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5课《远离暴力》教案 北师大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379704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5课《远离暴力》教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5课《远离暴力》教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5课《远离暴力》教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5课《远离暴力》教案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5课《远离暴力》教案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5课《远离暴力》教案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5课《远离暴力》教案 北师大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课 远离暴力 教案一、教育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公民依法享有生命和健康不受侵犯的权利,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可能受到的暴力影响.能力目标:学习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可能受到的暴力影响,从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奠定思想基础。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复杂性,了解生活

2、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暴力侵害。难点:帮助学生形成防范暴力与攻击行为的意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应对暴力侵犯的一般原则、基本方法。三、教学内容:第一站暴力影响生活 第二站 学会保护自己四、教学时间:2课时(机动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一站 暴力影响生活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存在哪些暴力侵害,培养学生防范暴力侵害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生活是美好的,也是复杂的。既有温馨的关爱,也有各种形式的暴力侵害的威胁。我们要有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寻求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保护,让暴力不再成为花季中的一道阴影。想一想:如果你是小明或小刚,你怎样避免这类伤害的发生?小明和小刚由耍闹发展为恶性暴力事件,说明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保护自己,随时都有可能受到不同种类的暴力威胁。如:(新闻聚焦)9.11恐怖袭击事件美国东部时间9月11日上午(北京时间9月11日晚上)发生在美国本土,通过劫持多架民航飞机冲撞纽约曼哈顿的摩天高楼以及华盛顿五角大楼的自杀式恐怖袭击。包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它23座高层建筑遭到破坏,美国国防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遭到袭击。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早晨8:40,四架美国国内民航航班几乎被同时劫持,其中两架撞击位于纽约曼哈顿的世界贸易中心,一架袭击了首都华盛顿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而第四架被劫持飞机在宾西法尼亚州坠毁,

4、据事后调查失事前机上乘客试图从劫机者手中重夺飞机控制权。这架被劫持飞机目标不明,但相信劫机者撞击目标是美国国会山庄或白宫(事后对参与策划袭击的恐怖分子进行审问的结果表明,恐怖袭击的第四个目标是国会大厦。而在此之前美国官方一直怀疑目标是白宫)。2001年09月21日,中国外交部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美国被袭事件后死亡、受伤和失去联系的中国公民的情况,中国公民在事件中死亡2人受伤1人,并有35人失去联系。 二、新课学习1、青少年易受暴力侵害的原因:由于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尚不成熟,生活经验不足,防范能力有限,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因而面对暴力侵犯时往往处于被动而容易受到侵害。2、我们青少年可能会受到哪些

5、方面的暴力侵害?(1)我们可能会遭受家庭暴力的侵害。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成长。经常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特别是直接对孩子施暴时,更容易使孩子的情绪产生恐惧、焦虑、厌世的心理,轻者影响孩子的情绪,他们自卑、孤独,影响学习和生活,严重者使孩子们离家出走,荒废学业,甚至还走上犯罪的道路。有关专家指出,父母打孩子除了给孩子造成身体伤害外,还会产生另外五方面危害。一是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有的孩子越打越“皮”,从逆反、对抗发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弃。二是迫使孩子说谎。三是对父母忌恨报复。四是容易使孩子形成暴躁的性格。五是使父母丧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各抒己见(讨论):如何看待父母

6、对我们的管教?没有哪个父母不为了孩子而竭尽全力,但最美好的愿望却不一定给孩子带来最好的结果。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中国自古对孩子的教育就信奉“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才”,“老子打儿子不犯法”、“棍棒底下出孝子”、“小树不修不成材,小孩不打不成器”、“子不教,父之过”,即所谓“棍棒教育”。虽然现代父母打孩子的现象已远远不如以前那么频繁和严重,但气急了或者认为孩子犯错了会打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2)我们可能受到校园暴力的侵

7、害。什么是校园暴力?如:(新闻聚焦)2020年1月4日下午,在铜川市三中校园内举行的公开处理大会上, 5名十七八岁的小青年,因殴打在校学生被公开处理。据了解,学生魏某,因其表妹孟某与班里的男同学小张有矛盾,便准备教训一下小张。2020年11月2日下午5时多,魏某纠集同学陈某、白某、路某、张某及社会闲散人员十余人,在铜川市三中截住小张,将其拉到附近的河边,十多人对小张拳打脚踢,致使其身上多处受伤。此事在学生中影响极大。铜川市公安局王益分局、七一路派出所等专门组织了此次校园公开处理大会,魏某等5名青少年分别被处以罚款及治安拘留。(3)我们可能受到社会生活中的暴力侵害。瓮安6.28暴力:瓮安事件中,

8、黑恶势力正是利用群众的这种不满情绪扩大事端,公然挑战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借机扰乱社会、趁火打劫,从而酿成了严重后果。2020年9月11日有媒体报道三鹿集团的“三鹿奶粉”引起有婴儿结石病例,随后检出其奶粉的“三聚氰胺”化学含量严重超标。随后,报道出众多乳业公司,甚至是知名企业和国家免检产品都有不等量的“三聚氰胺”超标,因此引发国民的一场大的有关食品安全的声讨。此事件被称为,“三鹿事件”或“毒奶事件”。活动平台:暴力侵害的影响?三、小结:全国“问题少年”大量出现并滑向犯罪边缘,目前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案件已占全部刑事案件的40%左右。2020年5月,共青团长沙市委等联合倍腾学校,对近两万个家庭和

9、一万名青少年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孩子出现不良行为,多是因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的缺位。四、作业:1、青少年易受暴力侵害的原因是什么?2、我们青少年可能会受到哪些方面的暴力侵害?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第二站 学会保护自己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的基本内容并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或技巧。2、在知道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的基础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促进自己健康成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阅读思想驿站,讨论:张纯的悲剧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当我们独自在家时,应该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敲门?二、新课学习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学会保护自己?1、要有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面对可能

10、的暴力侵害,我们应积极防范。既要有着我保护的意识,也要有积极寻求他人的帮助和社会的保护。2、远离暴力的第一道防线是我们自己。远离暴力,需要我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面对不法侵害,我们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准确作出判断,采取灵活的方式,保护自己。当我们遭遇不法暴力行为时,要以保护自身生命和安全为首要原则,冷静理智,与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设法摆脱;或向他人求救,制止不法侵害。3、积极寻求他人帮助和社会保护。当我们受到非法侵害时,要及时向学校、家庭或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报告,不要盲目行事。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我国法律规定了家庭

11、、学校和社会为保障我们健康成长所承担的责任,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和社会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节选)第二章家庭保护第十条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第十一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第十六条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第三章学校保护 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

12、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第二十二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幼儿园安排未成年人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第二十一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

13、突发事件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第二十四条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章社会保护 第二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并采取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的和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育。 第三十三条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推广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 第三十四条禁止任何组织、个人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赌博等毒害未

14、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 第三十六条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第四十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第四十二条公安机关应当采取有力措施,依法维护校园周边的治安和交通秩序,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四十九条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及其监护人或者其他组织和个人有权向有关部门投诉,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三、活动平台:我们身边不要暴力。预防暴力侵害的基本方法。四、小结。五、作业:1、我们青少年该怎样学会保护自己?2、预防暴力侵害有哪些基本方法?小燕家被盗是因为_。 网上交友要注意些什么?*不要轻易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电话、学校等信息;*与网友会面要极其慎重,并采取防护措施;*遇到低级庸俗的网友,马上避开,不再理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