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鉴赏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3368299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山水画鉴赏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国山水画鉴赏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国山水画鉴赏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国山水画鉴赏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国山水画鉴赏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山水画鉴赏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山水画鉴赏PPT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山水画鉴赏 提纲 山水画的历史 山水画的分类 山水画的意境 名家山水画赏析 山水画的历史 中国山水画 出现在战国之前 滋育于东晋 确立于南北朝 兴盛于隋唐 晋室东迁 士大夫们留连山水 江山景物之美 触景生情 促进了山水画的兴起 其中宗炳所撰的 画山水序 是最早的山水画理论文章 隋代虽然只有短短30年 在山水画上 却有着开继的作用 除了界画的兴起 最重要的是出现了展子虔和他的 游春图卷 游春图卷 是我国现今所见最早的卷轴山水画 展子虔 游春图卷 唐人摹本绢本设色纵43厘米横80 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山水画在唐代出现了繁荣局面 建立了两种不同的风格 从而使其更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 一派是以李

2、思训及其儿子李昭道为代表的青绿山水 他们继承并发展了展子虔以来的传统画法 被后人尊为北派山水的始祖 二李 的画法是以墨笔勾勒轮廓 用青绿重彩设色 画树多用夹叶树 有时还用泥金勾填 产生金碧辉映的艺术效果 李思训 将帆楼阁图 唐绢本设色纵101 9厘米横54 7厘米 另一派为水墨渲染 以王维 张璪 z o 和王墨为代表 王维的山水皴 c n 法甚简 以渲染见长 对后世影响很大 以至把他定为南宗之祖 雪溪图 绢本 水墨 纵36 6厘米 横30厘米 无款 有宋徽宗赵佶题签 王维雪溪图 晚唐以来 山水稍衰 至五代则有荆浩 关仝和董源的振起 关是荆浩的学生 晚年时成绩超过老师 荆浩 关长期生活在河南 陕

3、西 山西一带 与后来学习他们的北宋李成 范宽形成了北方派系 荆浩和关仝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 开创了大山大水的构图 善于描写雄伟壮美的全景式山水 以董源 巨然为代表的江南山水画派 则长于表现平淡天真的江南景色 体现风雨明晦的变化 传统的青绿或金碧山水不再受推崇 笔法和墨法成为文人画家的自觉追求 水墨及水墨淡着色的山水画发展成熟 并显示出哲理化倾向 宋代时山水画的鼎盛时期 其中最有创造性 最有影响的是与董源并称 北宋三大家 的李成 范宽以及米芾 巨然 李成 所画多为北方景物 当时声名极大 称为第一 以 惜墨如金 出名 有很多弟子 最出名的是郭熙 李成 寒林平野图 绢本水墨 纵137 8厘米 横69

4、2厘米 北宋末叶 米家山水在山水画流派中异军突起 米芾 f i 及其儿子米友仁充分发挥水墨材料的特长 用泼墨 破墨 积墨以及水墨横点的排比 表现出江南雨景中云山烟树 迷蒙变化的境界 世称 米氏云山 春山瑞松图 米芾轴 纸本 设色 纵 35厘米 横 44厘米 宋室南渡以后 水墨山水画风大变 出现了 南宋四家 李唐 刘松年 马远 夏圭的斧劈皴派系与以前的水墨画分道扬镳 成了南宋150年间的主流 直至元初 李唐创造了 大斧劈皴带披麻水笔 宋院体山水画家李唐 刘松年 马远 夏圭四人的合称 四人突破了前人全景式的大山大水章法 将复杂的自然景色 进行大胆的概括 提炼和剪裁 使主题表现得集中而突出 创造了独

5、特的艺术境界 形成豪放简括 水墨苍劲 意境清远的南宋山水画风 为以后众多画家所效仿 中国山水画到了元代又一大变 笔墨意趣精逸 特别是水墨山水 更是风靡一时 在元代画坛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元代最有影响的山水画家是赵孟頫 f 高克恭以及称为 元四家 的黄公望 王蒙 倪瓒 吴镇等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卷 28 4cm 93 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 1254 1322年 字子昂 号松雪道人 宋朝皇族后裔 宋亡以后 元世祖忽必烈搜访 遗逸 赵孟頫经人举荐入朝做官 忽必烈死后隐退 赵孟頫山水取法董源 李成 人物 鞍马师法李公麟和唐人 工墨竹 花鸟 皆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 以飞白法画石 以书法用笔写

6、竹 传世书迹较多 传世画作有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丘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著有 松雪斋文集 十卷 明代山水画虽然十分发达 但是整个画坛都笼罩在复古风下 明四家 吴门四家 指中国画史上沈周 文征明 唐寅 仇英四位明代画家 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 因苏州古为吴地 故又称 沈 文 唐 仇为 吴门四家 落霞孤鹜图 明唐寅绢本水墨纵189 1厘米横105 4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唐寅 1470 1522 明朝苏州人 出身商人家庭 父亲唐广德 母亲邱氏 自幼聪明伶俐 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 父母 妻子 妹妹相继去世 家境衰败 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 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 得中第一名

7、 解元 30岁赴京会试 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 绝意进取 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 1514年 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 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 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才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 54岁即病逝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 有理想抱负 是位天才的画家 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他一生坎坷 最后潦倒而死 年仅54岁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 生在阳间有散场 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 只当飘流在异乡 清代沿袭了明代的摹古保守的风气 明末清初并称画坛的四位王姓画家 即王时敏 王鉴 王翚 王原祁 他们四人均擅山水 在艺术创作

8、上致力摹古 注重笔墨 以掌握并灵活运用深厚的笔墨技法为最高追求 他们以董源 巨然及元四家为主要师法对象 笔墨功力深厚 画风平淡清闲 深得皇帝喜爱 被视为绘画中的正统派 对清代山水画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 近代山水 成就最高的是黄宾虹 他曾九上黄山 五岳 写生稿积累了10000多幅 解放后 出现了李可染 陆俨少 傅抱石 关山月 石鲁等优秀的画家 中国山水画的分类 从传统山水画的分类来说 画法上可以分为大写意 小写意以及工笔画 一般使用工笔画法的字画都是充满真实感 而且细腻灵动 线条完整清爽 如果使用大写意的画法 则比较狂舞 肆意 且充满着个人的想象力 因为小写意结合了工笔 大写意的特点 所以传统的山

9、水画以小写意画法为主 从古至今的许多名家都是使用这个画法 另外 传统山水画的分类也可以从色彩上区分 一般有彩墨 水墨 浅绛 大小青绿的画法 不同的色调搭配 可以打造出面貌完全不一样的字画 山水画多为青山绿水 而传统的山水画不提倡艳丽色调的出现 比较强调本真色调 中国传统的山水画独具特色 充满着独特的韵味 因此成为了世界文化史上无法抹去的重头戏 而且中国人创造出来的山水画 并不单单只是再现一幅字画 更是融入了多种民族特色 充满亲和力 追求意境美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往往同诗意联系在一起 中国向来有诗画同源之说 宋朝张舜民说 诗是无形画 画是无形诗 一幅好的山水画应该是有诗意的 诗意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

10、种是诗与画的表面结合 用画来表现诗意 或把诗的题目画在画中 互相衬托以表达作者的感情与诗意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把诗意融入画中 画本身成了诗的化身 画就不必依诗而存在 成为 无声诗 而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 而画家通过笔墨的运用 构图的安排 虚实的处理和诗意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 黄山云海陈励忠 黄果树瀑布王文德 摄影效果 名家山水画赏析 江山如此多娇 是傅抱石 关山月共同合作专门为装饰人民大会堂而绘制的大型山水画 此图取毛泽东 沁园春 词意 把代表性的四季山水集中 浓缩到一起 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融合的创作方法 表现了祖国河山的雄奇壮美

11、 此图境界恢宏 气魄雄健 淋漓酣畅 豪放洒脱 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感 这张画完成于建国十周年前夕 其不寻常的意义还在于 毛泽东主席亲自在画上题字 而且是惟一的一幅 其价值更是无法估量 黄公望的山水画 很多创作于70岁以后 用水墨技法描绘中国南方富春江一带的秋天景色 在构思时 他跑遍了春江两岸 用六 七年时间才画成 画面表现出秀润淡雅的风貌 气度不凡 他在创作风格上主张学习前人 并提出见到好山好水就随时写生 不被动绘画创作 黄公望准备画一幅富春山全图 此时黄公望已是近八十岁的老人了 前后经历三四年的经营 始告完成 此图描写富春江两岸秋景 笔法上取董 巨 又自出新意 多用披麻皴 干笔皴擦 丛树

12、平林多用横点 林峦浑秀 似平而实奇 整个画面 似融有一种仙风道骨之神韵 这便是 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溪山行旅图宋 范宽 首先映入眼帘的 是占据画面约三分之二 耸立在中央的主峰 右侧有深谷瀑布 另一边是矮小的侧峰 山峰巍然耸立 山顶有密林 近景溪流 从石间奔腾流注 山路上一行行旅 它的微小映衬出巨石 古木 高山的雄伟 也使幽静的山林更加有生气 点出画的主题 中景两座山丘 隔溪相对 山上密布阔叶与针叶木 叶梢露出宏伟的寺庙建筑 中景与主山间 被云气阻绝 烘托出主山高不可攀的气势 图中以一组丛树树立为画面空间布局主体 归渔人物巧妙地处理在画的下方 形成审美理的兴奋中心 三个归家的渔夫 谈笑风生 其乐融融 与山水树石和谐一体 构造了宁静 清朗 幽深秋高气爽 悠闲自得的意境 作者以中国画惯用的近深淡远的手法表现空间层次 主画部分墨色浓重 远景坡坂路径 则以淡墨写出 彼此相生相应 霜浦归渔图元唐棣 谢谢观赏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仅供参考 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 Theusercandemonstrateonaprojectororcomputer orprintthepresentationandmakeitintoafilmtobeusedinawiderfiel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