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沉降观测与精密测量风险管理实施细则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367139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40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沉降观测与精密测量风险管理实施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精编》沉降观测与精密测量风险管理实施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精编》沉降观测与精密测量风险管理实施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精编》沉降观测与精密测量风险管理实施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精编》沉降观测与精密测量风险管理实施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沉降观测与精密测量风险管理实施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沉降观测与精密测量风险管理实施细则(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渝铁路夏(管营)至广(元)段LYS-3标质量风险管理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中铁七局兰渝铁路一工区项目经理部编2012年3月目 录第一章 隐蔽工程风险管理一、隐蔽工程风险管理措施为了加大隐蔽工程质量管理力度,杜绝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工程质量低劣现象,有效消除由此引起的安全隐患,促进隧道的质量标准化工作,保证隧道安全生产,特制定如下措施,望各架子队遵照执行。 1、隐蔽工程概念范围隐蔽工程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可能由于施工工艺、过程、环节或施工材料出现问题,造成工程质量下降,施工完毕后不再暴露,质量验收时问题很难检查出来,对以后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的工程。 2、

2、建立工程施工档案 :(1)、工程质量实行责任终身制。工程管理部必须对每一项工序建立工程施工档案,内容包括: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施工时间、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图纸、施工原始记录,填写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作业过程控制记录薄等。以便于日后出现质量问题进行责任追究。 (2)、各架子队必须明确隐蔽工程质量管理负责人(必须由一名领工员和质量检验员共同担任),并必须建立、健全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作业过程控制施原始记录,原始记录必须由隐蔽工程质量管理负责人和当班调度室、领工员或工程技术部技术人员签字,否则视为不合格工程。 (3)、各架子队每月末把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作业过程控制记录薄

3、交到项目安质部检查,对隐蔽工程施工原始记录弄虚作假者,一旦发现对责任人罚款 200 元,对架子队负责人罚款 300 元。 3、工程质量日常管理:(1)、工程质量日常管理工作由安质部、工程技术部、调度共同负责, 架子队各级管理人员共同参与检查、监督,检查后保存检查结果影响资料。 (2)、日常检查和验收时管理人员有权对隐蔽工程进行随机性、 破坏性抽查,保存抽检结果影像资料二、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检查验收制度 1、 按照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要求, 所有隐蔽工程在隐蔽前需进行检查签认。关键施工部位进行工序验收签认。 2、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验收程序(1)、隐蔽工程先由作业队班组自检。(2)、检查通过后,通知

4、架子队安质部门进行检查。(3)、工程技术人员、质检人员按要求填写工程报验单,由安质部即时递交监理单位报检。(4)、监理接到工程报验单后,在规定时间内对该隐蔽工程进行检查,现场 监理检查合格进行签认后,同意下道工序施工。(5)、作业人员对隐蔽工程进行覆盖,施工下道工序。 3、工程中隐检工程项目及检查内容: 隧道工程: 地质,土质情况,标高尺寸。基础断面尺寸,初支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形状、焊接尺寸、接头位置、 除锈情况,预埋件的数量及位置,预应力钢筋的控制应力和伸长值,砼、砂浆等性能指标,以及材料代用等情况,防水材料的质量、防水层 施工工艺流程、防水层施工质量控制。 完工后无法进行检查、重要

5、关键结构部位及有特殊要求的隐蔽工程。 4、其他要求 (1)未经质检和监理签认而自行覆盖的,应揭盖补检,由此产生的全部 损失由架子队负责。 (2)发现与设计不符,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进行变更设计,按照变更设计程序办理。 (3)架子队的自检工作一定要细致认真,不能抱一丝侥幸心理,如 所报检隐蔽工程,连续两次监理检查均未能通过,该项隐蔽工程的施工作业队进行停工整顿,作业队质检人员必须做出书面检查。 (4)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并做到:严格执行工艺要求、质量标 准;落实对质量因素的控制措施(人、机械、材料、方法、环境) ;强化对工序质量的检验,架子队“三检制” (自检、复检、终检) ;重视岗前培

6、训。(5)建立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验收记录台帐,各种签认资料整理存档,妥善保存,并进行阶段性核查输理,确定无漏签项目,留做进竣工档案。三、隐蔽工程影响资料收集管理制度为完善隐蔽工程施工中过程影像资料的管理,保证工程有据可查,且为隧道质量达标工程,各架子队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及移交归档, 特制定本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各架子队所有隐蔽工程影像资料的管理。 2、职责:各架子队质检员负责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影像档案资料的拍摄、整 理、收集;由项目部安质部负责整理保管归档。 3、管理规定: (1)影像资料管理内容: 1.1 影像资料应能全面反映隐蔽工程中主要分项程的质量验收与控制情况,

7、记录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状况。 1.2 影像资料能切实反映隐蔽工程施工控制状况, 与工程建设进度配合, 合理安排拍摄计划, 循序渐进实施影像资料收集。 1.3 影像资料能反映工程关键部位,隐蔽工程、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等重点监督的内容,以及涉及质量、安全检验的具体操作情况。 1.4 影像资料应全面反映工程异常情况及处理全过程。 (2)影像拍摄质量要求:2.1 数码影像应具备主题鲜明、影像清晰、画面完整等特点。第二章 沉降观测风险管理实施细则一、工程概况古子山隧道位于甘肃省岷县茶埠乡,起讫里程为DK193151DK195+668,全长2517m,设计为客货共线双线隧道。隧道DK194412.5DK19

8、4942.173位于R=3504.598m的右转曲线,DK194942.173DK195155.771位于直线上,DK195+155.771至出口位于R=3500m的左转曲线上。纸坊隧道位于甘肃省岷县县城东边,于洮河右岸岷县奈子沟村东侧山坡进洞,在岷县正龙骨料饲料厂后山进洞。隧道起讫里程为DK201+820DK206+955,全长5135m的双线隧道。隧道DK201+817DK202+854.809和DK206+154.144+955位于R=4000m的曲线上,其余段落位于直线上。二、沉降观测技术依据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

9、897-2006);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4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5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6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7隧道基础沉降观测设计方案(铁一院 2010年10月)三、沉降观测的内容及指标隧道沉降观测是指隧道主体工程完工后,隧道内线路基础的沉降观测,即隧道的仰拱部分;沉降观测指标如下: 观测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mm)相邻变形观测点的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观测精度三等1

10、.00.301.00.50.6n0.8n1mm,读数取位至0.1 mm四、测量设备、人员配置1.测量仪器设备采用两台瑞士徕卡DNA03型中文电子水准仪(0.3mm/km)及其配套3m铟钢尺,仪器设备均在检定有效期内,测量工作开始前,应进行常规检校并且合格后方可使用。 2. 测量人员配置 成立由工区总工程师任组长,工区测量主管和技术人员为组员的隧道沉降观测领导小组,详细情况如下:序号姓名职称职务职责1李柏林工程师项目总工组长、技术指导2徐武龙助工工程部长副组长、技术指导3刘兵助工测量主管副组长、内业计算4杜岩技术员技术员副组长、组织实施5李晓伟技术员技术员外业观测、记录6孙平技术员技术员外业观测

11、、记录7田多超技术员技术员外业观测、记录8程永强技术员技术员外业观测、记录五、沉降监测网的布设根据变形测量规范的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隧道变形测量点按基准点和观测点两类设置:1.基准点 主要使用设计院提供的二等精密水准点,规范要求“二级沉降观测的高程基准点数不得少于3个”,而每个洞口只有1、2个精密水准点,需要在现场沉降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方便测量的位置加密至3个,并放入隧道高程控制网内统一观测、平差,然后使用;2.观测点 直接埋设在隧道二次衬砌上,相对于两侧边墙高出沟槽盖板0.2m处成对布设;观测点布设位置见下表,观测点埋设时如与洞内结构物的位置冲突可以沿隧道走向前后移动10m左右,

12、点位要求设置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隧道主体的外观和使用; 六、沉降监测网的测量1.基准点的测量.监测网需要定期进行复测,复测需每半年进行一次,可与隧道高程控制网的复测合并进行;.按照二等水准,采用往返测或单程双测站法进行;.仪器的各项设置应正确,其中有限差要求的项目须按规范要求在仪器中进行设置,并在数据采集时自动控制,不满足要求时需在现场根据提示进行重测,其中视线长度应3.0且50m,前后视距差1.5 m,前后视距累积差6.0 m,视线高度应0.55且2.80m;.观测限差:两次读数差0.4mm,两次所测高差之差0.6 mm,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1.0 mm;.观测顺

13、序按仪器内自带的“aBFFB”模式执行,每一测段均应为偶数站;.观测数据处理时,应在闭合差、中误差均满足要求的条件下进行计算,应选用合格的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当观测数据与前次复测(设计)成果对比没有明显变化时采用最近三次成果的均值,否则应分析原因、更新成果或者找出不合格测段安排重测;2.观测点的测量.变形观测的时间不少于3个月,当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需延长观测期;观测时间共分为三个阶段:.变形观测的频次第一阶段开始时的第一个月应每周观测1次,第二个月应每两周观测1次,第三个月观测1次即可;相邻两次观测的差值不超过1mm时可以减少观测频次,若每个月相邻两次观测的差值较大

14、、变化曲线没有稳定时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适当延长该观测期,后续观测期随之顺延;.按照二等水准,采用单程双测站法进行;.观测开始时,应随机检查3个基准点中的任意2个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保证基准点的稳定、可靠;.仪器的各项设置、观测限差、观测顺序、测站数等的操作要求于基准点的观测相同;七、沉降监测网的数据处理1.现场一个测段观测结束时,应使用随身携带的计算器根据仪器显示的测段距离或测站数目计算该测段的允许闭合差,然后与两台仪器所测得的该测段的实际闭合差进行对比,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测段的工作否则应及时安排重测;2.每天的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的使用徕卡仪器机载软件LGO导出当天的观测数据,计算出各测段的高差(读数取位至0.1 mm),将观测资料整理成隧道沉降量记录表的形式,打印并签认齐全,根据要求及时上报并应保存完好;3.将各测段高差按照平差软件的要求录入成指定的格式文件,录入结束应再次检查对比各测段的高差及起算数据的准确、可靠性;4.使用平差软件计算出该监测网的闭合差、中误差,并与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对比,满足后方可进行平差,否则应找出误差较大的测段并尽快安排重测,直至闭合差、中误差均满足要求时为止;5.使用平差软件计算出该监测网内各沉降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