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学实录 鲁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379630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学实录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政治《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学实录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政治《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学实录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政治《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学实录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学实录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学实录 鲁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学实录一课标要求: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二教与学目标:1.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问题与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2.分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正确选择。3.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三教与学重、难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正确选择。四教与学过程:(一)多媒体展示课件一:新闻播报生: 结合新闻谈感受。师总结:新闻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我国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的发展,要依靠资源和自然环境,自然是和谐的,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自然是美丽的,启发我们美的灵感;自然是慷慨的,赐予我们生命

2、之需,净化空气、纯净水源,然而,与我们休戚相关的自然,正面临着很多威胁,我们应如何抉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这些问题,学习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师总结:首先我们围绕目标一看一段视频,同学们后结合画面谈谈我们的大自然正面临着哪些威胁?并简要说一下这些威胁对社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多媒体展示课件二: 播放视频(视频中包括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三大威胁)生:看视频,结合画面回答。师总结:通过画面,我们可以看出当今的世界正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三大威胁,这三大问题都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三大问题非常突出。我们来分别看一下这三大问题对我

3、国造成的影响。任务一: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师导入:课前,老师搜集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我们分组探讨一下这些问题。我们分“人口调查组”“资源管理部”“环保局“三个部门,你们都是国家的重要部门,希望同学们认真分析材料。同学们快速的整理材料,解答疑问。生:根据材料小组讨论,准备发言展示。师:首先我们来看“人口调查组”的“新闻快递”。多媒体展示课件三 社会聚焦生先根据材料分析得出人口现状的特点。【材料一:1949年刚解放时,我国人口就多达5.4亿。目前我国人口仍在以每年700多万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达到13.39亿,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比,10年增加了73

4、90万人。 材料二:中新网9月28日电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中国31个省市都面临老龄化加快的问题,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比重比第四次普查结果上升13.6%,大学生仅占总人口的6.8%.请你分析: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师:总结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师随学生总结展示课件:人口现状的特点)学生回答。老师总结:人口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焦点,我们一起验证一下人口组的同学的答案是否正确。生:结合图片解答。师:通过“人口调查组“同志们的回答,我们了解了人口问题带来的严重影响。师:我们来看看带来了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师:我看到这样一则微博天下,请同学们发一下微博。多媒体展示课件四 微博天

5、下贪婪的索取 生活垃圾 人才交流市场 贫困的一家师小结:严重的人口问题给资源造成了沉重的压力,“心系国家”一直是“资源部”全体同志恪守的工作准则,我们有请“资源部”的同志们的对资源问题作详细解答。多媒体展示课件五 我国资源在世界上的位次自然资源总量人均拥有量耕地面积3126森林面积8107草原面积276淡水资源655矿产资源380生:结合表格进行分析。师:我们找同学依据表格分析一下生:分析回答。师: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然而还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形势?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来看图表和几幅图片。多媒体展示课件六 图片煤炭开采回收率极低 资源浪费严重的小矿生:结合图表和图片解答。师生小结:造成这种

6、形势的原因有三个:资源相对短缺;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加;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多媒体展示课件七 生活关注 请环境组的同学解释一下生活关注的第一个问题。生;回答环境问题的类型。师:环境问题的类型多种多样,那么环境问题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呢?学生回答危害。师小结:同学们对环境问题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有一定的认识。还有什么危害呢?多媒体展示课件八 警钟长鸣 “铬渣的警告”【2020年9月17号 CCTV13新闻调查:云南曲靖市的陆良化工公司将14.8万吨铬渣露天放在南盘江附近,对附近村子的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土壤造成严重污染。附近村里的牛羊饮用后大量死亡,农作物受到污染,秧苗死亡

7、,有的地方寸草不生,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人饮用污染的水后,引发了各种疾病,增加了得癌的风险;曲靖市的经济一向发展迅速在云南省排名第二,仅次于昆明,发生污染后所有化工企业全部停工整顿,农民们颗粒未收,曲靖市的发展陷入瘫痪状态。目前,各部门正在清理铬渣,预计2020年底完成无害化处理。请结合材料分析:环境污染的危害;试总结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生:结合材料分析环境问题的危害。师小结:曲靖市的环境问题只是我国的一个缩影,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治理,但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生态赤字逐渐扩大。这也就是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面对环境的严峻形势,我们国家

8、还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师:通过三个部门的分析和表演,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是我国面的严峻现实,要解决这三大问题,就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正确选择我们学习任务二。任务二:可持续发展是正确选择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内涵。多媒体展示课件九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读内涵师:内涵中主要指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之间互相协调,如何让这四者相协调呢?他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我们拿来看一段视频。看的过程中,同学们用笔记录一下大冶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视频主要讲述了大冶矿游行升到衰竭的过程,人口,资源,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主要是由人

9、们无限制的开采资源造成的。)生观看视频。生回答人口由多变少,经济原来兴旺,后来变得萧条,资源由丰富变得衰竭,环境也受到了污染。师生共同总结:大冶铁矿由盛到衰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师点拨:他们四者是怎样相互的呢?师启发:你们组所研究的问题与其他两组的关系。生答。师生共同总结:要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是正确选择。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支持。师: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我们国家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含义,以及它与可持续发展战

10、略、和谐社会的关系。多媒体展示课件十 知识小卡片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高效和循环利用、有效保护和替代,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环境友好型: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实现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和途径;和谐社会是可持续发展要达到的最终结果。】师:为了紧跟国家的发展,我市也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让我们看看我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多媒体展示课件十一 心系家乡 )材料:2020年泰安市委把创建“资源

11、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列入为群众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围绕该项工作,我市采取了“蓝天、碧水、青山、绿色家园”等措施,开展了“生态经济示范园”活动,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治理了脏、乱、差的城市旧貌,同时因地制宜的大力发展旅游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2020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5%,人均收入增长13.4%。1.我市的变化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友情提示:启示包括结论和做法两部分)2.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我市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设计一条标语、广告语或者漫画。3. 作为泰安市的小主人公,你打算怎样做?师生共同总结解决五(课件展示 我们承诺)教师寄语: 1.师生齐读 让我们把碧绿还给大地,把蔚蓝还给海洋,把透明还给天空把美好的一切还给自然2.老师小结:只要我们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一定会奏出“人与自然和谐”的新乐章。五教学反思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产生学习的情趣,本课教材里有些知识内容枯燥无味,因此,提供给学生大量、丰富的材料让学生积极思考。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指导下,本节课努力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设计多种多样的小板块,如新闻播报、新闻快递、时事分析、小小交流会等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并通过设计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展现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