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公差与配合的选择培训课程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362205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3.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公差与配合的选择培训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精编》公差与配合的选择培训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精编》公差与配合的选择培训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精编》公差与配合的选择培训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精编》公差与配合的选择培训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公差与配合的选择培训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公差与配合的选择培训课程(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奥铃工厂技术中心张建芳2010 6 8 公差与配合的选择 第一部分 尺寸公差 一 基本术语及定义 二 基本术语及定义图解 1 标准公差等级代号标准公差代号用符号IT和数字组成 例如 IT7 当其与基本偏差的字母一起组成公差带时 省略IT字母 如h7 标准公差等级分IT01 IT0 IT1至IT18共20级 IT表示标准公差 其中IT01最高 IT18最低 2 偏差代号基本偏差代号 对孔用大写字母A ZC表示 对轴用小写字母a zc表示 各28个 其中 基本偏差H代表基准孔 h代表基准轴 为避免混淆不用I L O Q W i l o q w 等5个字母 另外加上用两个字母CD EF FG JS

2、ZA ZB ZC cd ef fg za zb zc 表示的7个代号 3 公差带的表示公差带用基本偏差的字母和公差等级数字表示 例如 H7 孔公差带 h7 轴公差带 4 注公差尺寸的表示注公差的尺寸用基本尺寸后跟要求的公差带或 和 对应的偏差值表示 例如 32H7 100g6 80js13 80 0 23 80js13 0 23 5 配合的表示配合用相同的基本尺寸 后跟孔轴的公差带表示 孔 轴公差带分别用分数表示 分母为孔公差带 分子为轴公差带 例如 52H7 g6或52 三 公差 偏差和配合的代号 表示及解释 基本偏差系列示意图 6 配合的分类配合分基孔制配合和基轴制配合 在一般情况下 优先

3、选用基孔制配合 如有特殊需要允许将任一孔 轴公差带组成配合 配合有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 属于哪一种取决于孔 轴公差带的关系 基孔制 基轴制 配合中 基本偏差a至h A至H 用于间隙配合 基本偏差j至zc J至ZC 用于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 四 一般 常用 优先的轴公差带 一般 常用 优先的孔公差带 基孔制优先 常用配合 注 H6 n5 H7 p6在基本尺寸小于或等于3mm和H8 r7在小于或等于100mm时 为过渡配合 基轴制优先 常用配合 五 基本尺寸大于500mm的配制配合 基本尺寸大于500mm的零件除采用互换性生产外 根据其制造特点采用配制配合 配制配合是以一个零件的实际尺寸为基

4、数 来配制另一个零件的一种工艺措施 一般用于公差等级较高 单件小批生产的配合零件 对配制配合的一般要求 a 先按互换性生产选取配合 配制的结果应满足此配合公差 b 一般选择较难加工 但能得到较高测量精度的那个零件 在多数情况下是孔 作为先加工件 给它一个比较容易达到的公差或按 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加工 C 配制件 多数情况下是轴 的公差可按所定的配合公差来选取 所以 配制件的公差比采用互换性生产时单个零件的公差要宽 配制件的偏差和极限尺寸以先加工件的实际尺寸为基数来确定 d 配制配合是关于尺寸极限方面的技术规定 不涉及其他技术要求 如零件的形状和位置公差 表面粗糙米等 不因采用配制配合而降低

5、e 测量对保证配合性质有很大关系 要注意温度 形状和位置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用代号MF MatchedFit 表示配制配合 借用基准孔的代号H或基准轴的代号h 表示先加工件 在装配图和零件的相应部位均就标出 装配图上还要标明按互换性生产时的配合要求 例如 基本尺寸为 3000mm的孔和轴 要求配合的最大间隙为0 45 最小间隙为0 14mm 按互换性生产可选用 3000H6 f6或 3000F6 h6 在装配图上标注为 3000H6 f6MF 先加工件为孔 或 3000F6 h6MF 先加工件为轴 六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GB T1804 七 标准公差等级的应用 常用加

6、工方法所能够达到的标准公差等级 第二部分 形状与位置公差 经过机械加工后的零件 由于机床夹具 刀具及工艺操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零件的尺寸和形状及表面质量均不能做到完全理想而会出现加工误差 一 形位公差概述 尺寸误差几何形状误差相互位置误差表面粗糙度 加工误差 形位误差不仅会影响机械产品的质量 如工作精度 联接强度 运动平稳性 密封性 耐磨性 噪声和使用寿命等 还会影响零件的互换性 为了满足零件的使用要求 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和制造的经济性 设计时必须合理控制零件的形位误差 即对零件规定形状和位置公差 简称形位公差 二 形位公差的定义 常用术语及国家标准 1 形位公差定义 2 形位公差的常用术语 理

7、论正确尺寸 对于要素的位置度 轮廓度或倾斜度 其尺寸由不带公差的理论正确位置 轮廓或角度确定 这种尺寸称 理论正确尺寸 理论正确尺寸应围以框格 零件实际尺寸仅是由在公差框格中位置度 轮廓度或倾斜度公差来限定 如下图所示 GB T1182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 定义 符号和图样表示法 GB T1184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 T4249 1996 公差原则 GB T16671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最大实体要求 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 GB1958 80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3 形位公差的常用国家标准 三 零件的要素及基本类型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就是构成零件几何特

8、征的点 线 面 统称为几何要素 简称要素 1 按存在状态分 1 理想要素 具有几何学意义 没有任何误差的要素 设计时在图样上表示的要素均为理想要素 2 实际要素 零件在加工后实际存在 有误差的要素 通常由测得要素来代替 1 轮廓要素 构成零件轮廓的可直接触及的点 线 面 2 中心要素 不可触及的 轮廓要素对称中心所示的点 线 面 2 按几何特征分 1 被测要素 零件图中给出了形状或 和 位置公差要求 即需要检测的要素 2 基准要素 用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位置的要素 简称基准 四 形位公差项目及符号 为控制机器零件的形位误差 提高机器的精度和延长使用寿命 保证互换性生产 标准相应规定了14项形

9、位公差项目 3 按在形位公差中所处的地位分 1 单一要素 仅对其本身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 2 关联要素 对其他要素有功能关系的要素 即规定位置公差的要素 4 按被测要素的功能关系分 五 形位公差带的定义 1 直线度公差 1 在给定平面内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被测表面的素线必须位于平行于图样所示投影面且距离为公差0 1的两平行直线内 2 在给定方向上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圆柱面的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 1的两平行平面之内 3 如果在公差值前面加注 则公差带是直径为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被测圆柱面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 0 08的

10、圆柱面内 2 平面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 08的两平行平面内 3 圆度公差 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 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被测圆柱面任一正截面的圆周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 03的两同心圆之间 被测圆锥面任一正截面上的圆周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 1的两同心圆之间 4 圆柱度公差 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 1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 5 线轮廓度公差 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 诸圆的圆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线上 无基准要求的线

11、轮廓度公差见图a 有基准要求的线轮廓度公差见图b 在平行于图样所示投影面的任一截面上 被测轮廓线必须位于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0 04且圆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线上的两包络线之间 6 面轮廓度公差 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两包络面之间的区域 诸球的球心应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面上 无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公差见图a 有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公差见图b 被测轮廓面必须位于包络一系列球的两包络面之间 诸球的直径为公差值0 02 且球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面上的两包络面之间 7 平行度公差 1 线对线平行度公差 a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线 位于给定方向上的两平行平面之

12、间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 1且在给定方向上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 2且在给定方向上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b 公差带是两对互相垂直的距离分别为t1和t2且平行于基准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分别为公差值0 2和0 1 在给定的互相垂直方向上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组平行平面之间 C 如在公差值前加注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 03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 2 线对面平行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

13、距离为公差值0 01且平行于基准表面B 基准平面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3 面对线平行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公差值0 1且平行于基准线C 基准轴线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4 面对面平行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 01且平行于基准表面D 基准平面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8 垂直度公差 1 线对线垂直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 06且垂直于基准线A 基准轴线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2 线对面垂直度公差 a 在

14、给定方向上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在给定方向上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 1且垂直于基准表面A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b 公差带是互相垂直的距离分别为t1和t2且垂直于基准面的两对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分别为公差值0 2和0 1的互相垂直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对平行平面之间 C 如公差值前加注 则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面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 0 01且垂直于基准面A 基准平面 的圆术面内 3 面对线垂直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 08且

15、垂直于基准线A 基准轴线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4 面对面垂直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 08且垂直于基准平面A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9 倾斜度公差 1 线对线倾斜度公差 a 被测线和基准线在同一平面内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线成一给定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 08且与A B公共基准线成一理论正确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b 被测线与基准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成一给定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如被测线与基准不在同一平面内则被测线应投影到包含基准轴线并平行于被测轴线的平

16、面上 公差带是相对于投影到该平面的线而言 被测轴线投影到包含基准轴线的平面上 它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 08并与A B公共基准线成理论正确角度60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2 线对面倾斜度公差 a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成一给定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 08且与基准面A 基准平面 成理论正确角度60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b 如在公差值前加注 则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该圆柱面的轴线应与基准平面呈一给定的角度并平行于另一基准平面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 0 1的圆柱面公差带内 该公差带的轴线应与基准表面A 基准平面 呈理论正确角度60 并平行与基准平面B 3 面对线倾斜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线成一给定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 1且与基准线A 基准轴线 成理论正确角度75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4 面对面倾斜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面成一给定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 08且与基准面A 基准平面 成理论正确角度40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10 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