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真题汇编(116页带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33365490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115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真题汇编(116页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真题汇编(116页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真题汇编(116页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真题汇编(116页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真题汇编(116页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真题汇编(116页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真题汇编(116页带答案)(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真题汇编 (名师精选全国真题+实战训练,合计116页,建议下载练习) 一、事物说明文一、(2018江西)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廊亭桥陈从周廊“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一千多年前的唐诗,就点出了廊在庭院中的妙用。我国古代建筑的单体与单体之间,必依靠廊来作联系,才能成为一个整体。在园林等风景区,则更是因地制宜,巧于安排,构筑了曲直、高低、爬山、临水等多种式样的廊。廊在园林中是游览线,又起着分隔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廊引人随,水石其间,移步换影,幅幅成图。像驰名中外的北京颐和园的长廊,漫步其间,得以饱览昆明湖的湖光景色。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

2、其上,宛如凌波漫步。扬州西园前的香影廊,未至其境,名已醉人。至于苏州沧浪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令人遐思无限。扬州园林主体建筑用楼,其廊亦作楼式,即复道廊,形成了多层的游览线,寄啸山庄是为佳例。廊之运用得当与否,有关全局,高下得宜,曲折有度,尤其在可有可无之间,益见功力。即竹廊三折,雅素无华,亦必婉转宜人。至于千步长廊,闿爽平直,则又为别调了。亭人们在旅途间,或在游览中,每见一亭,总想小憩片刻,借以恢复暂时的疲劳与观赏四周的景色,即“亭者,停也”。同时,因为它本身形式的丰富多彩,成为点缀风景的主要建筑小品之一。亭之美,除造型外,还在于所处之景与所对之景,水边亭、山际亭、林

3、间亭、花畔亭、桥上亭、廊中亭,地位不同,景因而异。伫云亭、快雪亭、待霜亭、牡丹亭之类,又因时而殊。可见亭之构筑非孤立的一座建筑物。亭在园林等风景区中,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月。北京的景山五亭,为城内的最高点,每到北京的人,常为它所吸引,必登高一快,以饱览首都景色。苏州拙政园的扇面亭,亭名“与谁同坐轩”,小亭临流,静观自得。笠亭如盖,半枕山腰。而网师园之月到风来亭又正点出此亭观景之妙。 至于亭的形式,真是变化多端,可分方、圆、多边、海棠、梅花等等多种。按材料的不同,又有饶多野趣的茅亭、雅洁玲珑的竹亭、庄严凝重的石亭与翚飞多姿的木构亭,它在园林建筑中展示了最美丽的一页。桥桥,古代称为“河梁”,

4、是架在水上的行道,虽属解决交通问题的一项工程,但是聪敏的我国古代人民,总是设法把它和生活、感情、艺术结合起来,是那么富于诗情画意。“小桥流水”足以令人想望江南水乡景色,而风景区的“断桥残雪”、交通要道的“卢沟晓月”,又使人必与四周的风物人情联系在一起。而园林中的桥,正是建筑艺术中的精品。北京颐和园十七孔长桥卧波,陆水之间,平分秋色,为该园增添上几许光彩。晶莹如雪的玉带桥,一亭翼然的石桥,轻轻地划破了湖面的平整,淡淡地点醒了山影的静穆,又烘托了四时佳景。江南园林之桥,以雅洁精巧取胜。玲珑空透的拱桥,崛起空间,人桥倒影,更显得山高水阔,而水平线条的梁板石桥,则贴水而过,观赏游鳞莲蕖,益得情趣。苏州

5、拙政园是以动观为主的园林,曲桥不但使水面分隔空间,更与曲廊一样起着“桥引人随”的作用,其分庭妙运,思致相同。网师园园小而精,以静观为主,廉泉桥小小一拱,横枕涧上,隐处园隅,安排得那么妥帖,游着至此,往往留步。美丽的中国园林桥梁,形式丰富多姿,有梁式桥、拱桥、浮桥、廊桥、亭桥等,在世界建筑艺术上放出一种独特光彩。(略有改动)16.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1)园林等风景区中的廊、亭、桥各有怎样的作用?它们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2)廊的运用有哪些原则?亭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1)作用:廊在园林中是游览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亭在园林等风景区中,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

6、桥将人与四周的风物人情联系在一起,使风景区更具诗情画意。共同特点:形式多样,富于变化。(2)廊的运用原則:因地制宜,考虑全局,高下得宜,曲折有度;亭之美的体现:造型美,以及与所处之景、所对之景和谐相融之美。 导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了解文章说明的内容,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从文章中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比较,选取原文中能表现题意的相关的词句作答。若内容过多,也可以采取对内容进行简单概括的方法作答。本题中的两个小题,根据题目的要求筛选相关语句概括作答即可。 17.文章多处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选一处具体分析其作用

7、。答案:【示例一】在介绍亭时,以北京景山五亭、苏州拙政园的扇面亭为例,具体说明了亭在园林等风景区中的“点景”与“引景”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示例二】在介绍桥时,以苏州拙政园曲桥为例,具体说明“桥引人随”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导析: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举例子: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选择文章中的任一举例子的内容,结合说明对象分析其作用即可。18.文中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试简要分析。答案:示例:如介绍廊时,用了“廊引人随,水石其间,移步换影,幅幅成图”等四字短语,准确地概括了廊在园林中所起

8、的作用,用语典雅,富有韵味。导析:考查对语言特点的分析。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四字短语”的语句,从说明的内容、句式特点、使用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作答。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二、(2018呼和浩特)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吉祥;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

9、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靠“雄谢巴”的解说和艺人们的说唱来描述。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在几百年的发展中,藏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程式:开场陈说藏戏历史以招徕观众,正戏表演故事的主要部分,结尾则有庆贺演出成功之意。藏戏艺人的唱腔、动作丰富多彩,不一而足。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唱腔来演唱,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舞蹈动作来表达,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戏班更是有各种风格的

10、表演形式。观众在吃喝玩耍中看戏,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大家随心所欲、优哉游哉,毫无倦意。12. 在藏戏里白色的面具代表是( )A. 威严 B. 吉祥 C. 纯洁 D. 柔顺13. 藏戏面具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 面具很好看 B. 人们很喜爱而具C. 面具用途广泛 D. 面具用艺术的手法使戏剧人物更形象14. 以下不属于藏戏特点的是( )A. 藏戏有自己固定的程式 B. 藏戏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C. 藏戏艺人的唱腔、动作丰富多彩 D. 藏戏只有一种固定的流派和表演形式12.答案:C 导析:考查对文章重要意象的理解。藏戏里白色代表纯洁,红色代表威严,绿色带表柔顺,黄色代表吉祥,半

11、黑半白代表两面三刀的性格,青面獠牙代表压抑和恐怖。抓住“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一句分析即可。13.答案:D 导析: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分析“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一句即可得出答案为D项。其它几项都以偏概全。14.答案:D导析:D项“藏戏只有一种固定的流派和表演形式”,这句话说的不是藏戏的特点。只是宏观地告诉人们藏戏是一个剧种而已。其它几项都是藏戏的特点且能在文章中找到。三、(2018宿迁)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鲨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柳静鲨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类的

12、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听到这些,你是否感到十分惊讶呢?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快速躲避鲨鱼的攻击与吞食。尤其在鲨鱼出没捕食的低光环境下更是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鳍可以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以此来远离鲨鱼的追捕。但是,在2018年1月,西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鲨鱼的大量猎杀,导致多种鲨鱼濒临灭绝。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其他鱼类的生存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安稳,导致它们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小。因此,鲨鱼就成了海

13、洋系统里的“整容师”。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罗利沙洲和斯科特礁两个珊瑚礁系统中7种不同的鱼类专门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两个珊瑚礁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但不同的是,罗利沙洲禁止捕鱼,鲨鱼数量比较稳定,而斯科特礁允许对鲨鱼进行商业捕捞,且已经特持续了一百多年。研究人员分别在两个珊瑚礁海域进行了采样捕捞,并测量出了所捕捞鱼的体长、体宽、眼部和尾鳍大小。结果发现,与罗利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46%,尾鳍尺寸小40%。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鯊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系列生态后果,小鱼的眼睛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首先

14、,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那些体弱多病,基因突变导致畸形的鱼,就不会及时被消灭,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化性将是一个致命打击。其次,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将使海洋生态环境无法正常维持,水质环境会进一步恶化。因为,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它可以通过清理腐烂的大型海洋动物尸体,来净化海洋生态环境。由此看来,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称它为海洋系统的“整容师”一点儿也不为过。 (选自知识窗,2018年第4期,有删改)11. 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

15、统平衡中发挥了哪些方面的作用? 12. 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3. 阅读下列句子,按要求作答。 (1)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为什么用“悄悄”一词? ) (2)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清道夫”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14.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写出探究结论。 链接材料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一些鹿,使森林中的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太多,森林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这反过来帮了鹿的忙,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选自专题狼,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1.答案:(1)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名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2)维护海洋生态平衡,有利种群的健康发展(3)净化海洋生态环境,改善水质。 导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通读全文,去文章中寻找答案。第段介绍了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第段介绍了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鯊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系列生态后果,小鱼的眼睛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第段那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