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课件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370811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精编》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精编》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精编》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精编》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规模经济 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本章首先从外部规模经济入手 然后再引入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介绍两种比较典型的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模型 第一节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一 规模经济的含义规模经济系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 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规模经济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内在的 即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 另一种对单个厂商来说是外在的 而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内在的 即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 但与整个行业的规模有关 外部规模经济是一种外部经济性表现 其产生的根源有很多 规模经济往往与另一个概念 规模收益递增联系在一起 后者是指一种纯粹的技术特征 它指生产过程

2、中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 当生产过程遵循规模报酬递增规律时 自然存在规模经济 但反过来 规模经济并不要求规模报酬递增一定存在 在外部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况下 企业的生产过程仍是规模收益不变的 规模收益递增只发生在产业层次上 即整个产业产出增加比例大于整个产业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 二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直观地看 在国际贸易中规模经济的意义在于 无论国家间是否存在相对价格差别 规模经济的存在都会引导各国厂商专门生产部分产品 而不再独自生产所有产品 这样便可获得来自于规模经济的好处 而消费者所需的产品 则部分来自于国内 部分来自于国外 因此 规模经济可以说是有别于比较优势的另一种独立的国

3、际贸易起因 一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外部规模经济如何导致国际贸易 假设贸易前的市场均衡价格为P1 由于开放贸易 需求从D1增加到D2 相应地 更多企业进入X行业 使供给从Sl增加到S 1 企业数增加后产生了外部规模效应 使每个企业的成本下降 供给曲线进一步下移 新的行业和企业的均衡价格下降到P2 从贸易所得来看 各个企业在短期内可能会由于成本下降先于价格下降而出现利润 但长期又回到经济利润等于零的状况 对企业来说 短期可能有所得 长期则无所失 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 长期价格下降 消费量上升 消费者剩余增长 因此 整个社会由于贸易而获得净收益 二 坎姆模型 规模经济和同类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说明外

4、部规模经济导致国际贸易从而解释 北北贸易 的一个模型是由经济学家默瑞 坎姆在1964年提出的 我们可以用坎姆模型来说明两个技术相同 资源禀赋相同 甚至需求相同的国家为什么会进行贸易 在这里 两国贸易的基础是由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差异 为了证明规模经济怎样引起国际贸易 我们假设有两个国家 A国和B国 生产两种产品 X和Y 并假定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行业都具有外部规模经济 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和生产量的增加 单位产品的成本下降 为了集中说明规模经济与贸易的关系 我们假设AB两国的生产技术 资源禀赋和需求偏好都相同 因此 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社会无差异曲线 CIC 也完全相同 我们可以用一张图来代表两个国

5、家 见图a 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 任何一国都必须根据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消费偏好来决定两种产品的产量 在图a中 我们假设这一点为E 在这一点上 两个国家都生产和消费一定量的X和Y 社会福利水平为CIC0 由于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 生产量和消费量都一模一样 在比较优势的理论中 两国不会发生贸易 现在我们假设A国的X生产发展迅速 有更多的人从事生产 在图b中其生产点从E移到了I 由于规模经济 在点I上 X的相对成本下降而Y生产的相对成本上升 另一方面 假设B的Y生产扩大 生产点从E移到了C B国Y的相对成本下降而X的相对成本上升 这时 两国的生产成本发生了变化 A国X的相对成本低于B国 而B国Y的相对成本

6、低于A国 两国有了贸易的动力 A国会出口一部分X进口一部分Y 而B国则正好相反 出口Y进口X 两国在介于封闭经济中的相对成本之间的X相对价格PA进行交换 其结果是两国都能在F点上消费 社会福利水平从CICo增加到CIC1 图C则说明了一种更加极端的也是更优的状况 如果AB两国都集中生产一种产品 在M或N点上生产 然后进行交换 则两国都在G点上消费其社会福利水平会大大提高 在图中以CIC2表示 从而达到最优状况 两国消费点重合可能只是一种巧合 两国的社会无差曲线不见得正好都相切于直线TT 的中点 例如 如果两国一开始都希望消费更多的x产品 那么这意味A国x产品的出口供给就要小于B国的x产品的进口

7、需求 于是x的价格就要上升 Y的价格就要下降 随着价格的变化 A国x产品的出口供给就会增加 B国x产品的进口需求则下降 最终两国的贸易达到平衡 这时国际均衡价格Pw PWX PWY 要高于c图中的国际均衡价格 等于TT 的斜率绝对值 两国的消费均衡点如d图所示 A国的消费点均衡为CA B国的消费均衡点为CB 在d图中 通过CA点与国际相对价格线Pw相切的社会无差曲线 位于通过CB点与国际相对价格线相切的社会无差曲线之上 这说明 A国从国际分工与贸易中获得好处要多于B国 三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分工的决定以上我们说明了外部规模经济可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起因 但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 即国际分工格局

8、如何决定 在我们所采用的这个简单模型里 由于两国情况完全相同 所以国际分工及国际贸易格局并不确定 两国无论生产或出口哪种产品都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 在存在多种均衡解的情况下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格局的确定可能完全由偶然或历史因素决定 以瑞士的钟表行业为例 在18世纪 钟表行业主要是手工作坊式的 属于技能劳动密集型 当时瑞士恰好满足该行业的这种特点 所以早期钟表行业在瑞士率先得到了发展 随着瑞士钟表业的发展壮大 这种在发展初期 领先一步 的优势 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 转化为成本上的优势 从而限制了 后来者 的进入 奠定了瑞士钟表行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从历史角度看 很多国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都与这

9、种 先行优势 有密切关系 如图a Dw代表某种产品的世界需求曲线 该产品可以由A国或B国生产 平均成本曲线分别为ACl和AC2 A国和B国的产业均具有外部规模经济 产业规模的扩大会导致产品平均成本的下降 因而AC线都向下倾斜 同时假定厂商之间的完全竞争 使得产品价格等于厂商的平均成本 如果由于历史的偶然性或其他原因 A国已经发展起这种产业 而B国却没有 那么A国会以ACl P 按Pl的价格为世界提供Ql单位的产品 均衡点为El 虽然B国的该行业最终有实力能以AC2 P 按P2的价格为世界提供大于Ql的Q2数量的产品 但是 假定A国的产业已经相当强大 如果B国要涉足该产业 最初必须按P AC 即

10、P3的价格才能生产 而这是市场不能接受的 可以看到 A国具有的规模效应 阻止了B国进入该产业 并能够保持既有的优势 因此 在外部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况下 虽然完全竞争市场并没有被打破 但是贸易模式并不能依据比较成本的高低确定下来 对于世界来说 产品的生产不能集中在成本最低的国家 造成了福利的损失 如果将图a稍稍加以修改 即用横轴表示累计产量 每一时点累计产量的平均成本就连接成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称为学习曲线 LearningCurve 这里涉及到一个新的概念 动态外部经济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 具有创新能力的厂商能够积累经验 改进产品 提高生产技术 使本企业生产成本下降 而产业内其他厂商不断模仿创新

11、从而整个产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下降 这种随着厂商经验的积累和产业总产量的增加而导致生产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 被称为动态外部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强调的是一定时间内产业产量的增加引起的成本下降 而动态外部经济强调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由于厂商经验的积累 整个产业生产总量不断增加而使平均生产成本下降 如图b 横轴表示随时间推移该产品的累计产量 纵轴仍然表示平均成本 曲线Ll表示A国的平均成本随着累计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当累计产量为Ql时 平均成本为Cl 而当产出量达到Q2时 平均成本则下降为C2 曲线L2表示B国的学习曲线 当B国的产量为Q2时 其平均成本为C3 但与外部规模经济的分析类似 如果此时B国还未生产

12、该产品的话 其初始成本将为Co 而Co要高于Cl或C2 这是市场所不能接受的 因而B国不可能进入该产业 在动态外部经济的条件下 贸易模式也是不确定的 B国为了进入该产业 政府必然会提供贸易保护 即所谓的保护幼稚工业 第二节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一 不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 存在着许多买者和卖者 各家厂商的产品同质 因此没有任何厂商能影响市场价格 只能接受市场价格 而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只有有限的买者和卖者 并且产品具有一定的异质性 因此厂商对于市场具有控制力 不再是产品价格的接受者 而是价格的决定者 不完全竞争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其一 行业内存在的内部规模经济使得大厂商比小厂商更具成

13、本优势 从而使市场结构由完全竞争变为不完全竞争 其二 完全竞争理论假定产品都是同质的 而实际上同一类别的产品之间也存在着异质性 Differentiation 这也使得各厂商对于市场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千差万别 所以无法用一种统一的 语言 去描述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前提下 依照垄断程度的大小 不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分为三种 完全垄断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 PerfectMonopoly 主要特征是 1 一种产品在市场上只有惟一的供应厂商 2 该产品不存在任何相近似的替代品 3 该产业具有进入壁垒 新的厂商无法进入 4 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 它可以根据自

14、身利益制定价格 实现利润最大化 寡头垄断 Oligopoly 是指少数厂商垄断了某一产业的市场 其产量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很大比重 主要特征是 1 厂商数量较少 基本控制了该产业 新的厂商要进入该产业比较困难 2 各厂商的产品可以同质 也可以存在差异 因而厂商之间存在激烈竞争 3 厂商之间相互影响 彼此之间存在依赖关系 每个厂商都要关注其他厂商的决策 4 厂商行为具有不确定性 垄断竞争 MonopolisticCompetition 是一种竞争与垄断并存的市场结构 基本特征是 1 同一类产品之间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产品内在品质 外观形象以及消费者主观评价等 2 厂商数目较多 可以忽视对手的

15、反应 独立决策 3 产业的进入壁垒比较少 4 由于存在产品的异质性 厂商对产品价格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 垄断竞争与差异产品下的产业内贸易 一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关于垄断竞争市场的界定 可由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为基准稍加引申而来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 产品假设是同质 Homogeneous 或标准化的 现在放宽这个条件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即允许差异产品 Differentiatedproduct 存在 那么原来的完全竞争市场就转变为所谓的垄断竞争市场 基于满足消费者偏好和追求垄断利润 每个厂商都倾向于选择不同于其他厂商的产品 这样一来 市场中的产品品种数目岂不是要无限膨胀 但在规模经济存在的条件下 这

16、种情况不会出现 因为 如果市场中产品品种不断增加 那么由于市场规模有限 每一品种的产量都比较低 规模经济就难以实现 也就是说 对于厂商而言 他既希望生产更多的品种 又希望扩大生产规模 降低生产成本 但这两种追求对厂商来说很难两全齐美 因此 厂商只能在这两种追求中折衷一下 既要使生产规模不能太低 又要选择与其他厂商不同的商品品种 最后 当市场均衡时 市场中的产品品种是有限的 决定市场中产品品种数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来自于市场可自由进入这条假设 这一假设意味着 当市场上存在垄断利润时 就会不断有新的厂商进入市场 随着市场中厂商的增加 厂商之间的竞争就会越来越激烈 因为此时每一个厂商面对的可部分替代其产品的其他产品品种的数目会越来越多 厂商的需求曲线会变得越来越平坦 厂商之间的竞争会降低整个行业的平均垄断利润 当行业垄断利润为零时 新厂商的进入就停止了 反之 当行业利润为负时 就会有厂商退出市场 随着厂商的不断退出 竞争程度会下降 亏损就会下降 直到重新达到零利润水平 厂商的退出就停止了 总之 当市场平均利润为零时 厂商数目达到均衡 差异产品的种类也随之确定 垄断竞争 的含义可理解为因大量厂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