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42年就用“伟大”一词来形容“马克思的道理”,指出“马克思的分析是这个时期产生的唯一真正进化的经济理论”。材料表明 A西方学者逐渐认同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的影响发生变化 C马克思主义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 D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逐渐深化21.巴黎公社共有86名委员,其中工人约30名,其余是新闻记者、职员、教师和医生。公社委员们之间虽然有政治分歧,但没有权力斗争,一直尽心尽力为这个200万人口的城市提供公共服务。他们也能达成共识,实行一些进步的和民主的政策。由此可见,巴黎公社 A真正具有了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B具有鲜明的民主性 C践行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22.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到: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愿望”应该是 A获得“面包”与“和平” B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