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讲义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375958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编》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编》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编》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编》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讲义(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讲义第一章 总论一、会计的生产和发展1、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2、孟子正义中会计原始含义概况:“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3、我国历史上的“四柱清册”,“龙门账”,“天地合账”是中式会计发展的里程碑。4、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柏乔利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系统介绍了当时在威尼斯最通行、最进步的借贷复式记账法,是借贷复式记账法理论形成的重要标志,是现代会计的开始,柏乔利被尊为“现代会计之父”。5、经济愈发达,会计愈重要。二、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核算)和监督一个

2、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主要特征) (职能) (对象) (本质)会计有财务会计-对外会计、事后会计 管理会计-对内会计、事先会计三、会计的职能-会计在管理中的功能1、最基本的职能-核算。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方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2、基本职能-核算、监督(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3、职能-核算、监督、预测、决策、控制、评价(是发展了的职能)等。四、会计的对象1、一般对象-资金运动。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货币资金。2、具体对象-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3、利润。五、会计基本假设1、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即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记账的立场。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对等概念,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2、持续经营-假设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破产。3、会计分期-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按公历起讫年月界定会计起讫年月。有了会计分期,产生了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4、货币计量-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报表货币),币值稳定。六、会计核算基础1、收付实现制-以现金、银行存款的实际收、付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归属期。2、权责发生制-以权利、责任的实际发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归属期。与现金、银行存款的实际收、付没有关系。七

4、、会计要素、会计等式1、会计要素(1)静态要素-资产、负责、所有者权益 资产-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 (现时性) (所有性区分经营租赁、融资租赁)来带经济利益的资源。(有用性) (本质) 资产按其流动性(变现能力)不同,分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 负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的本质是债务,具有现时性,偿还性。按其流动性(偿还期限)不同,分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 所有者权益(净资产)-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投入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实收资本) (贷资

5、本公积、借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2)动态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收入-由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益的流入。 费用-由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 (营业成本、期间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利益的流出。 利润-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期间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支净额 净利润

6、=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2、会计等式 基本等式(静态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法、试算平衡、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第二等式(动态等式):收入-费用=利润 (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 会计结账之前的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3、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等式二边等额同增;(2)等式二边等额同减;(3)等式左边等额增减;(4)等式右边等额增减。八、会计要素的计量历史成本(取得成本-购买材料、固定资产等用)、重置成本(盘盈固定资产用)、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中适度

7、、谨慎有条件是用)。第二章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要求一、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款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存款、银行汇票存款、信用证存款等)有价证券-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财物要具有实物形态)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债权是应收等资产、债务是应付等负债)4、资本的增减(资本是所有者投入的资本)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包括例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7、其他。二、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1、明确会计核算的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

8、清查、编制会计报表。2、真实性。3、依法建账。4、建立会计档案管理。5、会计记录文字应用中文。第三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一、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分类核算的项目。 分类:按内容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共同等五类。 按详细程度分-总账(一级)科目;明细科目:子目(二级)、细目(三级) 设置原则:合法、相关、实用。二、账户-根据会计科目开设,具有一定结构、用来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分类同会计科目分类。 账户的结构:账户名称、期初余额(方向由账户性质定)、本期发生额(账户性质、业务内容定)、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三、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关系1、联系:二

9、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2、区别:会计科目在先,账户在后;会计科目只有名称无结构,账户有结构。附:会计科目表:(一)资产类:借+贷-库存现金-现钞银行存款-转账、支票等应收票据-收到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应收账款-赊销其他应收款-出差借款等在途物资-采购材料时原材料-验收入库的材料库存商品-完成生产过程入库待售的产品固定资产-厂房、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等(二)负债类:借-贷+短期借款-向银行借,一年内还的借款应付票据-开出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应付账款-赊购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的工资、福利等应交税费-应交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应付利息

10、-短期借款应计的利息长期借款-向银行借,超过一年还的借款(三)所有者权益类:借-贷+实收资本-投资者投入盈余公积-净利润中提取的(四)成本类:借+贷-生产成本-生产产品消耗的材料、人工等制造费用-车间的一般消耗(五)损益类:1、益类:借-贷+ 主营业务收入-销售产品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销售材料的收入、出租的租金收入营业外收入-接受捐赠、收罚款等2、损类:借+贷-主营业务成本-结转已售产品的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结转已售材料的成本营业外支出-对外捐赠、被罚款等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过程中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管理费用-厂部行政管理的费用财务费用-筹集资金中的利息等销售费用-销售

11、中的广告费、运杂费等所得税费用-所得税第四章复式记账一、复式记账概念:对每项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二个、二个以上的账户中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特点:因为“以相等的金额记”-便于试算平衡;因为“二个、二个以上的账户中记录”-可以反映业务的来龙去脉。二、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1、理论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记账符号-借、贷3、账户结构-资产、成本、损类账户借+,贷- 负债、所有者权益、益类账户借-,贷+4、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5、试算平衡-发生额平衡;余额平衡。 试算平衡中注意问题:不平衡肯定有错,平衡不一定肯定正确(如漏记、重记、记错科目通过试

12、算平衡的发现不了的。三、会计分录:有方向(借、贷),科目,金额等三要素。四、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一)筹集资金的核算1、接受投资A初始投资 借:银行存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实收资本B追加投资 借:银行存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公允价)借(贷):资本公积 贷:实收资本 (份额=注册资本*出资比例)2、向银行借款A借生产周转贷款(一年内)a、 借入: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本金)b、 按月计利息: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本月应计利息)c、按季付利息:借:应付利息(本季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d、到期:还本 借:短期借款(本金)贷:银行存款付未付利息 借:应付利息(未付利息)贷:银

13、行存款B、借基本建设贷款(超过一年)a、借入: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本金)b、 按年计利息:借:财务费用(竣工后的利息) 在建工程(竣工前的利息) 贷:长期借款(本年应计的利息)c、到期还本付息:借:长期借款(本金+利息)贷:银行存款(二)生产供应(采购)的核算采购原材料的计价=买价(商业折扣直接扣,现金折扣总价计)+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运杂费(或运费的93%+杂费)+合理损耗+相关税费(如关税)采购固定资产的计价=买价(商业折扣直接扣,现金折扣总价计)+运杂费+可以资本化的利息1、采购原材料时 借:在途物资-*【买价+运杂费(或运费的93%+杂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买价*17%+运费的7%)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2、原材料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3、运杂费分配:分配率=总的运杂费/总的重量(或价值) 某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分配率*某材料的重量(或价值)附: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 (1)个别计价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