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平遥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高二历史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沙*** 文档编号:133379648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平遥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高二历史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西省平遥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高二历史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平遥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高二历史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平遥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高二历史月月考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平遥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090335山西省平遥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8级强烈地震,给震区民众带来巨大损失。“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温总理在地震灾区的精彩话语成为支撑我们战胜灾情最温暖的力量,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在我国古代先哲中,第一次将民的地位、作用提到高于君主的程度的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2、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

2、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为人师表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具有民主色彩,这种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有()商品经济的发展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世致用思想影响西学东渐影响抗清斗争实践ABCD4.仅在2008元旦前后三天,欧美亚报刊上就出现了一批醒目的大字标题:英国卫报中国崛起比911事件更具影响,法新社新闻网中国崛起迹象随处可见,美国新闻周刊中国一个强悍又脆弱大国的崛起,新加坡联合早报面对中国崛起西方进退失据。中国用“和平崛起”来描述自己的未来形象

3、,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民为贵,君为轻人性本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B.C.D.5某村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孙:“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蔽体,食能果腹,足矣”“得饶人处且饶人”“浪费一粒粮食就会遭到五雷轰顶”。你认为老人的言论反映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A.B.C.D.6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阐述,有误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 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7、

4、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井田制的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出现了私人讲学A、 B、 C D、8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想丢应的排列组合是(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9、孔于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仁者,爱人” 贵贱有“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A B、 C D10、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5、,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 董的对策 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11、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成为官办学校的教科书始于A、春秋B、西汉C、唐朝D、明朝12 董仲舒对儒学加以改造,使之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主要是因为董仲舒提出了A、春秋“大一统”思想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限民名田13|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思想受到哪两种思想的挑战A、佛教、基督教 B、程朱理学、心学C、佛教、道教 D、道教、心学14、宋代出现了新的儒学体系,即( )A、

6、理学B、心学C、道学D、伦理学15、王阳明是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号称A、理学B、心性学C、心学D、理气论16.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B有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17 之所以称古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B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18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

7、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19.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苏格拉底被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视为先驱和战友,主要是因为他()A主张人是社会的中心B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C宣扬人类认识的无限性D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20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 B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 D古代戏曲

8、艺术的发展21.200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药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22郑燮的墨竹图,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特点,属于()A原始岩画B中国文人画 C汉代帛画D民间绘画23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B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画C至商代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D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简到繁24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9、“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名句分别属于:()A、楚辞、汉赋、唐诗B、楚辞、唐诗、宋词C、宋词、唐诗、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25.从汉赋、元杂剧、明清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发展繁荣看,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是()A、平民化B、贵族化C、神秘化D、宗教化二、非选择题(共50分,其中26题18分,27题14分、28题9分 30题 9分)26(18分)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000图一(前551前479年)图二董仲舒(前179前104年)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个别开生面的节目:对联集锦。山东和山西的对联是:山东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山西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

10、地奇观。山东人以孔子为骄傲,其实孔子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因为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已经渗透到中国人思维意识的深层,所以要了解中国,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去了解儒家文回答问题:(1)图一中历史人物是谁?其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2)图二中董仲舒的主要思想有哪些?他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7分)(3)图二中历史人物所在朝代的皇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其本质有何共同点?(4分)(4)在明清时期,儒家文化又有了怎样的发展?(5分)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

11、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l-400年452862%1738%公元40l-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l-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l-1840年472194%45396%材料二: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

12、、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4分)(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4分)(3)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3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走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太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谈谈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4分) (2)古代科学家在改进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3分) (3)通过对上述材料和同题的思考,你对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